《流動空間重塑下的東亞貨櫃港口航運網路研究》是依託華東師範大學,由王列輝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流動空間重塑下的東亞貨櫃港口航運網路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列輝
- 依託單位:華東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以1996-2012年的東亞為空間範圍,以《中國航務周刊》的船期表為主幹資料,輔之以英國勞氏海上情報分部(LMIU)等網站的數據,套用港口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等的理論和社會網路分析、深度訪談等方法,考察貨櫃港口航運網路結構、空間效應及演變機制。以關係的視角替代結構的視角,重構網路分析範式,研究流動空間(space of flows)的重塑下,航運網路的點(港口)、線(航線)、面(網路)的空間特徵變化;考察網路演變的空間效應,特別是對不同類型港口的影響;進而從金融危機、兩岸直航、樞紐港策略等經濟與制度角度分析網路演變的機制;最後與國外典型航運網路比較,提煉出航運網路一般空間結構模式和影響機制。本項目不僅能深化港口地理學研究,也能為當下出海大通道規劃、航運中心建設等提供參考;同時對社會網路分析方法及UCINET和GEPHI軟體在航運網路中的套用進行探討,彌補傳統研究方法的不足。
結題摘要
以《中國航務周刊》的船期表和勞合社航線數據為主幹資料,以關係的視角替代等級的視角,套用港口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等的理論和網路分析、深度訪談等方法,研究“流動空間”的重塑下貨櫃港口航運網路結構、空間效應及演變機制。航運網路結構。基於勞合社1890-2008年的航線數據,運用複雜網路的分析工具和相關指標,研究了中國的全球航運連線能力。北美、歐洲和東亞是中國最主要的海向腹地,總體的趨勢是1950年代之前北美是中國最重要的海向腹地,之後歐洲取而代之,1980年代之後東亞地區是中國最主要的海向腹地。中國北方港口在80年代主要依靠日本的港口,90年代對釜山等韓國港口的依存度上升,南方港口前期主要依靠香港中轉,但近年來香港的中轉地位下降。基於《中國航務周刊》1995-2015年的船期表,考察了中國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港口之間的航運網路演變過程和特點,國際航線分布呈現集中化趨勢和距離衰減特徵;網路層級結構明顯,由一主一副的雙中心(香港港、上海港)向四中心(上海港、寧波港、深圳港、香港港)發展;航運網路經歷了發育階段、等級化階段、網路化階段的發展演化,受全球化、運輸技術變革、地緣政治-經濟演變等因素的影響。航運網路空間效應。研究航運網路演變與港口發展之間的關係。近代上海港的崛起很重要的是上海港納入到東亞航運網路中,成為香港-上海-日本港口這一三角網路中的重要節點;以往研究港口群內部港口競爭更多地關注陸向腹地的競爭,實際上海向腹地對港口發展至關重要。以上海港和寧波港為研究對象,考察相鄰兩港的航運網路演變與港口競爭之間的聯繫。航運網路演變機制。以馬士基和地中海這兩大船公司為中心,研究不同船公司航運網路對中國沿海港口城市航運可達性的影響;以英國和日本兩國對航運企業扶持策略的不同,研究20世紀20年代這兩個國家的航運企業在中國不同的航運網路結構;以海峽兩岸貨櫃港口體系為研究對象,考察兩岸航運政策對航運網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