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洮河源筆記》講述洮河沿岸一個個具體的人的生存故事,展現洮河流域真實的邊地人民的生存環境和精神面貌,記錄王小忠行走洮河沿岸的獨特體驗,表達他對故土的深切關懷和對現代性的深切反思。
作品目錄
| 風過車巴河 三條河流 洮河源筆記 代後記 行走:現實與想像 |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王小忠在大時代背景下,呈現那些被遮蔽的個體遭遇。在《坡上人家》中,為了最佳化水資源利用、緩解水資源匱乏問題,政府確定了九甸峽水利樞紐及引洮供水工程,這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大工程。隨著工程的開建,洮河中下游的許多村子都要搬遷。為了躲避被水淹沒,有才一家也被臨時異地安置。政府對當地民眾的異地安置當然是好事情,可是《坡上人家》卻讓人們看到了遠為複雜的生活真相。一方面,易地搬遷意味著割捨故園,對一些村民來說甚於生離死別。這種無所著落的掛空感與無根狀態,可能是比肉身苦難更為殘酷的精神劫難。另一方面,易地搬遷之後,村民們必然面臨著生計問題,他們必須有信心開始新的生活。對於有才一家的悲劇而言,異地安置只是一個小小的導火索,更深層的原因是人性的軟弱和文化的劣根性讓一個男人喪失了直面生活波動和困境的勇氣。在王小忠的筆下,這些小人物的生活在時間的洪流中看似微不足道,但是每一件偶然的事件卻對每一個個體生命的生活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讓他們感受到揪心的痛,困在迷霧中不能實現生命的自由。洮河沿岸的人民“堅守理想、守護河流的同時,也朝著連自己都不可預知的方向前進著”。
王小忠道出了洮河沿岸的社會變遷,表現了他對鄉村日漸衰落的悲切關懷。在《洮河石花魚》中,胡廣義夫婦為了幫忙看管孫子孫女,搬到城裡與兒子一起住,從此過上了往返於城鄉之間的生活。胡廣義未曾預料到的是,他們根本不適應城裡逼仄的生活空間,以及繁華喧囂卻又令人感到孤獨的城市生活。他們想回到鄉村,卻已經成為奢望,因為鄉間的老院子坍塌了,地基也下沉了。“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鄉村”,他們陷入了尷尬的境地。與此同時,鄉村由於外來文明的衝擊,維繫人心的傳統文化也已衰落。鄉村的興旺不過是表面上的,新修的房子十有九空,恰如王小忠的感慨,“我無法相信這就是養育我的那片土地”。
在該書中,王小忠關注到,洮河沿岸的世態人情發生了很大變化,工業文明的發展取代了傳統的手工作坊,商業社會的運行邏輯已然侵襲了洮河沿岸的小鎮,地方風俗逐漸簡化,甚至走向消亡,非物質文化遺產亦未能得到很好地保護。資本邏輯改變了洮河沿岸的淳樸民性,也刺激了人的貪慾,天價的洮河鯉魚、昂貴的洮硯石、藥販子糊弄老百姓即是例證。在王小忠看來,這一切都是人自我內心的空虛所致,如何控制人的貪慾,成為難題。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2年1月,該書入選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文藝分社2021年精選好書。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王小忠,藏族,甘肅甘南人,中國作協會員。作品見於《大家》《民族文學》《北京文學》《散文》《青年文學》《長江文藝》《山花》《芳草》《詩刊》等多家刊物,入選《散文精選集》《中國年度散文佳作2013》《2011少數民族文學年度選·小說卷》《2013青春文學》等10餘種選本。著有詩集三部,散文集兩部。曾獲“甘肅少數民族文學獎”“甘肅黃河文學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