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洪教院
- 地理位置:沁縣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北隅
- 占地面積:1522平方米
- 景點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始建年代:東漢永平十年(67年)
- 建築類別:佛教寺院
歷史沿革,屢毀屢修,形制規模,保護建設,歷史遺產,規劃保護,保護重點,歷史文化價值,文物保護開發,博山洪教寺,地理位置,歷史發展,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屢毀屢修
東漢永平十年(67),隨著佛教傳入我國,南涅水已建起了佛教寺院。初名“弘教寺”,取弘揚佛法、教化眾生之意。
到了南北朝時期,佛教興盛,寺院規模日趨擴大,佛教僧侶驟增,信佛居士遍布城鄉。這一時期興起了鑿造石刻、石窟寺的高潮,著名的“沁縣南涅水石刻”就是在北魏永平元年(508)由佛教僧侶和信士開始捐資鐫刻的,一直延續到北宋天聖九年(1031)。後寺院建築毀於兵火。石刻、石像則埋於地下保存。金代重建寺院。金大定九年(1169)敕封“洪教之院”,木製牌匾今仍懸掛在大雄寶殿之前。元至元、明天順、清康熙、民國時期及建國後曾多次修葺。
形制規模
洪教院坐北向南,現存三進院落,占地面積1522平方米,中軸線上由山門、前殿、戲台、大雄殿組成,左右配以韋馱殿、觀音殿、廂房、耳殿等。前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四架椽屋,懸山頂。戲台廣深各三間,懸山式屋頂形制。
保護建設
歷史遺產
大雄寶殿重建於金元之後。高台築殿,三間面闊,六椽袱前後貫通,懸山頂。柱頭斗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殿內四根金柱粗壯挺拔,柱頭卷剎明顯,抬架式構架舉折平緩,具有鮮明的金元建築特徵。大殿右次間下肩牆處鑲嵌著元至元八年(1271)五月重修寺院的石碣。
殿內保存著數尊北魏石刻佛像及歷代重修碑刻。 在洪教院西北200米處,保存著一座觀音閣,俗稱水閣涼亭。一池清泉晝夜縈迴,清澈見底。池內游魚嬉戲,歷歷可數。泉水冬暖夏涼,飲用甘甜。水池占地面積百餘平方米,正方形池墁由52根望柱、欄桿圍就,中間鑲嵌著欄板,精雕細刻,圖案精美。磚、石、木結構的觀音閣,坐落在深插水中的12根石柱之上,每面回柱三門,隔扇花菱,玲瓏剔透。斗拱支檐,方額穿插,飛檐凌空,古樸典雅。屋頂單檐歇山式,筒瓦覆蓋,脊獸皆備,給人以曲線柔和的飄逸美感。觀音水閣內保存著觀音、文殊、普賢三大士和十八羅漢的彩塑,個個形象生動,造型各異。梁架及其他構件上“觀音救八難”、“太子游四門”等壁畫,色彩莊重,勾勒傳神。古色古香的建築形制與優美獨特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使洪教院這處佛教古剎平添了幾分姿色。
洪濟寺 在沁縣城西北20公里的郭村鎮仁勝村北隅。
寺院創建年代不詳,據《沁州志》記載,始建於唐,古為唐代沁州銅靼縣所建“十八蘭若”寺之一。金崇慶元年(1212)賜額,金貞祐二年(1214)重修,清康熙十年(1671)僧人來懷再修。 該寺坐北向南,為兩進院布局。中軸線上前有山門,中為過殿(俗稱前殿),後為獻殿、正殿,占地面積1400平方米。前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懸山頂。卷棚式獻殿,三開間面寬,一間進深,平面呈條形狀。圓形木柱頂立,斗拱支檐,布瓦覆蓋,博風、勾欄裝飾華麗,為清代晚期所重建之物。正殿位居獻殿之後,面闊三間,六架檐屋,懸山式屋頂。柱頭斗拱五鋪作雙昂,敦厚肥碩。前檐木柱粗壯挺拔,均有卷殺,柱升起與側角度均多明顯,闌額、普柏枋製作規整。
殿內原始材料粗略加工後的梁架,仍屬元代的建築風格。大叉手、荷葉墩等做法仍沿襲宋制。 寺內現存金、元、明、清重修碑4通,惟金代貞祐二年(1214)賜額重修碑較為珍貴。碑為青石質,通高2.7米,龜形碑座,碑身光潔如鏡,碑首呈半圓形,碑額為雙龍絞體戲珠,刻工精細,立體感較強。碑文記敘了賜額及重修寺院之詳情,為沁州碑刻第一品,堪稱“四絕碑”。
規劃保護
為了保障國家“十一五”規劃項目——山西南部早期木構建築保護項目的順利實施,做好預實施項目的前期工作,4月21日,市局王偉副局長攜省古建築研究所的相關專業人員,前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屯留縣寶峰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沁縣洪教院進行實地勘察和調研,就兩處早期古建築的規劃保護的前期測繪、設計工作,與相關縣政府的分管領導及文物主管部門負責人進行專門研究,協調落實相關經費,啟動前期測繪、設計工作,為實施規劃保護奠定基礎。
保護重點
歷史文化價值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沁縣洪教院為元代和金代建築,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等研究價值,也具有開發利用的潛力。但由於年久失修,自然損毀嚴重。進行全方位的修繕保護,是解決早期古建築保護問題的根本途徑。
文物保護開發
沁縣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有關領導表示將把握機遇,積極落實相關經費,為保護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 08年6月,市局緊緊圍繞市委“以項目建設促進‘三化’建設”的工作重點,堅持突出重點,以重點文物保護工程的實施,促進文物保護事業的全面進步。在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方面,以早期文物建築的修繕保護為重點,圍繞國家“十一五”規劃項目的實施,積極開展工作,加大力度,狠抓落實,保障規劃項目按計畫順利實施。
博山洪教寺
地理位置
洪教寺,俗稱西寺,舊時位於孝婦河兩岸,西阜的東南崖(即現在的博山區老幹部活動中心處)。
歷史發展
洪教寺始建於明代,清中期博山蔣氏購得,到清道光年間博山蔣錢二家更是達到空前規模,博山蔣氏得益於十八羅漢,增修雷音閣。
上世紀20年代,博山民眾圖書館曾設立於此;到30年代,進德分會又利用該址。
民國22年 (1933年)駐博山騎兵十一旅旅長李宣德會同縣長王蔭桂遵令成立進德會。
迭經各界會議決議,就洪教寺改建。會內設文化、體育、遊藝各組,改大雄殿為大禮堂,番音閣為辦公室。新建傳達室、北過廳為閱報室,北院關帝殿為招待室,東西舍為圖書陳列室,文殊殿為會役宿舍,南院地藏王殿,禹王殿作商店。撤去觀音殿向西辟寺外公地設體育場,新建詠仙戲樓一座。
建國後,洪教寺為公園路國小校址。80年代末,該寺徹底拆除,單正殿四根盤龍石柱就賣的40萬元,在此新建老幹部活動中心。
地圖信息
地址:001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