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驅風散,中醫方劑名。出自《仁齋直指方論》卷十九。具有祛風,理血,解濕毒之功效。主治肝腎風毒,腎囊濕癢,腳下瘡癬。
基本介紹
- 名稱:活血驅風散
- 出處:《仁齋直指方論》卷十九
- 功用:祛風,理血,解濕毒
- 主治:肝腎風毒,腎囊濕癢,腳下瘡癬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
組成
當歸、川芎、白芷、華陰細辛、白蒺藜(炒去刺)、桃仁(浸,去皮,焙)、白芍藥、半夏(制)、塊潤、五靈脂、甘草各三錢,蒼朮(炒),杜仲(薑汁炙,炒去絲),辣桂,天麻,薏苡,橘紅,檳榔,厚朴(制),枳殼(制)。
用法用量
上銼細。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加生薑一錢五分,大棗二枚,煎七分,濾清,暖熱,入乳香末少許,食前服。
功用
祛風,理血,解濕毒。
主治
肝腎風毒,腎囊濕癢,腳下瘡癬。
方義
川芎辛香行散,溫通經脈,既能活血祛瘀,又能行氣通滯,還可止痛,為血中氣藥,故本方中用為君藥。華陰細辛、白芷都有祛風通竅止痛之功,白芍藥、當歸補血活血,白蒺藜祛風明目,桃仁破血行瘀,塊潤、五靈脂活血止痛、消積解毒,薏苡仁、半夏、蒼朮燥濕健脾、祛風濕,杜仲補肝腎、強筋骨,辣桂散寒止痛、溫經通脈,天麻息風止痙、祛風通絡,檳榔、橘紅理氣、行水,厚朴、枳殼理氣燥濕,甘草瀉火解毒、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祛風,理血,解濕毒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