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洪升(1645-1704),字昉思,浙江
錢塘(今
杭州餘杭)人。是我國清代卓越的戲曲大家,時有“南洪北孔”注著稱。康熙二十七年(1688)寫成《
長生殿》,第二年清廷以“國喪期內殤演《長生殿》”之罪名,革去其
國子監監生之功名,其諸多好友亦受牽連。後人有“可憐一曲
長生殿,斷送功名到白頭”之嘆。康熙四十三年(1704),江寧織造
曹寅請他觀演全本《
長生殿》,返回時因酒醉於烏鎮落水而亡。洪升詩有《稗畦集》、《稗畦續集》、《嘯月樓集》,雜劇有《四嬋娟》,傳奇除《
長生殿》外,尚有《迴文錦》、《回龍記》等。現戲曲僅存《
長生殿》和《四嬋娟》兩種。今人輯有《洪升集》。註:南洪即洪升,北孔為《桃花扇》作者山東
孔尚任。
越劇《洪升》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除了正史記載外,最早的文學作品是白居易的《長恨歌》和陳鴻的《長恨歌傳》。此外還有《明皇雜錄》、《安祿山事跡》、《開元大寶遺事》等唐人筆記。元曲中有關漢卿《唐明皇哭香囊》、白樸《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唐明皇游月宮》等。明清傳奇、雜劇中還有吳世美《驚鴻記》、屠隆《彩毫記》、
尤侗《清平調》等。洪升的《
長生殿》主要在《長恨歌》、《長恨歌傳》基礎上創作而成,先作《沉香亭》,後更名《舞霓裳》,最後改為“專寫釵盒情緣”,以《長生殿》題名,其間“經十餘年,三易其稿而始成”。
劇情簡介
越劇《洪升》劇情介紹清
康熙年間,洪升欲赴清舉,被逐出家門。正值七夕,洪升與黃蕙,奈何蜷臥荒野。銀河星朗,共許盟誓。
越劇《洪升》八月
錢塘,洪升與好友
曹寅面對滾滾驚濤,壯懷激烈,而吳儀一卻失聲慨嘆。三位同窗,在進退浮沉間各懷心思。然而,有心入仕的洪升名落孫山,故意不中的吳儀一卻榜上有名。吳儀一府邸,雪兒款款吟唱,恍若貴妃再生,落魄子洪升聊慰愁腸。
苦守寒門的黃蕙在女兒餓死的當晚終於等回了夫君,可同時歸來的還有一個身著嫁衣的雪兒。好心的吳儀一,將雪兒當驚喜送與洪升,成全的卻是三個人的尷尬。洪升懦弱了,撇下兩個寂寞的女人,踏上了四海漂泊的求仕之路……
十數年,兩扇女人窗,一葉孤子舟,就在這霏霏雨雪中,消逝了青春,舒緩了心結。
![洪升 洪升](/img/1/51f/nBnauMzNiVDNzEDNmFDZmNDZhFWOiRWM0gDM3EmZzMTNzEjYlNzYihDZ4E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一事無成的洪升又回家了。可家卻更不像家了。賢妻病深,雪兒痴情,老父也因投靠吳三桂戰死沙場。是該入仕養家?還是該效父高節?風雨雷電中,多年的積鬱終於一迸而發,化作一曲《
長生殿》。
《
長生殿》,首演當天被所有人誤讀為悼念前朝之作,洪升道出本意,卻成眾矢之的;國喪演劇,連累所有觀劇文人革除功名;洪升無意供出吳儀一,致使吳儀一身遭流放。
背負賣友求榮的罵名,歷經窮愁潦倒的疲憊,心懷有家難歸的惆悵,忍對妻妾苦守的悽惻……萬千悲憤,一觸即發。洪升終於撕碎了《
長生殿》,任其隨風而去。
所有的,都已失去。
他,真的什麼也沒有了嗎?
國喪期滿,
曹寅府邸重演《
長生殿》。更有甚者,大街小巷處處充溢著帝妃佳曲,《
長生殿》已深入民間。
又是七夕。洪升老了,舟中酣醉,似見愛妻黃蕙,深情召喚。洪升吟喔著,“今古情場,問誰個真心到底?”遂與黃蕙踏歌而去……
首演
2010年8月6號晚,新編越劇《洪昇》在杭州劇院精彩上演。現場一千餘名觀眾觀看了演出。
洪昇是餘杭西溪“洪氏文化”的代表人物、清代著名戲劇家,其代表作《長生殿》是古典四大名劇之一。《洪昇》一劇講述了洪昇跌宕起伏的一生和崑曲《長生殿》的創作過程。該劇於2008年即開始準備,歷時一年有餘,該戲是挖掘西溪文化資源,助推西溪開發建設的一個重要的文化項目,作為餘杭區傾力打造的戲劇藝術作品,杭州市和餘杭區給予的高度的重視和支持。其主創班子實力雄厚,演員水平也是相當的優秀。
新編越劇《洪昇》突破了傳統越劇分場次表演的特點,採用動態視頻結合演員精湛表演的無場次越劇形式,將劇本的“意識流”手法,“西溪”的背景,以及多時空轉換的高容量舞台場景展現在觀眾面前,給觀眾以嶄新的聽覺享受和視覺衝擊。
越劇《洪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