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戰爭

洲際戰爭

洲際戰爭(InterContinental war)顧名思義就是戰場範圍波及整個大洲甚至更廣的地域,參戰國家主要是大洲內的國家構成。例如歐洲歷史上的三十年戰爭,使歐洲所有大國不同程度的紛紛捲入其中,戰火波及整個歐洲。有時洲際戰爭也會出現兩個大洲的一些國家的對抗,例如第一次和第二次歐美戰爭。

洲際戰爭論規模僅次於世界大戰,所以有人也將其稱為”準世界大戰”。在世界歷史中,曾發生了數次洲際戰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洲際戰爭
  • 外文名:InterContinental war
  • 含義:戰場範圍波及整個大洲甚至更廣的
  • 特點:參戰國家主要是大洲內的國家構成
洲際戰爭和世界大戰的區別,不同之處,相似之處,人類歷史上的洲際戰爭,第二次布匿戰爭(前218年—前202年),第一次歐美戰爭(15世紀末~1558年),義大利戰爭後三階段(1536年~1559年),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大同盟戰爭(1688年~1697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1713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0年~1748年),七年戰爭(1756年~1763年),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3年),第二次歐美戰爭(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大革命戰爭(1792年~1802年),拿破崙戰爭(1803年~1815年),巴拉圭戰爭(1864年~1870年),第二次剛果戰爭(1998年~2003年),爭議:一戰是 歐洲大戰 還是 世界大戰,相關話題:七年戰爭才是第一場全球性戰爭?,相關作品,

洲際戰爭和世界大戰的區別

不同之處

世界大戰是指對立的國家集團之間進行的全球性戰爭,參戰國家通常戰爭由各大洲的國家組成,範圍往往波及世界多個大洲。例如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洲際戰爭多數情況下也是由對立的集團之間進行的戰爭,但參戰國家往往都是同一個大洲的國家,戰場範圍波及整個大洲,有的甚至波及多個大洲,例如七年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雖然戰場範圍卻波及歐、亞、北美大陸,已可以和世界大戰相提並論,但由於其參戰國家幾乎全部是歐洲國家,且都是歐洲各國之間的事,所以只能算為洲際戰爭。

相似之處

兩次世界大戰中參戰國家往往會組成互相對立的軍事聯盟,而歷史上的洲際戰爭除第一次和第二次歐美戰爭外同樣也是。
都對世界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
戰爭規模大、參戰國家多

人類歷史上的洲際戰爭

人類歷史上已知的洲際戰爭有以下14場:

第二次布匿戰爭(前218年—前202年)

參戰方:羅馬共和國、埃托利亞同盟、帕加馬同盟、努米底亞同盟 VS迦太基共和國、敘拉古王國、馬其頓王國
戰場範圍:義大利本土、西西里、西班牙行省、山南高盧、那旁高盧行省、阿非利加行省、希臘
第二次布匿戰爭是古羅馬和古迦太基之間三次布匿戰爭中最長也最有名的一場戰爭,前後共作戰16年,前218年-前202年。這次戰爭以後羅馬開始稱霸西地中海,迦太基實力大大減退,被迫接受苛刻的條約。直到第三次布匿戰爭為羅馬所滅。戰爭的結果是羅馬占領了伊比利亞半島和巴利阿里群島, 迦太基成為羅馬的附庸,努米底亞獲得統一。這場戰鬥牽涉到地中海沿岸的多方勢力,戰爭對各個國家的歷史進程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是羅馬共和國所經歷的幾次最慘烈的戰爭之一,迦太基軍隊曾多次有機會兵臨羅馬城下。這場戰爭中迦太基名將漢尼拔的出色表現奠定了他在西方軍事史上的地位。同時,漢尼拔在扎馬之戰中的失敗也成就了大西庇阿的威名。
洲際戰爭

第一次歐美戰爭(15世紀末~1558年)

參戰方:歐洲(入侵)方:西班牙王國、葡萄牙王國等 VS 美洲(自衛)方:阿茲特克帝國、印加帝國等。
戰場範圍:美洲、加勒比海
指從14-16世紀歐洲人向美洲發動的一系列擴張移民戰爭的總稱。
最初,戰爭只是局部小規模的武裝衝突。不久,西班牙軍隊在阿茲特克首都墨西哥城公然開槍射擊市民一事發生,頓時引爆了戰爭火藥桶。戰爭形勢迅速擴大,一時間,整個美洲大陸,北起加勒比海沿岸,南至秘魯巴西一帶全都成了殘酷的戰場。西班牙殖民侵略軍、葡萄牙殖民侵略軍互相配合,在美洲大陸東部綿延近萬公里的漫長海岸帶上發動了一次次連續的大規模登入攻擊。當地印第安人民眾也揭竿而起,在拉美縱橫幾千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奮起抵抗侵略者。整座大陸烽煙四起,狼煙蔽日。
洲際戰爭
第一階段的戰鬥至1521年結束,此次戰役摧跨了北美洲的阿茲特克帝國及其附近的小城邦。南方的戰鬥同時在繼續。西班牙人弗朗西斯科·皮薩羅陰謀控制了印加人的政權。1531-1538年間,印加帝國覆滅。從此,當地人不得不由明爭轉為暗鬥,但是西班牙軍隊的勢力異常強大,印第安人根本沒有辦法取勝。遲至16世紀中葉,印加國亡國十多年後,巴西地區淪為葡萄牙殖民地,其餘地區臣服於西班牙統治,第二階段的戰爭才算結束。
大戰結束後,美洲大陸戰敗,歐洲白種人順利登上美洲,新移民們成功地對當地人進行了一系列初步同化,消滅了當地文明,尤其是語言文字和宗教信仰,以及生產生活方式。這對於美洲大陸的文明發展進程是有利的。但是它對於人類文明總體的多元化發展產生了極大的消極作用,伴隨著戰爭的大屠殺也是人類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巨大災難,戰爭結束時整座大陸的印第安人口下降了90%,給當地人民造成了永久的創傷。

義大利戰爭後三階段(1536年~1559年)

參戰方:
1536-38:法蘭西王國、奧斯曼帝國 VS 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
1542-46:法蘭西王國、奧斯曼帝國 VS 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英格蘭王國
1551-59:法蘭西王國、奧斯曼帝國、錫耶納共和國 VS 西班牙帝國、英格蘭王國、佛羅倫斯共和國、薩伏伊公國
戰場範圍:西歐、義大利半島、北非、中歐、地中海
1536年-38、1542-46年兩個階段是法王佛朗西斯一世(FrancisⅠ,1515-1547)和查理五世(Charles Ⅴ,1519-1556)之間的戰爭。這是義大利戰爭最重要的階段。佛朗西斯一世繼承前兩任法國國王的既定國策,為爭奪義大利主導權和歐洲大陸 霸權同西班牙進行著殊死較量。1525年,法軍大敗於帕維亞(Pavia),佛朗西斯一世本 人被俘,1526年被迫簽訂《馬德里條約》,將西勃艮第和佛蘭德斯割給西班牙。佛朗西 斯一世獲釋後,撕毀條約,並發動一系列戰爭,迫使西班牙在1529年簽訂《康布雷條約 》,法國收回西勃艮第;1538年,法國得到了薩伏衣。1544年,法、西通過《克雷比條 約》確認上述各項條款。
洲際戰爭
1551-59義大利戰爭最後階段,法王 亨利二世(Henry Ⅱ,1547-1559)繼續反對查理五世,但在《沃塞爾和約》中失去了東 部洛林地區的三個主教區梅茨、圖爾和凡爾登。查理五世於1556年退位後,戰爭在亨利 二世和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Philip Ⅱ,1556-1598)之間進行,最終於1559年通過《卡 托-康布雷西和約》罷兵言和:法國收復了東部的三個主教區,獲得加萊和布洛涅(Bou longne,位於大西洋沿岸),但放棄除薩伏衣和庇蒙特以外的所有義大利領土;西班牙 得到米蘭和那不勒斯。

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

參戰方:反哈布斯堡王朝聯盟:瑞典帝國、波希米亞王國、丹麥、荷蘭共和國、法蘭西王國、英格蘭王國、奧斯曼帝國、布蘭登堡-普魯士等 VS 哈布斯堡王朝聯盟: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匈牙利王國、克羅地亞王國、波蘭-立陶宛聯盟等
戰場範圍:歐洲、地中海、大西洋、波羅的海
是由神聖羅馬帝國內戰演變而成的全參與的一次大規模國際戰爭。這場戰爭是歐洲各國爭奪利益、樹立霸權以及宗教糾紛劇化的產物,戰爭以波希米亞人民反抗奧國哈布斯堡皇室統治為肇始,最後以哈布斯堡皇室戰敗並簽訂《西發里亞和約》而告結束。這場戰爭使日耳曼各邦國大約被消滅了百分之六十的人口,波美拉尼亞被消滅了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口,西里西亞被消滅了四分之一的人口,其中男性更有將近一半死亡,十分慘烈。
三十年戰爭歐洲形勢圖三十年戰爭歐洲形勢圖

大同盟戰爭(1688年~1697年)

參戰方:奧格斯堡同盟一方:荷蘭共和國、英格蘭王國、蘇格蘭王國、薩伏伊公國、西班牙帝國、瑞典帝國、葡萄牙王國 VS 抵抗奧格斯堡同盟一方:法蘭西王國、詹姆斯黨
戰場範圍:歐洲、北美、南美、亞洲、大西洋、地中海
這場戰爭發生於1688年1697年法王路易十四在位時的第三場重要戰爭(前兩場分別為權力轉移戰爭法荷戰爭),這場戰爭是因為路易十四欲在歐洲作出大規模的擴張,因此遭到荷蘭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英國西班牙等組成大同盟聯合對抗。戰爭的結果是各國被逼言和,但法國仍是歐洲最強的霸權路易十四西班牙帝國的野心,促成了數年後更大規模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法國為討好西班牙而歸還土地,促成最後對西班牙王位的占領,只保留了西班牙國土的名義但實質已被法國占有。
大同盟戰爭期間的拉和岬海戰大同盟戰爭期間的拉和岬海戰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1713年)

參戰方:奧格斯堡同盟一方:神聖羅馬帝國、英格蘭王國、荷蘭共和國、薩伏伊公國、葡萄牙王國、西班牙(支持卡洛斯)等 VS 支持法蘭西的一方:法蘭西王國、西班牙(支持菲力)、巴伐利亞
戰場範圍:歐洲、北美、西印度群島、地中海、大西洋
由於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絕嗣,法蘭西王國的波旁王室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為爭奪西班牙王國王位,而引發的一場歐洲大部份君主制國家參與的大戰。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歐洲兩大陣營對立形勢圖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歐洲兩大陣營對立形勢圖
在這次戰爭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著崇高的宗教目標,意識形態之爭被排除在戰爭之外。這場戰爭是“第一場很少帶有宗教色彩的戰爭,是第一次主要為商業和海上霸權的利益角逐的戰爭,是英國人第一次慷慨地用在歐洲政治上的戰爭,是第一次可稱為‘世界大戰’的戰爭”。通過戰爭,歐洲大陸均勢得到了維護並且更加穩固,因為大國受到削弱,小國紛紛崛起,普魯士的一加入到列強行列,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國從一個島國上升為歐洲一強。《烏德勒支條約》簽訂後,歐洲形成了新的國際政治格局,和約保證了大國之間的實力均勢,而在海上,英國獲得了主宰權。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0年~1748年)

參戰方:以法國為首的反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聯盟的一方:法國、普魯士、西班牙、巴伐利亞、西西里、那不勒斯等 VS 抵抗反奧陣營的一方:奧利地哈布斯堡王朝、英國、漢諾瓦、荷蘭共和國、俄羅斯等
戰場範圍:歐洲、北美及印度、地中海、大西洋、加勒比海
由於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絕嗣,而根據卡爾六世於1713年所頒布的《國事遺詔》,其長女瑪麗婭·特蕾西婭有權承襲其奧地利大公之位,而瑪麗婭·特蕾西婭的夫婿弗蘭茨·史蒂芬則可承襲其神聖羅馬帝國帝位。可是法國、西班牙、普魯士、巴伐利亞、薩克森、撒丁、皮埃蒙特、那不勒斯王國並不承認《1713國事遺詔》,而德意志三大諸侯國 - 普魯士,巴伐利亞和薩克森更極力協助瑪麗婭·特蕾西婭的堂姐夫巴伐利亞選帝侯卡爾·阿爾布雷希特登上神聖羅馬帝國皇位(是為卡爾七世)。至此戰爭已不可避免,因此反奧陣營里最積極的一方普魯士在1740年12月16日正式向奧地利宣戰。奧地利則聯合英國、波希米亞、匈牙利、荷蘭、西里西亞及俄國,抵抗反奧陣營的入侵。自此形成歐洲兩大陣營為爭奪奧地利王位,並在奧地利獲取利益而引發的戰爭。當中包括了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和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歐洲兩大陣營對立形勢圖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歐洲兩大陣營對立形勢圖

七年戰爭(1756年~1763年)

參戰方:英國普魯士為首的同盟的一方:英國、普魯士、漢諾瓦、易洛魁聯盟、葡萄牙、布倫瑞克、黑森-卡塞爾 VS 以法國、奧地利、俄國為首的同盟一方:法國、奧地利、俄國、瑞典、西班牙、薩克森、那不勒斯、撒丁尼亞
戰場範圍:歐洲、印度、非洲、北美、南美、菲律賓群島、地中海、大西洋、加勒比海
是歐洲兩大軍事集團英國普魯士同盟與法國奧地利俄國同盟之間的對立,漢諾瓦葡萄牙為英普的盟友,法奧俄的盟友則為西班牙薩克森瑞典,為爭奪殖民地和霸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戰場遍及歐洲大陸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菲律賓等地。這次戰爭對於18世紀後半期國際戰略格局的形成和軍事學術的發展均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於參戰國家眾多、加上戰爭範圍涉及歐、亞、北美大陸,規模空前,溫斯頓·邱吉爾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七年戰爭歐洲兩大陣營對立形勢七年戰爭歐洲兩大陣營對立形勢

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3年)

參戰方:美國、法國、西班牙、荷蘭、邁索爾王國、佛蒙特共和國、易洛魁聯盟(奧奈達人、圖斯卡羅拉人)以及其餘眾多原住民盟友 VS 英國、易洛魁聯盟(奧農達加人、莫霍克人、卡尤加人、賽尼卡人)切羅基人
戰場範圍:北美洲東部,直布羅陀,巴利阿里群島,印度次大陸,非洲和其他地區的部分;歐洲沿海水域,加勒比海,大西洋和印度洋
這是大英帝國和其十三殖民地殖民地,以及幾個歐洲強國之間的一場戰爭。
洲際戰爭
這場戰爭主要是始於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法國-印第安戰爭的戰費轉嫁在北美殖民州身上,引起了當地居民的不滿最終導致獨立戰爭爆發)但後來卻因為法國、西班牙及荷蘭加入戰爭對抗英國,而使戰爭的範圍遠遠超過了英屬北美洲之外。同時,許多印地安人分別與雙方結盟。
在戰爭中,英國能夠利用他們在海軍上的優勢以占領殖民地的臨海城市,但如何控制鄉村地區卻使他們困惑。隨著法國海軍在乞沙比克城的勝利導致英國軍隊在1781年的約克鎮圍城戰役中投降。1783年訂定的巴黎條約承認了美國的獨立,因為許多殖民地的居民逃離那十三個殖民地並在北方安頓下來,這場戰爭同時也為了日後加拿大的建立做準備。

第二次歐美戰爭(18世紀末~19世紀初)

參戰方:歐洲:大不列顛、西班牙王國、葡萄牙王國 VS 拉丁美洲:各殖民地區反抗殖民壓迫的武裝,如玻利瓦爾聖馬丁等人領導的武裝
戰場範圍:拉丁美洲、加勒比海
第一次歐美戰爭中,整座美洲大陸都淪為了大洋彼岸少數歐洲國家的殖民地。當地原住民們被排擠殘殺,陸地不再屬於他們,自由也不再屬於他們。新來的白種人日子也不好過。於是,這些人選擇了鬥爭。在北美洲,鬥爭聲勢最為浩大的,是1810年開始的墨西哥人民革命。此次革命有印第安人參加。同時,在南美洲戰場,玻利瓦爾聖馬丁等人領導的武裝鬥爭影響也非常大,給西班牙王國的軍隊以迎頭痛擊。1825年,美洲大陸各國基本獨立。
洲際戰爭

法國大革命戰爭(1792年~1802年)

參戰方:法蘭西第一共和國、西班牙(從1796年起) VS 反法同盟:神聖羅馬帝國、普魯士王國、大不列顛王國、俄羅斯帝國、葡萄牙、薩丁王國、那不勒斯等
戰場範圍:歐洲、埃及、敘利亞、大西洋、加勒比海、印度洋
法國大革命戰爭指的是1792年1802年間新建立的法蘭西共和國反法同盟之間的一系列戰爭。法國大革命戰爭在軍事史上有重大意義,是歷史上的第一場“現代戰爭”。在民族主義激勵下的法國公民組成的軍隊打敗了歐洲各國的職業軍人,顯示了民族主義和徵兵制相結合的巨大威力。法國軍隊開創了以普遍徵兵制,就地補給制和多兵種合成編制為核心的現代軍事體制,成為現代軍事體制的先導。新興的民族主義和軍事制度,隨著拿破崙戰爭傳遍了歐洲,徹底改變了人類戰爭的形態,使得席捲全民的殘酷的世界大戰成為可能。
大革命戰爭歐洲兩大陣營對立形勢圖大革命戰爭歐洲兩大陣營對立形勢圖

拿破崙戰爭(1803年~1815年)

參戰方:法蘭西帝國及其僕從國:法蘭西第一帝國、荷蘭、奧斯曼帝國等 VS 反法同盟:英國、奧地利、俄羅斯、普魯士、瑞典等
戰場範圍:歐洲、法屬蓋亞那、西印度群島、印度洋、北美洲、南高加索、大西洋、地中海、北海、拉普拉塔河
拿破崙戰爭是指拿破崙稱帝統治法國期間(1804年—1815年)爆發的各場戰事,這些戰鬥可說是自1789年法國大革命所引發的戰爭的延續。它促使了歐洲的軍隊和火炮發生重大變革,特別是軍事制度。因為實施全民徵兵制,使得戰爭規模龐大。法國國勢迅速崛起,雄霸歐洲,但是在侵俄戰役慘敗後,一落千丈。拿破崙建立的帝國,最終戰敗,讓波旁王朝得於1814年和1815年兩度復辟。
拿破崙戰爭中的所有參與者拿破崙戰爭中的所有參與者

巴拉圭戰爭(1864年~1870年)

參戰方:巴拉圭 VS 三國同盟:巴西帝國、阿根廷、烏拉圭
戰場範圍:南美
洲際戰爭
由巴拉圭軍事強人弗朗西斯柯·洛佩斯以一個內陸小國巴拉圭,對巴西、阿根廷、烏拉圭3國同盟的戰爭。是南美歷史上規模最大、最慘烈的一次戰爭,通過這次戰爭巴西和阿根廷瓜分了巴拉圭約11萬平方公里國土,而巴拉圭不僅失去了大片國土,其人口大為削減。關於巴拉圭的人口損失有很多估算。有資料稱死亡人數(戰死或病死)占到了戰前人口的50%,即20萬,30萬甚至50萬。《巴拉圭簡史》又提供了一組不同的數據:1865年人口可能為525000人,1871年為221079人(其中婦女106254人,兒童86079人,男人28746人)

第二次剛果戰爭(1998年~2003年)

參戰方:剛果民主共和國、納米比亞、辛巴威、安哥拉、查德 VS 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
戰場範圍:非洲
洲際戰爭
主要發生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的一場戰爭。在第一次剛果戰爭中被盧安達扶植上台的卡比拉對遲遲不肯撤離的盧安達駐軍漸生猜忌,在試圖強制其撤出後,盧安達勢力開始把槍口轉向了卡比拉政權。戰爭在1998年爆發,至2003年交戰雙方達成和解並共同組建剛果民主共和國過渡政府才結束。第二次剛果戰爭是非洲現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前後涉及非洲9個國家,20支武裝力量,導致總計有超過100萬人被迫流亡,大量遷移至周邊國家,有“非洲的世界大戰”之稱。
儘管2003年的停戰標誌著該戰爭的正式結束,但是整個國家仍然衝突不斷,東部地區仍時有激烈的武裝衝突。2004年,估計每天由至少1000人死於軍事衝突、社會保障不足或食物的短缺。持續不斷的局部衝突導致大量人口被迫流亡國外。

爭議:一戰是 歐洲大戰 還是 世界大戰

在國際學術界,有不少學者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世界性問題提出了一些引人關注的看法。在頗有影響的《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十二卷中,作者在第一章和第六章里,都一再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名稱使用不當。認為“戰爭的起因和戰場都不是世界性的。戰爭中所發生的民族對抗是歐洲的民族對抗;在歐洲及歐洲以外的交戰國的陣線,與歐洲列強因帝國利益不同而形成的真正陣線並不一致,也與歐洲以外各國因野心不同而形成的真正陣線並不一致。有人將戰爭的起因說成是世界性的,因此也將它的起因追溯得較遠……有這樣的說法:在人類歷史的這個階段發生的戰爭,一定會表現出‘帝國主義矛盾’——這並不僅僅是馬克思主義者的觀點——這種理論要求將這次戰爭說成是世界性的”。
的確,在歐洲學術界、特別是在英國史學界,有不少學者都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不是一次“世界性”的戰爭。他們寧願把它看成是一場“大戰”(Thegreatwar),而不是一場“世界大戰”(Theworldwar)。同時,由於這場大戰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是歐洲列強之間的問題;在戰爭中相互對壘的雙方主要是歐洲國家;大戰的主戰場也主要是在歐洲。所以,這場“大戰”只能被稱之為“歐洲大戰”。
早在大戰結束不久的1924年,英國出版的、由古奇和坦帕雷主編的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起因的重要檔案集,其書名中便沒有“世界大戰”的字樣,而是籠統地將它定名為《關於戰爭起源的英國檔案集》。同年,戰時英國首相阿斯奎斯也出版了他的回憶錄,名為《大戰的危機》。1933年,另一位戰時英國首相勞合·喬治也出版了他的《戰爭回憶錄》。
至於在英國學術界到底誰是第一位認為這次大戰具有“世界性”的學者,如今的確很難考證。筆者在翻閱由巴巴拉·塔奇曼所寫的、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階段的名著《八月炮火》時,注意到有一個叫亨利·威爾遜的人,他於戰爭爆發之前在其日記中寫道:“一想起世界上前所未聞的最大的一場大戰,不出這個星期就要打起來了,真叫人感到既光榮又可怕。”也許這位紳士堪稱最早認為這次大戰具有“世界性”的英國人吧。
另外,根據維基百科的相關資料顯示,“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專有名詞是由德國哲學家E.海克爾於1914年9月20日首先提出來的。海克爾認為:毫無疑問,從這場令人恐怖的“歐戰”特點和進程來看,它必將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但有趣的是,在美國和原蘇聯學術界卻一致認為:這場1914年爆發於歐洲的大戰就是一次“世界大戰”。
美國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的系統性研究,從1918年11月大戰結束之後就開始了。在1928—1934年間,美國出版了一套八卷本的檔案集,書名中就明確使用了“世界大戰”一詞,全稱為《有關美國對外政策的檔案:1914—1918年世界大戰》。該書是美國官方正式出版的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有關的外交檔案集。
在原蘇聯,學術界和政界一樣,從一開始就認為1914—1918年間的“大戰”是一次“世界大戰”。還在大戰尚未完全結束之際的1918年7月,為了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吸收大戰中的一些重要戰役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教訓,第五次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在批准建立正規化紅軍時指出:應以花費最少的人力物力取得最大實效來建立一支新的軍隊,而這一點“只有在有計畫地套用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總結出來的各種軍事科學時”才有可能。1919年3月,在俄共(布)召開的第八次代表大會上所通過的第二個黨綱中又指出:“必須最廣泛地採取與運用最近一次世界大戰的作戰經驗和技術經驗”,再次在正式的官方檔案中提及最近的那次戰爭是一次世界大戰。
此後,蘇聯學術界所出版的一些專著和文集都明確地在書名中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專有名詞。其中有影響的早期著作有1924年出版的、由A.M.扎伊昂奇科夫斯基主編的《1914—1918年世界大戰(戰略概要)》,1938年出版的、由A.H.德拉扎爾所主編的《1914—1918年帝國主義世界大戰(圖冊)》,1938年到1939年出版的、A.M.扎伊昂奇科夫斯基主編的《1914—1918年世界大戰》等。
在這些著作的影響下,原蘇聯學術界一直都認為1914—1918年的大戰是一次世界大戰。這種觀點對中國學術界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致當有些中國學者看到《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十二卷中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名稱使用不當時,不少人還認為這是一種“新觀點”。
那么,到底應該怎樣看待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世界性”問題呢?筆者以為,只有更為透徹地認識戰爭的進程及其影響,才能更為全面地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世界性”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以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和4月6日美國參戰為標誌,分為前後兩個階段。
在大戰的第一個階段,雖然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的爭奪帶有爭奪世界霸權、擴大和鞏固殖民帝國的性質,但更為直接的還是表現為解決歐洲列強間的領土糾紛,如阿爾薩斯—洛林問題,以及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民族國家的獨立與重組等問題,說到底,也就是歐洲霸權問題。這樣,不僅使得戰爭的主戰場在歐洲,而且交戰雙方基本上也是歐洲國家。
在同盟國陣營中,德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是傳統的歐洲國家,土耳其此時在歐洲巴爾幹地區也占有著大片的土地。在協約國陣營里,1917年4月份之前參戰的國家除英、法、俄、意外,還有葡萄牙、門的內哥羅、塞爾維亞、羅馬尼亞、聖馬利諾、日本和漢志(今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一部分)。
在這些國家中,除日本和漢志外,都是“正宗”的歐洲國家。漢志在大戰前為奧斯曼帝國所控制,它於1916年10月在協約國的幫助下擺脫奧斯曼帝國的控制後,才向同盟國宣戰的,其影響和作用可想而知。日本雖在20世紀初崛起為地區性大國,而且又是英國的盟友。但它在參戰後,只是為了在亞洲擴大其利益,並未直接介入歐洲的戰爭,也沒有給協約國提供多少軍事援助。在1914年12月,英國駐日大使格林曾認為日本“已根據我們的要求,在試著儘自己的職責了”。但在三年之後,他認為協約國並未得到日本的實質性的軍事援助。因此,在大戰的第一個階段中,戰爭帶有明顯的地區性。“它是一場歐洲的內部戰爭”,其“世界性”不明顯。
但隨著1917年俄國革命的爆發和美國的參戰,這場大戰便由歐洲階段過渡到了全球階段,大戰的世界性也得到了充分體現。正如美國著名學者斯塔夫里阿諾斯所指出的那樣,“在俄國,3月和11月爆發了兩次革命。它們不僅深刻地影響了戰爭的進程,而且深刻地影響了戰後數年世界歷史的模式。實際上,1917年因兩大發展——俄國革命和美國參戰——而證明是決定性的一年。這些事件改變了戰爭的性質──從最初為歐洲問題開戰,到事實上從歐洲的戰爭轉變為全球範圍內的戰爭。”
隨著美國的參戰,巴拿馬、古巴、希臘、暹羅、賴比瑞亞、中國、巴西、瓜地馬拉、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海地、宏都拉斯等許多亞非拉國家也投入了大戰。筆者認為,當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到這一階段時,這場因爭奪歐洲霸權的大戰才開始演變成為“世界大戰”。
不僅如此,隨著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的建立,當時對力圖擺脫殖民壓迫的廣大亞非拉國家和地區而言,其影響程度是非常深遠的。有學者就這樣指出:美國參戰和俄國革命還導致了一種立即產生世界性影響的新的思想意識。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綱領》和列寧的革命口號就其影響而言是被廣泛接受的。因此,正是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從歐洲階段轉變為全球階段。
綜上所述,在認識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以1917年為界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同時又了解到俄國革命和美國參戰的影響之後,我們就不難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世界性”問題。雖然有些英國學者一再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名稱使用不當,但筆者仍贊成把他們所認為的那場“大戰”或“歐戰”稱之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從它的全過程來看,這場戰爭的“世界性”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世界性”問題是到大戰的第二階段才充分體現出來的。事實上,在大戰爆發後的近三年時間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世界性很不明顯。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一階段可以被稱之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歐洲階段”。(作者單位: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相關話題:七年戰爭才是第一場全球性戰爭?

Jul 1st 2014, 23:50 by G.C. from the Economist
譯者:老狒狒
THE world—or, at least, those parts of it that participated in the original events—has recently taken great interest in the first world war. Its almost casual beginning, between June 28th 1914, when the heir to the throne of Austria-Hungary was assassinated by a Bosnian nationalist and the first days of August, when Germany attacked Russia and France, drawing in their ally Britain, has fascinated historians, while the horrors that followed have fascinated everyone, though in a rather different way. But does the conflict deserve its title? It was undoubtedly a world war. But it was certainly not the first. That laurel belongs to a war which broke out 160 years earlier, in 1754, and carried on until 1763. Though fighting did not start in Europe until 1756, and for this reason the conflict is known as the Seven Years' War, it was truly global. Every inhabited continent except Australia saw fighting on its soil, and independent powers on three of those continents were active participants.
近來,世界各國——或者說 ,至少是那些曾經參與過當年事件的國家——一直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很感興趣。它那幾乎可以說是草率的開端,即從奧匈帝國皇儲被一位波赫民族主義者刺殺的1914年6月28日到德國進攻俄法並由此招致俄法的盟國英國參戰的8月初這段時間,一直在吸引著歷史學家。與此同時,隨之而來的恐怖也在吸引著每一個人,儘管方式大相逕庭。但是,那場衝突真得名副其實嗎?那是一場世界大戰,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它確實不是第一次世界性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稱號屬於在那之前160年的一場戰爭。儘管那場始於1754年終於1763年戰爭在歐洲展開要在1756年之後,而且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她被稱為“七年戰爭”。但是,那是一場真正的全球性戰爭。除了澳大利亞之外,每一個有人居住的大陸都見證了發生在他們土地上的戰鬥,三個大陸的獨立大國都是積極的參與者。
The first action of this first global conflict involved a young officer whose name may be familiar to some readers. On May 28th 1754 a small group of soldiers from the British colony of Virginia, under the command of a man called George Washington, engaged a group of French troops who were interloping from New France (ie Canada) into territory the British considered theirs. Instead of peacefully repelling them as he had been instructed, Washington ended up killing several of them, including their commanding officer. This campaign in North America then continued, with both sides in alliance with local Indian nations, until, two years later, Britain's ally Prussia attacked the small German state of Saxony, bringing Saxony's ally Austria, and thus Austria's ally France (and therefore France's enemy and Prussia's ally, Britain), into the conflict. It is a sequence of events eerily similar to the way that in 1914 an attack by Germany's ally Austria on the small Balkan state of Serbia brought in Serbia's ally Russia, which then threatened Germany, which then attacked both Russia and Russia's ally France.
第一次全球性衝突的“第一槍”涉及到一位其姓名對有些讀者來說可能是熟悉的年輕軍官。1754年5月28日,一小隊英國殖民地維吉尼亞的士兵,在一位名叫喬治·華盛頓的人指揮下,同一夥當時正在從新法國(即加拿大)闖入英國人認為是他們的地盤的一支法國部隊發生了交火。華盛頓沒有遵照命令去和平地驅逐他們,最終下令射殺了幾個人,其中就包括那支部隊的指揮官。隨後,這場衝突就在雙方都得到了當地印第安人部落支持的情況下在北美打了下去。兩年後,英國的盟國普魯士攻擊了德國境內的小國薩克森,結果將薩克森的盟國奧地利,以及奧地利的盟國法國(因而也將法國的敵人、普魯士的盟國英國)統統拖進了這場衝突。作為一連串事件的結局,這種方式同1914年的情況有著驚人的相似性。1914年的時候,正是因為德國盟國奧地利對巴爾幹小國塞爾維亞的攻擊,才將當時正在威脅德國的塞爾維亞盟國俄國拖進了戰爭,而這又導致了德國對俄國和俄國的盟國法國發動了攻擊。
The war rapidly globalised. Both Britain and France reinforced their colonial troops in North America, and started attacking each other's colonies in the West Indies and trading stations in Africa and India. In India, some of the princely states which had recently emerged from the dying Mughal empire also got involved, and Britain ended up taking over one of them, Bengal. The war came to South America when, near its end, Spain joined the French side and attacked one of the American colonies of Britain's ally, Portugal.
戰爭迅速在全球蔓延。英國和法國雙雙增加了在北美殖民地的兵力,並且開始互相攻擊各自在西印度群島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印度的貿易站點。在印度,一些剛剛脫離將死的莫臥爾帝國的土邦也被捲入其中,英國最終占領了其中的
一個——孟加拉。在戰爭接近尾聲的時候,因為西班牙加入法國陣營並且對英國的盟國葡萄牙的一個殖民地發動了攻,戰火蔓延到了南美。
Like the first world war, this global conflict reshaped the globe. Indeed, it is the reason why the modern world is an English-speaking one. As a colonial power, France was destroyed, and did not return seriously to the business of overseas conquest until it attacked Algeria in 1830. All of North America east of the Mississipi became British, save the city of New Orleans, which became Spanish. And the foundations of British rule in India were laid as well. As for George Washington, he ended up leading a rebel army put together by colonials who, freed from fear of French encirclement, unwilling to help pay for the war that had given them that freedom, and frustrated by British protection of the lands of their Indian allies from encroachment by colonial property speculators (including Washington himself), decided that they would rather go it alone.
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這場全球衝突重塑了這個世界。事實上,它還是當代世界是一個講英語的世界的原因。作為一個殖民大國,法國的力量被摧毀了,使它一直沒能真正地回到海外征服這項大買賣當中,直到它在1830年進攻阿爾及利亞。北美密西西比河以東的所有土地都成了英國的領土,只有紐奧良成為了西班牙的城市。同時,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基礎也得以奠定。至於喬治·華盛頓,他最終成為了一支由殖民地居民組成的反叛武裝的首領。這些擺脫了被法國包圍而擔憂的殖民地居民,既不願意為讓他們獲得了自由的戰爭而買單,又對英國保護其印第安盟友的土地不被殖民地的土地投機商(包括華盛頓自己)所侵犯的行為感到不滿。於是,他們決定,最好還是自己單過。

相關作品

●(瑞)斯文·赫定:《洲際戰爭中的美國》 [註:希特勒很早就崇拜斯文·赫定,斯文·赫定以前是個探險家後來寫了《洲際戰爭中的美國》,很合希特勒的品味。]
●(美)提摩西·萊貝克:希特勒與《洲際戰爭中的美國》
●(中)曲飛 著;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逐陸記 - 世界史上的洲際爭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