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范芝芬,洛杉磯加州大學地理系教授
目錄信息
致 謝
1 遷移、國家和家庭/001
概述/001
中國國家體制/002
農戶/007
戶口和永久遷移範式/013
數據/015
章節概覽/020
2 遷移量和空間分布/023
概述/023
遷移量/023
遷移的空間分布模式/030
小結和結論/045
3戶籍制度/047
概述/047
戶口類型和戶口所在地/048
戶籍制度之源/050
戶口和遷移控制/052
對戶籍制度的批判/056
戶籍改革/059
小結和結論/062
4 遷移類型和遷移過程/065
概述/065
遷移原因/065
永久遷移人口和臨時遷移人口/076
遷移決策和遷移過程/082
小結和結論/087
5 性別和家庭決策/089
概述/089
遷移中的性別差異/090
遷移原因/095
性別、農戶和家庭決策/098
小結和結論/111
6 遷移人口在城市的經歷/112
概述/112
勞動力市場過程和勞動力市場分割/112
勞動力市場回報/123
作為外來者的農民工/129
小結和結論/137
7 遷移對農村的影響/138
概述/138
經濟影響/139
農民工返鄉/146
社會影響/151
小結和結論/160
8 婚姻和婚姻遷移/162
概述/162
婚姻和遷移/162
中國的婚姻和遷移/164
中國的婚姻遷移/167
來自“四普”和“五普”的證據/171
高州的實地研究資料/179
小結和結論/188
9 21世紀的中國遷移人口/191
概述/191
流動性/192
策略/194
政策/201
在戶口和永久移民範式之外/203
參考文獻/205
索 引/256
圖表目錄
圖2-1 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034
圖2-2 “四普”和“五普”中地區內及地區間的省際遷移量039
圖2-3 “四普”中的省際淨遷移040
圖2-4 “五普”中的省際淨遷移041
圖2-5 “四普”中最大的30股省際遷移流042
圖2-6 “五普”中最大的30股省際遷移流043
圖4-1 遷移原因二分法068
圖4-2 “四普”和“五普”中的遷移原因074
圖4-3 “四普”和“五普”中的永久遷移原因075
圖4-4 “四普”和“五普”中的臨時遷移原因075
圖5-1 “四普”和“五普”中不同年齡段省際遷移率的性別差異093
圖5-2 “四普”中遷移原因的性別差異096
圖5-3 “四普”和“五普”中男性的省際遷移原因097
圖5-4 “四普”和“五普”中女性的省際遷移原因098
圖7-1 1995年四川和安徽訪談記錄中的匯款用途141
圖8-1 “四普”中的女性省際婚姻遷移178
圖8-2 “五普”中的女性省際婚姻遷移179
圖8-3 高州實地研究調查點和外來媳婦的原居地180
表2-1 “四普”和“五普”的遷移量026
表2-2 “四普”和“五普”的永久遷移人口、臨時遷移人口和流動人口028
表2-3 “四普”和“五普”的原居地和移入地類型032
表2-4 “四普”和“五普”的省際遷移、人均GDP和人口035
表2-5 “四普”和“五普”地區內和地區間省際遷移的比例038
表4-1 遷移原因及其定義067
表4-2 “四普”中不同遷移原因的遷移人口特徵070
表4-3 遷移原因的歸納比較071
表4-4 “四普”中非遷移人口、永久遷移人口和臨時遷移人口的比較072
表4-5 “四普”中永久遷移人口和臨時遷移人口(15歲以上)的Logistic回歸分析077
表4-6 “四普”和“五普”中省際永久遷移人口和臨時遷移人口的比較080
表4-7 遷移的考慮因素:基於1998年的廣州問卷調查083
表4-8 遷移考慮和信息:基於1995年的四川和安徽訪談記錄085
表5-1 “四普”和“五普”中男女遷移人口情況比較091
表5-2 已婚遷移人口家庭中的勞動力分工:基於1995年的四川和安徽訪談記錄106
表6-1 找工作、企業所有制和工作穩定性:基於1998年廣州的問卷調查113
表6-2 職業的定義119
表6-3 “四普”和“五普”中永久遷移人口和臨時遷移人口(15歲以上)的職業獲得121
表8-1 “四普”和“五普”中的“務工經商”和“婚姻嫁娶”女性遷移人口的比較172
表8-2 “四普”中省際婚姻移民和非婚姻移民的丈夫的比較176
表8-3 擇偶途徑:基於高州的實地研究182
表8-4 夫妻的年齡和教育程度:基於1999年高州的實地研究184
照片5-1 人們認為農村婦女應該留在家照顧小孩和務農,以便丈夫能外出打工107
照片6-1 城市裡的工作招聘廣告常常對戶口、年齡、性別和文化程度作出具體要求125
照片7-1 在農村,很多年輕男性和未婚女性外出打工,已婚婦女、兒童和老人留守在家154
照片8-1 高州農村中的老房子和新“荔枝房”錯落不齊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