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大約於明末清初,山西的蒲州(今永濟)、陝西的同州(今大荔)河南的陝州(今陝縣)的黃河流域三角地帶就有一種土戲形成並流行。開始人們稱它為“亂彈”或“土戲”,又因以棗木為梆,擊節演唱,所以又稱為“梆子腔”。蒲縣柏山廟的石碑中,從康熙至乾隆、道光各朝,有不少關於亂彈、土戲職業戲班演出活動的記載。
康熙四十七年(17080孔尚任在他的《平陽竹枝詞》中有:“亂彈曾博翠花看,不到歌筵信亦難,最愛葵娃行小步,氍毹一片是邯鄲”的記述。
嘉慶、道光以後,蒲州一帶的亂彈逐漸分為南路和西路兩大派。南路戲以芮城為中心,主要劇目有上八本、中八本、下八本,共廿四本,其中多由崑曲移植而來,如《紅梅閣》《十五貫》等,其特點是唱詞少,多由四六句構成唱段,語言雋雅,情節奇巧。唱腔表演也較文雅,男角演唱不用假嗓,唱腔多級進,少大跳。西路戲以蒲州(今永濟)中心,平陽(今臨汾)屬之,劇目豐富,唱詞較多,並有大段唱腔,文詞通俗上口,表演粗獷火爆,重唱功、做功和特技的運用。
至抗日戰爭時,南路戲漸與西路戲合流。清末至民國初年,在蒲州、平陽地區,梆子戲已成為迎神祭祀、喜慶壽典、集市廟會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清同治、光緒至民國間,梆子戲班發展到40多個。光緒七年(1881)祁彥子、郭寶臣創建的“合文廟”參加資助的班社就有16個之多。這一時期蒲州梆子繼續出外獻藝。王來來沿晉中、晉北、大同、張家口、宣化一線,直演至北京;祁彥子北上獻藝轟動張家口;楊登雲率班赴湖北老河口及陝西西安;萬泉縣(今萬榮縣)張委娃帶領“全盛班"赴甘肅酒泉一帶。此後羊娃又領“全盛二班”活躍於口外,至玉門敦煌、吐魯番、烏魯木齊等地。另外白老八班、六成班、八條棍班、黑斯班、童四班等,都是實力雄厚的有代表性的班社,這一時期內蒲州、平陽地區,出現了許多家喻戶曉的名伶,如:老七百生、老元元紅(張世喜)、老三盞燈(王來來)、彥子紅(祁彥子)、白菜心((鄖三吉)、八百黑(呂長林)、活彥子(任祥娃)、堂兒紅(李彥堂),以及鬚生景恆春、小生彭福奎、曹福海、小旦馮三狗、孫廣盛、王存才、正旦馮安榮、堯廟紅(宋友梅)、雪裡梅(張金榜)等。
抗日戰爭時期,藝人四處流散。一部分逃至西北,先後在西安組織了“唐風社”、“晉風社”、“虞風社”,在平涼、蘭州、綏遠組織有“平涼晉聲社”、“晉勝社”、“唐聲業餘歌劇社”等。另一部分在呂梁山有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部文化宣傳第一、二、五隊;在延安有南區合作社蒲劇團;在太岳抗日根據地有解放劇社,太岳中學蒲劇團等。這些表演團體除主要演出傳統戲外,大都演出了不少新編歷史劇和配合時事的現代戲。
文化特徵
角色
蒲州梆子分鬚生、老生、小生、正旦、小旦、老旦、大花臉、二花臉、三花臉等腳色行當,其表演藝術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鮮明的特點是火爆奔放,剛健大方,舒展明快,含蓄細膩,注重做工,擅用特技表現人物。
絕活
蒲州梆子有不少難度較高、觀賞性強的表演技巧,僅特技絕活就有三十餘種,其帽翅功、髯口功、翎子功、梢子功、鞭子功、椅子功、扇子功、耍紙幡、彩功等表演特技在全國享有盛名。
伴奏
伴奏音量大,音質硬,與蒲劇音樂高亢激越的風格相吻合。武場樂器有鼓板(小心板)、棗梆、馬鑼,鐃鈸、小鑼。文場樂器原有小殼板胡、笛子、二胡、大三弦;後來加進了小、中、大提琴等西樂器。嗩吶大小兩支。
節奏
蒲劇的打擊樂點(鑼鼓經)從名稱上說有六七十套,但實際變化起來卻在百種以上。其節奏分慢、中、快、散四種類型,從配合表演動作到說唱填補,從掌握節奏到渲染氣氛都離不開它。
曲牌
蒲劇的戲牌,分嗩吶曲牌和絲弦曲牌兩種。嗩吶曲牌非常豐富,共有200多種;絲弦曲牌則有70多種。牌子曲是蒲劇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皇帝、朝官登坐堂,武將升帳回營,隊伍行進,以及文官迎送、飲酒行令、接旨迎親、靈堂祭奠,洞房花燭、打掃庭堂、拜佛求仙或是開打、備馬、梳洗,常用牌子曲渲染烘托,甚至許多伴唱也離不開牌子曲的引補。
唱腔
蒲州梆子唱腔以梆子腔為主體,另有崑曲、吹腔及民歌小調等。梆子腔屬板腔體,有【慢板】、【二性】、【緊二性入】、【撩板】、【流水】、【間板】、【滾白】七種基本板式。蒲州梆子唱腔除以上基本板式外,還有【導板】、【導爻板】等輔助板式以及具有結構意義的“送板”、“抹板”、“折板”和作為過渡形式的“流板”等,它們不能獨立成段,或用於起板,或用於落板,或作為轉板的橋樑。
代表劇目
蒲劇傳統劇目共有本戲、折戲500多個,分別以唱、做、念、打取勝的劇目均有,但以唱功戲、做功戲為多。
南路戲的上八本有《盤陀山》、《紅梅閣》、《麟;骨床》、《瑞羅帳》、《意中緣》、《乾坤嘯》、《十五貫》《火攻計》。
中八本是《梵王宮》、《摘星樓》、《陰陽樹》、《炮烙柱》、《春秋配》《無影響》《梅絳褻》、《和氏璧》。
下八本為《忠義俠》、《龍風配》、《日月圖》、《富貴圖》、《狐狸緣》、《火焰駒》、《澠池關》、《黃鶴樓》。
西路戲則各種本戲、折戲都演,本戲如《歸宗圖》、《三家店》、《春秋筆》、《蝴蝶杯》、《雙蓮配》及折戲《陽河摘印》、《觀陣》、《殺驛》、《藏舟》、《烤火下山》等。
此外,還有一部分是正戲之後加演的“梢戲”,如《拾金》、《打麵缸》、《老少換》、《頂燈》、《頂磚》、《跳神》等。
分布地區
蒲州梆子興於蒲州(今山西永濟縣境內),又稱蒲州梆子,也稱“亂彈”、“晉腔”、“山陝梆子腔”等,與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並稱山西四大梆子。流布于山西南部及陝西、河南、甘肅、青海省的部分地區。
蒲州梆子原是山陝梆子的河東派。山陝梆子約在明末清初形成於山西蒲州、陝西同州(今陝西大荔縣)、河南陝州(今河南陝縣)三角地帶。河東派最初流布地區,東抵沁水,西及黃河,北至韓信嶺,南達陝州一帶。
傳承保護
保護價值
在梆子腔劇種體系中,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中誕生最早的一種,它與陝西梆子之間存在著淵源關係,是考察中國地方戲曲傳承演變軌跡的活資料,對於山西地方文化研究也能發揮重要作用。
傳承現狀
在商業大潮的衝擊下,蒲州梆子正陷於危機之中,觀眾大量流失,演員隊伍青黃不接。
傳承人物
張峰,男,漢族,1925年生,山西臨猗人。2008年6月,張峰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臨汾市申報。申報項目:蒲州梆子。
任跟心,女,漢族,1963年生,山西襄汾人。2008年6月,任跟心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臨汾市市申報。申報項目:蒲州梆子。
郭澤民,男,漢族,1960年生,山西堯都人。2008年6月,郭澤民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臨汾市市申報。申報項目:蒲州梆子。
武俊英,女,漢族,1956年生,山西新絳人,2008年6月,武俊英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運城市市申報。申報項目:蒲州梆子。
王秀蘭,女,漢族,1932年生,山西朔州人。2008年6月,王秀蘭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運城市市申報。申報項目:蒲州梆子。
保護措施
新中國建立後,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加強對蒲劇社團的組織領導和藝術建設,組織重點劇團,配備業務骨幹,對傳統劇目進行挖掘、鑑定和整理加工,在表演、音樂和唱腔等方面也進行了大膽改革。
2018年8月,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蒲劇表演 人才培養”由運城市蒲劇團主辦,聘請運城市文化藝術學校、運城市戲劇研究所等單位的戲劇專家組成授課團隊,對學員進行強化訓練。課堂教學結束後,市蒲還將組織學員外出觀摩演出、學習。
2018年7月至9月,《蒲劇〈山村母親〉青年表演人才培養》項目由運城市蒲劇青年實驗團組織實施,以”培養優秀青年人才、傳承發展蒲劇事業”為核心理念,聘請戲劇界資深專家、教師為學員們集中授課、傳經授道。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83年,蒲劇新秀任跟心、郭澤民獲全國首屆戲劇“梅花獎”,為蒲劇藝術爭得新的榮譽。之後,武俊英、崔彩彩、雷俊生、景雪變、吉有芳、王藝華、張巨等,多次在省內會演獲獎,武俊英榮獲全國第五屆“梅花獎”。
演出活動
1952年、1957年、1959年、1963年、1979年、1983年蒲劇團6次到北京演出,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戲劇藝術家和觀眾的讚譽。與此同時,蒲劇演出團還先後到陝西、河南、甘肅、青海、福建、上海、四川、湖北等省、市演出,受到觀眾的好評。
1959年為紀念元代戲劇家關漢卿誕辰500周年,蒲劇演員王秀蘭、閻逢春、張慶奎、筱月來、楊虎山參加演出的《竇娥冤》,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戲曲影片,放映後受到全國各地廣大觀眾的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