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金乞(1904—1974),原名求乞,俗名洪仔乞,福建晉江龍湖鄉杭邊村人。民國4年(1915),金乞剛滿11歲即往南安岑兜村“福慶興”科班學戲,金乞學武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金乞
- 出生地:福建晉江龍湖鄉杭邊村
- 出生日期:1904
- 逝世日期:1974
簡介,拿手好戲,
簡介
4個月期滿,隨班赴新加坡、馬來亞、印度尼西亞、安南等國演出,前後6年。在國外演出期間,金乞與京班著名藝人鄭文語等頗多交往,同時認真觀摩京劇、閩劇的藝術表演,吸收武功特技“轉輦鐧”、“雙劍”、“踢槍”、“銅棍”以及其他刀槍套法。經過消化,金乞的“轉輦鐧”、“銅棍”、“雙劍”和花鼓等技藝新穎獨到,尤其棒、鐧,花樣繁多,棒、鐧在他手中,經5個指尖施向身體上下左右各個部位,同時做出翻、爬、托、跨、躍各種身段動作,棒、鐧貼著身體飛旋,仿佛身子是一個強大的磁場。因此,金乞不僅擅長武旦,且兼飾武小生。他在《鄭恩鬧房》中飾演陶三春,《收水母》中飾水母,《取木棍》中飾穆桂英,以演技高超,名噪一時,備受僑胞歡迎。民國10年,“福慶興”班載譽而歸。行李甫卸,即在岑兜村公演3日。金乞在《收水母》中飾演水母,大顯身手,尤其銅棍、“轉輦鐧”的表演,動作高難,技藝嫻熟,由此聲譽鵲起,名聞閩南。 “福慶興”不久解散,金乞回鄉完婚。婚後,即在家鄉創辦“福慶成”班。當高甲戲興盛時期,被評為閩南“五虎班社”之一。民國11年,金乞應菲律賓“絲竹尚義社”班主吳仔居邀請,在馬尼拉福華大舞台連演13個月。在此期間,金乞經吳仔居介紹,加入“絲竹尚義社”。民國15年(1926),金乞聯絡戲劇界同人組織“絲竹工會”,任常務理事長。新中國成立初期,古裝戲一度停演,金乞回鄉務農。1953年,晉江縣組織高甲戲專業劇團,縣文化局聘請金乞父子參加,並推選他為劇團團長。他親自主持排演連台本《萬花樓》、《孟麗君》等戲。1956年,泉州、廈門、晉江3個高甲戲專業劇團的名老藝人在泉州市大眾劇場聯合演出傳統劇目《斬龍袍》,金乞飾陶三春。
拿手好戲
金乞的拿手好戲還有:《白蛇傳》的白素貞、《收水母》的水母、《收金錢豹》的嬌花、《玉環記》的孫玉嬌、《穆桂英掛帥》的穆桂英、《鳳儀亭》的貂蟬、《黃鶴樓》和《長坂坡》的趙子龍、《伐子都》的子都、《萬花樓》的狄青、《說岳》的高寵、《收盧俊義》的燕青等一系列武旦、武生角色,以及《殺子報》、《破洪州》、《鐵公雞》、《打花鼓》等劇目。是年,金乞被評為高甲戲名老藝人,參加中國戲劇協會為會員。1958年,金乞調入晉江專區藝校,任演員訓練班主任,親任高甲班生旦科教師。1962年,金乞調回泉州,主持開辦晉江縣高甲戲演員訓練班。1974年11月洪金乞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