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州絨䶄

洮州絨䶄(Caryomys eva (Thomas,1911))是齧齒目倉鼠科的一種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洮州絨䶄
  • 拉丁學名:Caryomys eva (Thomas,1911)
  • :齧齒目
  • :倉鼠科
  • 亞科:田鼠亞科
  • :絨?屬
  • 命名者及年代:Thomas,1911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外形:體形小而短粗,與昭通絨鼠大小相近,體長79—105mm,但尾較長,41—6Omm,明顯超過體長之半。眼小,耳小而呈橢圓形,被較短的毛。四肢細弱而短,前後足各具5趾(指),爪較尖銳,前足稍短於後足。前足第1指極小,第3指最長,第2指稍短於第4指,第5指為第4指的一半。後足第1趾較短,第三3、4趾長度相近,第5趾略長於第1趾。掌墊5個,蹠墊6個。掌、蹠墊間裸露無毛。尾毛極短,可看到環狀鱗片。
毛色:體被細絨厚密的毛,上體棕褐、褐紅或黑褐色,毛基為灰黑色。耳淡棕色或淡黑褐色,體側比背部淺淡。頦、喉部毛灰白色或淡黃色,胸、腹至鼠鼷部毛尖白色、淡茶黃色或淡棕色,毛基石板灰色或黑灰色。四肢被毛較短,前後足背暗褐色或淡黃白色。尾毛較短,尾背黑褐色,尾腹灰白色或全部為淡黑色,末端具一束黑褐色毛叢。
頭骨:頭骨小,顱全長20.3—24.8mm,骨質較薄,不如中華絨鼠堅實。顱形扁平,很少隆凸。鼻骨前端與門齒齊平。眶間平坦,中央略向下凹陷。眼眶大,無眶上略。頂骨平緩,略向後傾斜。口蓋長約為顱全長的1/2。門齒孔後緣達上臼齒齒槽前緣。齒隙長大於頰齒長。聽泡大而隆脹呈橢圓形。
牙齒:上下頜各具2枚細長並向內彎的鑿狀形橘黃色門齒。臼齒無齒根,能終生生長。 M1較大,具3個內側突和3個外側突,除第1對側突融合相通外,其後的側突相互交錯分離。M2較M3小,具3個外側突和2個內側突,除第1對外,其餘均為封閉的三角突而且彼此交錯排列。M3最小,各具3個內外側突,前兩對左右側突相互融合,後跟很少向後延長,短而簡單。M1是下頰齒中最大的一枚,除前帽和第3對外,其餘兩對對應的三角突相互交錯分離。M2比M1小,具3個內外側突,第2對內外側突交錯分離。 M3與M2相似,但窄於M1,各具3對相互聯通的內外側突。
量衡度(衡:g;量:mm)
體重17—31,體長79—105,尾長37—60,後足長12.5—26.0,耳長9—18;顱全長21.0—26.0,顱基長19.0—24.8,基長19.7—23.5,齶長10.6—13.4,顴寬11.3—14.4,眶間寬3.7—5.1,臼齒橫寬4.4—5.7,鼻骨長6.2—8.6,齒隙長5.8—6.8,聽泡長5.6—7.6,上頰齒列長4.7—6.2,下頰齒列長4.6—6.2。

生長環境

生境:棲息于海拔1000-3600m 的潮濕中高山山地森林、稀樹灌叢和草甸草原, 喜7在陰坡下灌木較多的潮濕地帶活動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陝西, 湖北, 青海, 甘肅, 寧夏, 四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