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涅水洪教院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沁縣城北30千米的南涅水鄉南涅水村北隅。四周田園廣闊,土嶺突兀,涅水河環繞寺院而過,景色宜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涅水洪教院
- 地理位置:沁縣城北30千米的南涅水鄉南涅水村北隅
- 占地面積:1522平方米
- 景點級別: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概況,布局介紹,
概況
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沁縣城北30千米的南涅水鄉南涅水村北隅。四周田園廣闊,土嶺突兀,涅水河環繞寺院而過,景色宜人。
據乾隆三十六年(1771)《沁州志》載,南涅水古為蔡皋狼之地,漢置涅水縣,晉稱涅縣,後周改陽城縣,北魏設鄉郡,隋稱甲水,唐入潞州,宋隸威勝軍,金元明清歸沁州銅鞮管轄。南涅水曾為縣邑治所,歷史悠久,文化昌盛。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隨著佛教傳入我國,南涅水已建起了佛教寺院。初名“弘教寺”,取弘揚佛法,教化眾生之意。到了南北朝時期,佛教興盛,寺院規模日趨擴大,佛教僧侶驟增,信佛居士遍布城鄉。這一時期興起了鑿造石刻、石窟寺的高潮,著名的“沁縣南涅水石刻”就是在北魏永平元年(508)由佛教僧侶和信士捐資捐刻的,一直延續到北宋天聖九年(1031)。後寺院建築毀於兵火。石刻、石像則埋於地下保存。金代重建寺院。金大定九年(1169)敕於“洪教三院”,木製牌匾今仍懸掛在大雄寶殿之前,元至元八年(1271)重修,明天順年間(1457——1464)重修,清康熙三年(1664)亦重修。清民時期及建國後也曾多次修葺。
布局介紹
該院坐北向南,現存三進院落,占地面積1522平方米,中軸線上由山門、前殿、戲台、大雄殿組成,左右配以韋馱殿、觀音堂、廂房、耳殿等。前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四架椽屋,懸山頂。戲台廣深三間,懸山式屋頂形制,前後檐下隔扇裝修,經清式多次修葺,已成為清式建築風格。大雄寶殿重建於金元之際,高台築殿,三間面闊,六椽栿前後貫通,單檐懸山頂。前檐台明寬闊,垂帶、踏跺規整,明間辟門,次間開窗,柱頭斗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昂呈琴面式,耍頭做昂型。殿內四根金柱粗壯挺拔,柱頭卷剎明顯,抬梁式構架。屋頂舉折平緩,筒板布瓦滿覆,脊獸、脊剎雖為後換之物,但仍具有鮮明的金元建築特徵。大殿右次間下肩牆處鑲嵌著元至元八年(1271年)五月重修寺院的石碣一塊,紅砂岩刻制,文字清晰。殿內保存著數尊北魏石刻神像及歷代重修碑刻,極為珍貴。
在洪教院西北200米處,保存著一座觀音閣,俗稱水閣涼亭。一池清泉晝夜縈廽,清澈見底。池內游魚嬉戲,歷歷可數。泉水冬暖夏涼,飲用甘甜。水池占地面積百餘平方米,正方形池墁由50根望柱、欄桿圈就,中間鑲嵌著欄板,精雕細刻,圖案精美。磚、石、木結構的觀音閣,坐落在深插水中的12根石柱之上,每面四柱三門,隔扇花菱,玲瓏剔透。斗拱支檐,木方額穿插,飛檐凌空,古樸典雅。屋頂單檐歇山頂,筒瓦覆蓋,脊獸皆備,給人一曲線柔和的飄逸美感。觀音水閣內保存著:觀音、文殊、普賢三大士和十八羅漢的彩塑,個個形象生動,造型各異。梁架及其他構件上“觀音救八難”、“太子游四門”等壁畫,色彩莊重,勾勒傳神。古色古香的建築形制與優美獨特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使洪教院這處佛教古剎頻添了幾分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