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洪湖野鴨通常較家鴨小,成年雄鴨體長55-60厘米,體重1.12-1.64公斤;雌鴨體長50-56厘米,體重1.08-1.15公斤。雌雄體羽顏色各異,成年雄鴨頭和頸呈現灰亮的翠金屬綠色;頸基有一白環;翼頸呈藍紫色,並綴有暗褐色斑點;背部灰褐與灰色相間;腹淺灰色;尾羽大部灰白色,僅中央四枚黑色,端部上卷如鉤;喙淡綠色扁而闊,頂端中部有黑色斑點;腳呈淡黃色。故又稱“青頭鴨”。雌鴨頭頂和後頸為黑色;背羽呈棕黑色;胸腹部為淡棕黃色,並綴有暗褐色斑點;翼羽黑色;尾羽淡褐,羽緣淡黃,羽尾不捲曲;喙暗黑色扁而闊,頂端中部有黑色斑點;腳呈褐黑色。故又稱“大麻鴨”。雛野鴨全身為灰黑色絨羽,少數為黃色絨羽,肩、背、腹有淡黃色絨羽相間,喙和腳灰色,趾爪黃色。
營養價值
洪湖野鴨肉質細膩、鮮香爽口,營養價值高。總蛋白≥18.0%,實際檢驗值22.1%;總脂肪≤14.0%,實際檢驗值為4.6%;膽固醇≤800毫克/千克,實際檢驗值為674毫克/千克;胺基酸≥17.0%,實際檢驗值19.0%。富含各種胺基酸。
洪湖野鴨它含有氨酸和多種維生素,有補虛暖胃,行氣活血之功,沒有一般飛禽常有的腥燥味,是一種氣質純和食味清雋的滋補佳品。
製作工藝
洪湖野鴨取其體毛,精羽可製成羽毛扇,是湖北省的傳統工藝品。還是戲劇舞台上理想的道具,也是一種禮品。細絨則能做羽絨服。羽絨被,具有“輕、軟、暖、彈”等特點。
產地環境
洪湖地形自西北向東南呈緩傾斜,形成南北高,中間低,廣闊而平坦。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纂修的《沔陽洲志》記載,境內大小湖泊50多個,其中洪湖最大。洪湖境內河流密如蛛網,湖泊星羅棋布,河湖港汊交叉縱橫,是馴養野鴨的理想之地。
洪湖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呈緩傾斜,形成南北高,中間低,廣闊而平坦。其海拔大都在22-28.5米之間,境內河流密如蛛網,湖泊星羅棋布,河湖港汊交叉縱橫。
產地洪湖屬夏至日長,冬至日短,春分與秋分,晝夜一般平;四季分明,關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濕潤;秋溫高於春溫,夏熱冬冷,春夏雨熱同步,秋冬溫光互補;降水集中春夏。
洪湖水生高等植物(蕨類)共有30科68種。其中,挺水植物31種,占45.6%;浮水植物15種,占22.1%,沉水植物22種,占32.3%。全湖總生物量,春秋為119萬噸;夏季最高,為157萬噸;冬季為119萬噸。
洪湖水溫,一般年份5-10月平均20℃以上,最高水溫36℃以上。最低水溫2℃,水質透明度1.5-1.8米,湖水pH值平均6.5-8.2總酸度平均5.98度。
歷史淵源
洪湖民間素有“九雁十八鴨,最佳不過青頭與八塔”之諺。以“青頭”“八塔”為代表的洪湖野鴨可說全身是寶。洪湖紅燒野鴨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被選入《中國菜譜》。
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53萬畝的洪湖就具有良好的濕地環境和豐富的濕地資源,是濕地水鳥重要的棲息地、越冬地和繁殖地。
2005年,洪湖市開始從事洪湖野鴨食品深加工。
2012年,洪湖野鴨申辦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生產情況
2013年,洪湖野鴨總生產面積覆蓋了整個洪湖行政區域,年養野鴨60多萬羽。
2018年,洪湖野鴨常年產量多達25萬公斤以上,占湖北省野鴨產量一半以上,最高的年份達到40多萬公斤。
產品榮譽
2013年4月1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洪湖野鴨”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洪湖野鴨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洪湖市行政區域,北起洪湖市的東荊河的峰口鎮,南至長江邊的螺山鎮到燕窩鎮,西起洪湖岸邊的瞿家灣鎮,東至東荊河與長江交匯處的新灘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13°07′00″-114°05′00″,北緯29°39′00″-30°12′00″。
質量技術要求
(一)產地與特殊內容規定
洪湖野鴨遍布洪湖全市,主產於洪湖濕地保護區及沿湖沿河地區。以螺山、沙口、瞿家灣、新堤、濱湖、烏林、汊河、黃家口、小港為主產區。
養殖區內環境、飲用水、大氣土壤等均符合《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無公害食品畜禽飲用水水質》(NY5027-2008)、《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Y/T391-2000)的要求,非常適合洪湖野鴨的生產。
(二)生產過程管理
飼養方式:採用鴨舍飼養與放牧飼養或者鴨舍飼養與網棚餵養相結合的方式,網棚搭建在水面,與鴨舍相聯,全進全出。鴨舍選擇地勢高燥、採光充足、通風良好、瀕臨水面和便於防疫的地方,原則上要座北朝南,場址不得位於《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區域。
飲水管理:採用自由飲水,水質應符合NY5027的要求,保證24小時供應清潔的飲水。特別是雛鴨,必須遵守“先餵水後餵料,無水不餵料”的飼養原則。飲水中可適當添加葡萄糖、電解質和多種維生素。
飼餵管理:根據野鴨各階段的營養需要合理配制飼料。採用自由採食或定期飼喂,配合放牧。所用飼料和藥物飼料添加劑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和農業部《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範》等法律法規的規定,飼料衛生標準應符合GB13078的要求。1-14天的雛鴨,使用雛鴨專用全價飼料,以後逐步配合人工精料。一個月以後的中鴨至出售的商品鴨則以玉米(碾破)、麥子(水泡或煮)、穀子等精料飼養,配以浮萍、豬耳朵草等水生植物讓洪湖野鴨自由採食。有條件的網棚養殖場在水域中可放置小魚蝦和甲殼類等動物讓其自由覓食,放牧中洪湖野鴨也可採食到動植物。
溫度和濕度:育雛室室溫1日齡保持在32℃-34℃,2-7日齡在28℃-30℃,8-14日齡在25℃-28℃,以後保持室溫在18℃-25℃,脫溫後保持自然狀態。相對濕度保持60%-75%。
衛生防疫:免疫: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規的要求,加強洪湖野鴨的免疫。重點是鴨病毒性肝炎、鴨瘟和禽流感等疫病的免疫工作。定期開展常規免疫監測工作。消毒:對鴨舍、設備及場地環境採用噴霧、浸液、熏蒸、紫外線、噴撒等方法進行消毒。疫病控制:發生疫病或懷疑發生疫病時,駐場獸醫及時進行診斷,儘快向該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疫情,按照《動物防疫法》的要求,在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工作人員監督下控制疫情。人員管理:鴨場所有入口處加鎖並設有“謝絕參觀”標誌。凡被允許進入鴨場的所有人員,必須經過紫外線消毒、更衣、換鞋,腳踏消毒池。防鼠害:重點是防老鼠和黃鼠狼等,特別是育雛期更為突出。產地檢疫:洪湖野鴨出籠上市時,必須經動物衛生主管部門檢疫合格並出具相關證明方可出售。
養殖檔案:監督與服務:洪湖市畜牧獸醫局和洪湖市野鴨馴養協會負責洪湖野鴨生產各環節的技術培訓與指導、信息服務、質量監督檢查等方面的工作。各鄉鎮畜牧獸醫站具體進行指導、服務、監督和疫病防控工作,重點監督飼料和獸藥的使用。建立各養殖場養殖檔案,實行可追溯制度,養殖檔案內容包括進雛日期、數量、飼料來源、飼餵量、鴨舍溫度、飼養密度、免疫、用藥、無害化處理、衛生消毒和出籠等情況,以備查閱。養殖檔案保存2-3年。
(三)屠宰與加工
洪湖野鴨的屠宰是採用流水線作業,其操作程式:將野鴨推入作業區—上掛到傳送鏈—電擊—放血—水燙—拔毛—破肚取內臟—洗淨—冷藏—加工;或者將野鴨推入作業區—上掛到傳送鏈—電擊—放血—水燙—拔毛—破肚取內臟—洗淨—加工。按需求煲湯、紅燒等加工或者製作成休閒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