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霄宮遺址,南宋道教宮觀遺址。位於浙江臨安青山街道宮裡村青壇山。據《浙江通志·寺觀》記載,漢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建宮於大滌洞前,唐弘道元年(683年)奉敕建天柱觀,乾寧二年(895年)吳越王錢鏐改建,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奉敕改名洞霄宮,為當時全國道教中心;南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元至元(1264—1294)、明洪武(1368—1398)年間均曾重建。面積約1.5萬平方米。現存會仙橋、元同橋、大塊石壘砌的地下大型水溝與通道,以及三賢祠基址。三賢祠址上猶有嵌於斷垣殘壁上的石碑5通,其中有《洞霄宮記》碑和《洞霄宮貝法師傳》碑,後者字跡尚清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洞霄宮遺址
- 地理位置:浙江省臨安市青山街道宮裡村青壇山
- 所處時代:南宋
- 主要榮譽:2023年入選浙江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