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邁(1123—1202),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字景盧,號容齋。
基本介紹
- 本名:洪邁
- 所處時代:南宋
- 出生地:饒州鄱陽(今江西上饒市鄱陽縣)
- 出生時間:1123
- 去世時間:1202
- 主要作品:《容齋隨筆》
洪邁介紹,墓碑由來,墓碑介紹,洪邁墓考證,
洪邁介紹
南宋著名文學家。洪邁出生於一個士大夫家庭。他的父親洪皓、哥哥洪适,都是著名的學者、官員,洪适官至宰相。洪邁於高宗紹興15年(1145)考中博學鴻詞科,爾後開始步入仕途,先後擔任過兩浙轉運司幹辦公事,知贛州、婺州,中書舍人、翰林學士、龍圖學士,並且作為宋朝的使臣出使了金國。他一生勤於著述,《容齋隨筆》是他的一部筆記體名著。
墓碑由來
鄱陽縣雙港鎮蔣家村不久前在離洪邁墓不到50米遠的龍吼山山腳下修水庫時,在水庫堤壩處挖出了7尊石人、石馬等文物,這些文物從何而來?又怎會沉睡水庫?
看到7尊石人、石馬形態各異、雕刻精細、栩栩如生。石人約1.8米高,重1噸有餘,石馬約兩米長,重逾兩噸。據該村一位80多歲的老人介紹,這些石人、石馬來自離水庫50米遠的洪邁墓。1958年興修龍吼山下水庫時,一些人將洪邁墓前的石人、石馬、石碑一一破壞,並推到山前水庫堤壩底下去做擋水壩,有的石碑被抬到村子裡蓋房子砌牆用了,有的則抬去放在路邊做了石階。
看到7尊石人、石馬形態各異、雕刻精細、栩栩如生。石人約1.8米高,重1噸有餘,石馬約兩米長,重逾兩噸。據該村一位80多歲的老人介紹,這些石人、石馬來自離水庫50米遠的洪邁墓。1958年興修龍吼山下水庫時,一些人將洪邁墓前的石人、石馬、石碑一一破壞,並推到山前水庫堤壩底下去做擋水壩,有的石碑被抬到村子裡蓋房子砌牆用了,有的則抬去放在路邊做了石階。
墓碑介紹
蔣家村口看到一塊洪邁墓地的石碑,該石碑厚30多公分,寬1米左右,長1.5米左右,上面還有許多模糊不清的繁體字跡。一位老人指著石碑回憶說,他小時候經常到村後洪邁墓地附近放牛,他與同伴們常互相踩在肩上爬上石馬鬧著玩,有時暴風雨突然來臨,他們就在石馬底上避雨。
村支書蔣朝暉介紹說,洪邁墓早已被破壞,後來村民們自發投資投勞予以修復。為了修復洪邁墓,村里一些老人還外出考察宋代古墓文化。福建洪氏後裔還曾來到該村訪祖尋根。
洪邁墓考證
鄱陽縣博物館研究員姚道生。姚道生告訴記者,從水庫里挖出的石人、石馬,都是“文革”時被砸壞的,殘缺不齊。水庫底下還有殘缺不全的石人、石馬部位,到時找到了還要進一步修復。這些石人、石馬的發現,更肯定了洪邁的墓地就在該處。博物館已和村委會進行了聯繫,由村委會保存這些石人、石馬,它們最終將移回到洪邁墓前。
據大量史料考證,洪邁墓的真正位置就在龍吼山山腰,這裡北倚高山、三面環水,潭水常年清澈見底,細流淙淙。據說洪邁葬於此就是因為這裡有水,因為洪字不能缺水,所以洪姓卒後墓前必須要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