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洞縣道情戲
- 類型:傳統戲曲劇種
- 發源地:山西省洪洞縣
- 代表作品:《龍虎山》、《郭巨埋兒》等
歷史沿革,發展現狀,藝術風格,
歷史沿革
洪洞道情原為民間長期流行的說唱藝術。清鹹豐年間,道家以傳道形式,在洪洞縣及周邊縣市活動。鹹豐元年(1851 年)後,民間第一個戲班把這種說唱形式,結合蒲劇舞台藝術,吸收當地民間小調,將“道情”搬上舞台,在本縣範圍進行演出。據資料記載洪洞道情的第一個職業班社是由洪洞尹壁村道士尉廣甲組建。尉廣甲原系文人,酷愛戲曲,因功名難就,便出家入道雲遊,曾到河南、河北、陝西等蒐集道歌,返鄉後,邀集民間藝人組成“同樂班”班社,排演了《龍虎山》、《郭巨埋兒》、《三世修》等五個本戲和《小姑賢》、《打灶君》、《桂香研磨》等小戲到各地演出。音樂仍襲用曲牌聯綴體,打擊樂則從蒲州梆子借用,但未能延續下來。
清宣統年間,尹壁村師秉焱組成第二個道情班,名“三盛班”。擁有藝人王五斤(彩旦)、王全根(青衣)、張三海(正生)、劉富(小生)、李錦堂(小旦)、張吉雲(小丑)、琴師並元等。上演的劇目有《三英卷》、《斷烏盆》、《十萬金》、《石花景》等十四本大戲和《林英降香》等小戲,還用秧歌形式演出了《掛神子》、《拐銀匠》、《賣豆腐》。除在晉南一帶演出外,還先後活動於河南、陝西的部分地區,不論演員陣容、道具戲箱可謂盛極一時,社會廣傳贊語“新戲箱、強人馬,本戲摺子沒麻雜;韻調好,把式真,夏安台口到寒冬”。但由於社會長期動盪不安,該團無法生存下去,再一次解散。第三個戲班於1923 年成立, 名“興盛班”。民國十二年(1923 年),洪洞縣曹生村的程元奎、南秦村的杜丁兒,邀集藝人,再次成立起名為“興勝”的道情班。興勝班行當整齊,劇目豐富,又受蒲州梆子、晉南眉戶的影響,表演技藝明顯提高。如李錦堂在《斷烏盆》中飾張北古妻的躋功,《林英降香》中的扇子功,《送茶》中的裙子功,均頗有特色。演出時間達六年之久,後一方面因國內戰事頻仍,另一方面因無力與蒲州梆子競爭而散班。道情藝術一度衰落。洪洞道情歷經三次興衰,直到新中國成立前,洪洞道情藝術一直沒有專業班社行世,只有一些零星業餘活動。
發展現狀
1960 年,省、地、縣三級聯合集資25000 余元,招聘了新老藝人50 余名,成立了“洪洞縣青年道情劇團”。活動範圍遍及原晉南地區各縣市和晉東南、晉中地區部分縣市,後擴展到豫北、陝西關中地區。除上演傳統劇目外,還移植了《二度梅》、《杜十娘》等優秀劇目和現代戲《白毛女》、《紅色娘子軍》、《血淚仇》等。
1970 年8 月,洪洞道情劇團在文藝專制的高壓下,再次被迫解散。演職人員中,除分流各處的人員外,一部分併入洪洞縣大槐樹蒲劇團。
1991 年,經縣文化行政部門的提議和努力,爭取到在洪洞開設一個道情培訓班,靠掛於臨汾地區藝校。但遺憾的是,1993 年學生畢業後,因縣財政困難,資金匱乏等問題,無法新建劇團而半途夭折。
藝術風格
洪洞道情音樂基本屬於曲牌連綴體,但也有板式變化體的成分,唱腔民歌中吸收了若干小調,旋律悠揚纏綿,瀟灑幽深。在當地人民民眾中曾流傳著“寧願不吃一桌席,不能誤了道情戲”傳說,表明了百餘年來當地人民民眾對這一劇種傾心熱愛。道情中所保留的劇目和詞曲,保存了當地歷史上的民俗風情、信仰愛好。現在的洪洞道情已沒有專業演出團體, 只在民間有零星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