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辯

洪辯

敦煌僧人。亦稱吳僧統、吳和尚,俗姓吳。父緒芝,母南陽張氏。辯幼時出家,有辯才,諳蕃語,傳譯佛典,精研唯識。

基本介紹

  • 本名:洪辯
  • 別稱:吳僧統
  • 所處時代:唐
  • 出生地:敦煌
洪辯,介紹,

洪辯

敦煌僧人。亦稱吳僧統、吳和尚。俗姓吳。父緒芝,母南陽張氏。辯幼時出家,有辯才,諳蕃語,傳譯佛典,精研唯識。知大蕃沙州釋門都法律兼攝副教授十數年,遷釋門都教授(s.1686、p.4640)。蕃歷水鼠年至木虎年(832-834)於莫高窟開七佛堂(今第365窟,見p.4640)。又建"法華無垢之塔"(p.4640)。大中二年(848)協助張議潮起事。大中五年(851),唐宣宗敕為京城內外臨壇供奉大德,充河西釋門都僧統(s.1947),攝沙州僧政、法律三學教主並敕黃牒(p.3720《洪辯告身碑》)。又開大佛堂一所(今第16窟)(p.2913)。領沙州十六所寺及三所禪窟(s.1947)。撰有《李教授?^梨寫真贊》(p.4660)。圓寂後,族人及弟子就廩室為影堂(即今第17窟藏經洞)(s.1519),內塑真容並立《告身碑》。
洪辯

介紹

吳洪辯出身官宦世家。其父吳緒芝在唐朝先後任唐王府司馬、千夫長、建康軍使並授上柱國賜紫金魚袋。緒芝長期領兵戍守西陲邊土,精忠報國,戰功顯赫。“安史之亂”中,由於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奉命率大軍勤王,致使河西勢力空虛。吐蕃趁機劍指河西,一路勢如破竹。緒芝率部殊死抵抗,終不敵蕃兵,只得隨主帥退守敦煌。吐蕃占領敦煌後,緒芝仍然一心向唐,無意仕宦,遂退隱敦煌鄉間。洪辯之母,南陽張氏,與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同宗,溫良賢淑,清貞高節,為女中模範。洪辯自幼深受父母教育薰陶,飽學經綸,明曉事理。其於救民於水火的鬱悶不得排遣之時,頓悟佛性,潛心佛學。此時的他認為自己找到了一條真正能普渡眾生的道路。
洪辯告身碑洪辯告身碑
洪辯天資聰穎,性靈超群,幼年出家,精進持學,從不懈怠。多年的潛心苦修,使其三學並進,終成一代名僧。時人撰文讚美他“一從披削,守戒修禪,志如金石,勁節松堅”。
吐蕃統治者為了加強對敦煌的統治,大力推崇佛教,命舉賢能德明之士。洪辯因德才學識高人一籌,於821年左右被吐蕃贊普任命為釋門都法律,後又兼副教授,長達十餘年。吳洪辯在任職期間,竭能弘法。他宏開五部之宗,廣談三乘之旨,精研維摩惟識諸經,又傳譯佛經,講經說法,廣收徒眾。其講經通俗幽默,入木三分,深受僧俗兩眾愛戴。洪辯以其深厚的佛學修為贏得了“一方法主”的崇高威望。832年,吐蕃贊普下令提升他為釋門都教授。從此,洪辯走上了僧界最高領袖的聖壇,開始了他長達30多年的任職生涯。
洪辯擅於領導,“以四攝攝僧,六和和眾”,為敦煌佛教的發展竭盡心力,也為吐蕃穩定河隴地區作出了一定貢獻。為了表示對佛的虔誠,洪辯立下宏願,決心開鑿功德窟,救佛教於末法之時。他傾其所有,又四處募捐,爭取僧眾支持,終於有了開窟的資金。大約在大和六年(832),洪辯招募良工巧匠正式開鑿七佛堂,歷二年而成。七佛堂即現存敦煌莫高窟第365窟。根據敦煌研究院編《敦煌莫高窟內容總錄》一書介紹,第365窟為覆斗頂形制窟,西壁設一佛壇,壇上塑七世禪定佛,四壁繪“法華經變”、“華嚴經變”、“藥師經變”、“報恩經變”等以及文殊、普賢及千佛諸聖。該窟規模宏大,流光溢彩,氣勢非凡。
大中二年(848),張議潮在敦煌起兵推翻吐蕃在河西的統治。吳洪辯以其河西僧團最高領袖的威望與地位振臂一呼,僧兵蜂起,配合張議潮義軍討伐吐蕃。為了早日打敗吐蕃,在張議潮克復沙州(今敦煌)後,洪辯即派弟子唐悟真等隨侍軍府左右,為其出謀劃策。可以說,張議潮在河西地區的軍事勝利,與洪辯僧團的積極支持是分不開的。同時,為了爭取唐朝對歸義軍政權的正式承認,大中四年(850),洪辯派弟子唐悟真等入京面奏唐朝皇帝,基本上溝通了歸義軍政權與唐朝中央政府之間的聯繫,為唐廷對歸義軍的正式冊命打下了基礎。大中五年(851),張議潮收復瓜、沙、伊等河西諸州後,洪辯再派遣以悟真為首包括曹法鏡、索崇恩等成員的五人僧使團隨張議潮使團一同進京向唐朝報告河西復歸的喜訊。唐宣宗十分高興,給予河西使團很高的禮遇。唐悟真僧使團四處拜會京城高僧,與大德理論佛法,擴大了河西佛教的影響。是年,張議潮被唐朝正式冊封為歸義軍節度使。洪辯也被敕封為河西釋門都僧統、京城內外臨壇供養大德兼攝沙州僧政法律三學教主,並賜紫衣。洪辯為歸義軍祈福,為百姓求安,得到了河西民眾的普遍尊敬,歸義軍政權上下也無不對之虔誠供養。
洪辯塑像之後的壁畫洪辯塑像之後的壁畫
洪辯從不為浮華所迷惑,三十年如一日。清靜修行,大力弘法。在他的領導與主持下,敦煌譯經不已,講經不斷,法會頻繁,開窟不止。從現存敦煌莫高窟的諸多歸義軍初期洞窟以及敦煌文書中大量存在的歸義軍時期的寫經我們就可以看出敦煌佛教信仰的世俗化程度之高。這顯然與以洪辯為首的河西僧團的竭力弘教是密不可分的。
洪辯在此時期又開一大佛窟,即今敦煌莫高窟第16窟,亦稱吳僧統窟。並在其甬道北壁開一禪室即第17窟。第17窟既是吳洪辯的影堂,也是舉世聞名的藏經洞。鹹通三年(862),洪辯溘然歸化,弟子悟真等在其生前禪室塑其尊像以便時時憑弔。洪辯塑像至今猶存。洪辯結跏趺坐於長方形禪床上,身正神定,神情肅然。洪辯塑像之後北壁繪一菩提樹,枝掛淨水瓶、挎裝。樹之左側有執扇比丘尼一身,右側有執杖近侍女一身。壁畫與洪辯彩塑像完美結合。兩壁嵌大中五年洪辯告身碑一通。
大約在11世紀初西夏攻陷沙州之前,三界寺(今莫高窟)僧人為了保護珍貴的佛教文物,將洪辯塑像移於他處,而將大量佛經、佛畫、法器以及宗教社會文書秘藏於第17窟。光緒二十六年(1900),道士王圓籙在請人清除第16窟甬道的積沙時,偶然發現了第17窟。窟中的佛經典籍、法器及社會政治、經濟、法律等各種文書就是舉世聞名的敦煌文書。敦煌文書的發現,對於中國歷史尤其是河西歷史的研究有著“補正史之不足”的文獻價值。近百年來,國際學人對之積極研究,碩果纍纍,形成了一門國際顯學——敦煌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