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汝含《鼓山遊記》序

作文游山記最難。未落筆時,搜尋傳志,鋪敘程期,洋洋灑灑,堆故實於滿紙,但數別人財寶而已,於一種游情了不相關。即移之他處游亦可,移之他人游亦可。拘而寡韻,與泛而不切,病則均焉。

記游如作畫,畫家必須摹古,間復出己意著色生采,自然飛動。及乎對鏡盤礴,往往難之。乃以為畫不必似,蓋遠近位置,木石向背,逼真則礙理,兩為入耳。法既不傷,於境復肖,又何以似為病也?

友人洪汝含氏,作《鼓山遊記》。余讀之,初若不汲汲於游者。或為嵐翠招之,或為友朋動之,或自崖而返,或登頂者再。惟隨其興之所適,及乎境之所奏,故其為記,亦不為傳志故實之所窘縛,與夫年月里數之所役使。神情滿足,氣色生動,嘻笑戲謔,皆成文章。以如意之筆術,奪難肖之畫工。此所謂合作也。傳《詩》之《葛覃》曰:“葛者,婦人之所有事也。為是詩者,詠歌其所有事,而又及其所聞見,言其樂從事於此也。”噫!汝含氏之游,可謂樂矣,是宜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洪汝含《鼓山遊記》序
  • 創作年代明代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曹學佺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翻譯,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作文游山記最難。未落筆時,搜尋傳志,鋪敘程期,洋洋灑灑,堆故實於滿紙,但數別人財寶而已,於一種游情了不相關。即移之他處游亦可,移之他人游亦可。拘而寡韻,與泛而不切,病則均焉。
記游如作畫,畫家必須摹古,間復出己意著色生采,自然飛動。及乎對鏡盤礴,往往難之。乃以為畫不必似,蓋遠近位置,木石向背,逼真則礙理,兩為入耳。法既不傷,於境復肖,又何以似為病也?
友人洪汝含氏,作《鼓山遊記》。余讀之,初若不汲汲於游者。或為嵐翠招之,或為友朋動之,或自崖而返,或登頂者再。惟隨其興之所適,及乎境之所奏,故其為記,亦不為傳志故實之所窘縛,與夫年月里數之所役使。神情滿足,氣色生動,嘻笑戲謔,皆成文章。以如意之筆術,奪難肖之畫工。此所謂合作也。傳《詩》之《葛覃》曰:“葛者,婦人之所有事也。為是詩者,詠歌其所有事,而又及其所聞見,言其樂從事於此也。”噫!汝含氏之游,可謂樂矣,是宜記。

作品注釋

[1]故實:即典故。
[2]嵐翠:山氣呈現的翠綠。
[3]適:至,住。
[4]奏:通“湊”。會合。
[5]合作:合於法度。
[6]傳《詩》:《詩經毛亨傳。傳:解說經義的文字。

作品翻譯

寫文章游山散文最難。還未下筆時,搜尋史傳方誌,鋪敘遊程行期,洋洋灑灑,堆疊滿紙典故,只不過是清點別人的財寶罷了,與當時的遊覽之情毫不相關。即使換成寫別處游也可以,換成寫別人游也可以。受束縛而缺少韻味,與空泛而不真切,弊病是相同的。
寫遊記好比作畫,畫家一定是臨摹古人的畫作,偶爾之中又能體現自己的心思上添彩,使整幅畫自然活潑、氣韻生動。等到他面對眼前景色全力作畫,往往感到困難了。於是認為作畫不一定要相似,因為景物位置遠近、樹木石頭運筆向背,太相似就違犯畫理,兩者不能同時納入畫中罷了。既不損害畫理,所畫景色又與眼前景物相似.又為何以相似作為畫畫的弊病呢?
我的朋友洪汝含作《鼓山遊記》。我讀這篇文章,一開始好像對游山並不熱切。有時被山嵐翠峰招引,有時受朋友鼓動,有時從山崖返回.有時兩次髓頂。只是由著自己的興致走到各處,達到遊興與景色相合的境界。所以他所寫的遊記,不被史傳方誌與典故所束縛,也不被游山日程與行程里數所限制。神情滿足,氣色生動,嬉戲玩笑,都能寫成文章。以如意的筆法,勝過難以畫得相似的畫匠;這就是所謂的合於法度之作。嗨!汝含的游山,可以說是快樂的了,這應該值得寫下來。

作品賞析

此文選自《晚明二十家小品》。此文借為友人的《鼓山遊記》作序,論述了有關游山記的寫作方法問題。作者認為寫游山記,要“隨其興之所適,及乎境之所奏”,而不為傳志故實所束縛和年月里數所役使,也就是要寫出獨具個性的“游情”。這對後人作遊記文也頗有啟發。

作者簡介

曹學佺(1574-1646),字能始,號雁澤,又號西峰居士,福建侯官人。他的好朋友黃汝亨在《兩君詠》之《曹民部能始學佺》中寫到:"彼美南方人,飄飄凌雲端。密坐有餘盻,縞帶結所歡。玄心映冰玉,清姿出衣冠。塵軌紛錯軫,高步疏遐觀。文言賁千載,智效匪一官。美服集多指,將無懼金丸。淵停有安流,洪濤任漫漫。"他醉心山水,資助貧士,提攜布衣詩人,朋友遍布天下;他談詩論藝,卓然獨立,振興閩中詩風,使閩詩發揚光大;他博聞廣見,著述頗豐,且致力於藏書事業,提出了儒、釋、道三藏鼎立的言論;他為官清廉,剛直不阿,且與國家同存亡,最終殉節而死,實現了“生前一管筆,死後一條繩”的遺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