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鎮(1598—1667),字禹烈,河南直隸陳州西華縣人。崇禎辛未科進士。入清,授江南驛傳道按察司副使,有善政。
基本介紹
- 本名:王鼎鎮
- 別名:半隱
- 字:禹烈
- 所處時代:明末清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直隸陳州西華縣
- 出生日期:1598年
- 逝世日期:1667年
- 主要作品:《四書略》等
- 主要成就:清正廉潔
- 官職:江南驛傳道按察司副使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主要成就,史料文獻,
人物生平
王鼎鎮(1598—1667),字禹烈,河南直隸陳州西華縣人。明崇禎四年(1631),登辛未科同進士第203名(陳於泰榜)。累升尚寶司少卿。入清,順治二年(1645),授江南驛傳道按察司副使,清訟獄,卻苞苴,所至有聲。旋里後,多購書籍,勸迪後進,刻期立程第其文之高下,而誘掖之。西華久遭明末寇難,弦誦衰歇,至是文風特盛。康熙二十年(1681),祀鄉賢。
個人作品
《四書略》、《傲病草》、《南巡封事》、《西華縣誌》、《半隱山堂遺稿》
主要成就
明崇禎四年(1631年)進士,任陝西西安府推官。是時關中災荒嚴重,人民紛紛流亡,郡守恐懼。鼎鎮廢寢忘食,竭力籌劃,招撫商族,安定人心。巡撫、巡按一再推薦,授監察御史,外補衡水道,旋升尚寶少卿。清朝統一江南後,鼎鎮以應天府丞改授驛傳道,政績卓著,後病辭歸里,悠遊田園20年,著書自娛。 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與本縣進士吳中奇同修《西華縣誌》。
史料文獻
王鼎鎮行述
王鼎鎮字禹烈,明崇禎辛未進士,授陜西西安府推官,行取考選,授廣西道監察御史,廵按淮揚,轉四川川北道,改湖廣衡永,擢尚寶司少卿,應天府府丞,本朝改授江南驛傳道按察司副使,清訟獄卻苞苴,所至有聲,以病回籍,多購書籍,勸迪後進,刻期立程第,其文之高下而誘掖之,西華久遭寇難,弦誦衰歇,至是文風特盛。
王禹烈墓誌 大學士李霨 撰
王公鼎鎮,別號半隱,禹烈其字也。先世自晉之洪洞徙西華而家焉,遂為西華王氏,十傳而至公。少負經濟才,有高節。當時亂能憂其憂,當世治能樂其樂,蓋古君子也。公髫年失怙,貧弱幾無以自立,而勤苦力學不倦。同邑先達胡公隆宇,負知人名,一見公文,奇之,決必售,而公果於是科登第。
蓋庚午辛未間方明之季,四方多故,士大夫多持祿自保,罔盡心所事。而公獨慨然思以身為障,筮仕西安司理。凡折獄懲奸,他人所極力表暴以博神明之譽者,公聲色不動,務求得情,故多所平反,省試分校所取皆端士。會關中大飢,流亡載道,揭竿者雲起。而郡守、倅皆少員,變生不測,。而公悉心籌劃,日不暇食,嚴約束, 招徠商賈,人情始定,撫、按交薦其能,尋擢台班。,巡按江北。時事孔亟,羽書旁午,公條奏機宜,章數百上,設方略,倡勇敢,而潁亳之寇就擒。中外方議其功,顧少忤當路意,卒外補川北道。末至任,改分巡衡、永。時衡、永殘破後兵民交弊,公勞來鼓舞,不期年,井邑復舊觀。及擢璽卿而去,攀轅送者且數百里焉。蓋公之才效於用者如此。
國朝定鼎,江南盡入版圖,公時為應天府丞,經略洪公題授江南臬副。是時天下新定,擢用賢雋超轉不次。士大夫攀授而起者,不可勝數。公獨恬澹不復有意當世。蒞任未幾,乞休歸。迨次君成進士,讀書秘閣,改侍御,終不一至都下。退而修名山之業,優遊泉石者二十年。所著有《四書略》、《傲病草》、《南巡封事》、《西華縣誌》、《半隱山堂遺稿》諸編。蓋公之晚節,可以風世。又如此當侍御為庶常。時余教習史館,朝夕周旋,知公生平無愧古人,茲以侍御之請不可辭,因為志其大者。嗚呼,亦足以不朽矣。公生於萬曆戊戌十月初二日午時,卒於康熙丁未八月二十三日辰時,享年七十。歷任江南驛傳道按察司副使,以侍御遇覃恩,進階中憲大夫。
元配杜氏,邑庠生杜九韶女,累贈恭人。繼配楊氏,邑庠生楊應元女,累封恭人。
子四:長遵古,邑庠生,早卒。娶臨潁縣庠生姚廕振女。次遵訓,戊戌進士,由庶吉士任雲南道監察御史。娶邑庠生胡翰華女,贈孺人。繼娶福建建陽縣知縣崔攀龍女,封孺人。次遵性,邑庠廩生,娶戊子舉人張鳳翼女。俱楊恭人出。次遵聖,邑庠生,聘亳州守備李明昉女,未娶,卒。側室劉氏出。
女三:長適邑庠生段有成男——邑庠生用寬。次適邑庠生張鵬翼男——邑庠生尚友。俱楊恭人出。次許字廣東興寧縣知縣張鳳翮男——輸,側室劉氏出。
孫八:光契,邑庠生,娶湖廣洞庭水師營守備於洙女。遵古出。光皋,邑庠生,娶郾城縣貢監生李坤女,繼娶邑庠生周惠民女。光夔,邑庠生,聘郾城縣庠生呂一元女。光尹聘郾城縣庠生謝之煥女,光萊幼未聘,光奭 幼未聘。俱遵訓出。光房聘邑生張輻女。光魯聘郾城縣庠生楊宜昌女。俱遵性出。
女孫三,一適禮部主事宋逢泰男——穟,一幼未字,俱遵訓出。一許字郾城縣貢監生李坤男——夢梅,遵性出。
曾孫大貞,幼,未聘。光皋出。
曾孫女二,皆幼未字,俱光契出。
卜以己酉年九月二十四日葬於崗張村之新阡。銘曰:古之君子,出處語默,不失其時,猗歟王公,先憂後樂,庶幾得之。士而物利,學而性繕。沒而聲施,陵谷可更。厥跡不晦,乃征吾辭。
《西華縣誌》所載
一修王氏族譜序
王氏族譜序
人之有祖也,猶山之有崑崙也。衍而乾、衍而支不一矣,而其本一;又猶水之有星宿海也。衍而江、衍而河不一矣,而其源一。昔周靈王之子,晉升遷去也,遺二子焉,一家於太原,是為太原之派;一家於琅邪,是為之派。吾先世為洪洞籍,其太原之派乎,雖然,別無所考也。強為之說,將無郭崇韜之附汾陽,無已,則請以入籍 河南之日為始。始祖諱直,以有明洪武之三年(1371)至西華,遂家焉,是為奪母城。初,止一身耳,而後遂為戶,煙火蓋不下百家。鎮生於萬曆二十六年(1599),是為十世孫。猶及記其有中東西之三門。東門出青衿二人:一名養純,字迪德;一名鼎鼐,字暗然。西門出明經二人,一名雲程,字九萬,曾任河南府學訓導。青衿二人,一名署,字公炎;一名雲路,字龍池。庚辰科武進士一:名安世,字惠蒼。崇禎之末,天下大亂,舊有譜牒回祿焉。加以瘟疫,益之饑饉,東西門遂不可復問,唯中門猶可記其約略。而及今不譜,後益蒼茫。
夫同族之人皆一祖,何親為之。而遞行而下則途人也。以祖孫而途人焉,不可訓也。而不途人又勢不可得,其修譜乎,蘇老泉曰:‘譜為親作也。自吾父以及吾高祖皆書,而他不及者何也,詳吾之所自出也。’又曰:‘吾之所為相親、為途人者,其初皆兄弟也。夫其必至於途人者,勢也。而及其尚未至於途也,使其無相忘焉可也。’鎮之修譜意亦猶是。而不但是,今天下尚聯宗矣。山東有同姓焉,一家也;山西有同姓焉,一家也。而至親兄弟鬩牆有之,使讀吾譜而思焉,尚有之乎,鄉鄰有斗冠救之,同室有斗,不唯不救,且助焉有之,使讀吾譜而思焉,尚有之乎,若夫中郎也,而有女伯道也,而無欒卻也,而降為皂隸房杜也,而大壞門牆則未知其所以然之故,祖為之乎,抑孫為之乎,而吾親吾祖則吾為孫,此不得歸咎於祖;而吾親吾孫則吾亦為祖,並不得歸咎於孫。是為序。
康熙四年(1666)乙巳 嘉平之吉
陳州道中
王鼎鎮
風翻人影亂,日落雁行孤。
逆旅無知己,蕭然一丈夫。
川原即事
王鼎鎮
蓊鬱城邊柳,迂迴柳下河。危橋穿徑險,幽步畏人多。
醉殢誰家酒,魂銷彼黍歌。前村雨意靄,野色上藤蘿。
壬寅七月歸里
王鼎鎮
廉纖細雨濕黃昏,攬轡歸來不辨門。
唯有蛙聲依舊叫,水光多處是吾村。
歸里至家吟
王鼎鎮
解組歸來烽燧余,蕭然一榻賦閒居。
尚留桑柘存先隴,無復風雷護舊書。
荒徑相憐花木改,沾襟半覺鬢毛疏。
青箱剩有虛名在,指點當年舊蠹魚。
文德橋柳眼
王鼎鎮
一灣春漲鎖春莖,十里新妝煥碧晴。
張敞援毫若有待,小蠻舉體已多情。
勞亭有雨皆流涕,灞水無風不送迎。
解道青青誰識己,如絲萬縷喚新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