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清晝

洪清晝(約1560—1639)字元平,一字心禪,又字冷漁,冷川,號萍莊。

基本介紹

  • :心禪,元平,冷漁,冷川
  • :萍莊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浙江省錢塘
  • 出生日期:約 1560年
  • 逝世日期:1639年
  • 本名:洪清晝
人物簡介,文獻記載,洪清晝行述,洪清晝行述其二,洪先生墓表 胡儆,藥余跋,芥孫庵稿跋,相關詩文,寄洪萍莊,別茅城感懷呈湄園洎洪元平,大水懷洪元平,

人物簡介

隨父來陳地,寓居西華縣畢家口。有奇才與當時賢者,理寒石王鼎鎮,桑五文多有詩詞唱和。

文獻記載

洪清晝行述

洪清晝字心禪,又字元平,一字冷漁,錢塘人,以諸生隨父來陳,詩宗杜陵而逸,所著有一園草,蓄金石遺文,博通奇字,風韻絕類晉人,天機所至,寓情墨,妙有米顛雲林筆意,每自珍秘,儞為理寒石一作,搓㧎怪石,索解無人,晚年結茅河隈,與湄園相對,題曰萍莊,煙波釣艇,柳陰梅月,放歌自得,徜徉其間,行人望之者以為仙,牧童指曰此吾村山人,洪冷漁也,歿葬畢家口,清乾隆間,邑人張遠覽以駢文表其墓曰:先生內美重修,經窮文蔚,行成杞梓,交盡顧廚,惟時禍蔓東林,獄繁北寺,苓采采而胡得,兔爰爰而誰罹,狐嘯狼嘷,鸞漂鳳泊,先生逸氣風高,孤懷霞舉,知屠龍之無用,甘澼絖而不封,莫燒龔遂之熏,寧獻卞和之璞,浣清流以自潔,占肥遯以長終,乃以崇禎十二年月日卒,年不及中壽,無子,所為文亦不傳,嗚呼,室有德曜之賢,門乏童烏之幼,禰正平生前作賦,徒傷邑邑於一隅,黃叔度身後無書,想見汪汪之千頃。去今已遠,緬昔猶新,相與樹表松扃,刻銘蘭宇,千秋護死士之壟,顏斶之論斯征;片石鐫有道之碑,蔡邕之辭何愧。銘曰:伐檀寘河,考槃在澗。美人間間,長夜獨旦。河流清泚,芳草如積。孤墳三尺,過者是式。《桐崗存稿》所載

洪清晝行述其二

洪冷漁,錢塘人,初生時其父夢清晝禪師來借棲,因名清晝,字心禪,初以諸生隨父盧扁於陳,因家焉,其風韻類晉人,情深汲古,詩宗少陵而秀𨓜,孤出所著名一園草,嗜金石文徧識竒字,墨妙摹米顛,別開瘦硬一泒,天機所至或肖雲林,色香浮動,墨痕俱化,雲竒孤映,每自珍秘,間為理寒石一作,挺傑如怒虬,攫瓜怪槎崩石,索解無人,故後世少傳者,所與交遊獨寒石最契,其文酒往還無間者胡湄園,王尚寶王禹烈、劉海鶴、桑五文數人而已,晚結茆河隈,與湄園遙相望,題曰:萍莊,漁釣鶯砭融㵸相羊,時或銅板鐵撥,放歌於柳陰梅月之間,行人於煙波雲樹外,望之或疑為仙,牧兒曰:“非也,此吾村山人洪冷漁也”,卒後葬畢家口河西,胡溯遠為立石表其墓。
《淮寧縣誌》所載

洪先生墓表 胡儆

洪先生本江右人也,明之季其父以醫術流寓於陳,先生旋又卜築於西華畢家口之河西乾,自匾其居曰:萍莊,取萍水相逢之義也,初度之辰,其父夢唐清晝禪師造其廬,乃名之以清晝,字之以心禪,而元平,冷漁則又其別號焉,與先湄園公及理寒石、桑五文諸公交最深,每相聚會輒旬月不去,文與字畫傾倒一時,兵燹之,余皆散佚不可見,獨詩尚有存者,溫厚和平,有三百之遺,意列之唐人則各成一家,無多讓焉,於乎世無知言者得,不以我為失言乎,里中諸君子傷名士之墓淪於荒煙野蔓而不可復識也,乃約捐貲修墓,植木立石,聊寄景仰之思,以為久遠之計,不知後死者誰復能繼此志也。
西華縣誌》所載

藥余跋

餘生宛丘,幼習太皞圖,則即不省其奇。青衿聞止,修學於豐城徐匡岳老師,亦不省其奇。乃師溵川隨銘翁,友苦縣崔飢仲、史嚴君,窈向幕其學,然已白髮亂出,猶裹龍頭,老講走十丈,老塵今且病矣。生計既拙,上有老親,下無兒息。水濱長住,怦怦心動。初考潁,即得友理寒石先生。寒石家淡約學,博奧居喪,有禮鄉黨稱孝,示余所著《藥余》。余伏枕讀之,神為肅病,為霍再四讀之,泣然涕也。悲從前歲月流浪,理道無聞,忽 焉已四十有五,假不假我數年,寧不負此良友。乃妄加評語,如猜謎,如發覆,自分卑暗,豈敢測吾友深,惟吾友終教之,不然雜撰不急,非君子所貴,影逐無益,失志士所圖羲畫。 猶此千古汝友,何以一朝也。天啟四年細暑既望,冷川漁父友弟洪清晝題後。

芥孫庵稿跋

余性貪幽寂,隱几一庵,去縣僅十五里,而終年不去,一入二,三同調,只詩郵往還耳。頃雨後伏中,如秋懷人情劇,乃策蹇訪金舜俞於芥孫園。好友鹹集,時理寒石讀書龍池,聞余過縣,亦攜其所藏書畫就余品題開緘。余為之應接不暇,其賞識大 都以生韻為勝。後於笥得鈔冊焉,則舜俞所著,芥孫園稿也。稿數種,曰《箕城》,曰《瓜談》,曰《惆悵》,曰《碎錄》,曰《附錄》。餘一披之,俄神往,俄涎墮,俄嘯詫,俄冷沁, 俄噴飯。半日間,神情屢遷。寒石曰之‘骨董也。子曷品定, ’余曰:‘《箕城雜記》使人 神往,摩詰輞川圖也;《瓜談》使人涎墮,右軍分甘圖也;《惆悵集》嘯詫,曷啻十洲摹古,《碎錄》、《附錄》其冷沁處,曷啻米芾拜石長幅;其噴飯處,曷啻冷漁報扎卷子。總之冷水 澆背,陡然一驚,不則雕繪滿眼秪,令人臥矣。 ’陳眉公曰:‘《漢書》不如《史記》,宋畫 不如元畫,疏密之分也。’一疏一密,生死攸判,吾何能有達情之去取。

相關詩文

寄洪萍莊

明 理鬯和
暗中樹影平生意,水際香蹤多病機。
相見瘦容無處著,倚藤閒數暮雲歸。

別茅城感懷呈湄園洎洪元平

明 理鬯和
柴車凌晨發,悠悠去故里。春淺寒猶側,旅鬂畏摧毀。
嘆息道路長,哀怨從中起。骨肉雖愛我,奈何飢且死。
草石雖留我,窮愁終然在。圖書雖酬我,還有後來期。
悵此北面師, 違之歌虎兕。誰令同胞友,吹散如風雨。
壯士甘貧賤,丈夫貴心期。行役雖齬齪,未敢忘煙水。
若獨有千秋,輕薄亦難解。何哉北征雁,飛鳴不肯止。
無家尚嗷嗷,況我拋桑梓。念深 重回顧,涇雲隔彼此。

大水懷洪元平

明 理鬯和
秋水如山崩,倏忽驚鬼神。污邪與溝婁,一夜白磷磷。
愁中增駭怪,當身值堯年。魚鱉將媵婢,羅苴誤我門。
門外高築堰,登望但寒津。只疑冥冥處,水天溷根因。
哿矣盡饑溺,誰敢䘏賤貧。感此心上友,憔悴臥南村。
蛾眉不肯嫁,履雪行負薪。幽獨無可娛,泥塗傷我神。
潁水東西碕,誅茅良苦辛。太平尚坎坷,何況當厄屯。
我欲鞭河伯,得得惱斯人。裹飯往從之,舟筏不稱心。
明知擬何為,生死不相聞。孤寂倚杖久,澹波逝楓林。
遺鄉入懷抱,仿佛接唱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