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15年11月開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馬鞍山市文物局、當塗縣文物管理所對位於當塗縣姑孰鎮洞陽村姑孰工業園內的“天子墳”東吳墓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
2016年4月15~16日,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對發掘中的“天子墳”東吳墓進行了實地調研,通過調研和聽取發掘工作匯報,專家組一致認為,“天子墳”是一座高等級東吳貴族墓。
遺址特點
洞陽東吳墓墓坑基本呈“十”字形,長約19米,最大寬8.5(含耳室最大寬13.4)米,總面積約180平方米。墓坑深約3.6米。墓道水平方向長約12.8米,上口寬3.7米,方向165°。墓室由南往北依次由封門牆、墓門及擋土牆、甬道、前室及東西耳室、後室構成。墓磚室部分總長約15.4米,前室(含耳室)最大寬約11米,建築面積約93平方米。現存封土南北長約47米,東西寬約35米,面積近1600平方米,最高部分封土厚3.1米。封土除西邊和西南邊保存相對完整外,北、東、東南面均被破壞,封土原範圍東西寬約50米,南北長約60米。
從墓葬形制、規模、環境及隨葬品推斷,洞陽東吳墓為三國東吳高等級貴族合葬墓。該墓亦為有明確紀年的三國東吳墓葬,墓中出土的一塊鏡奩漆皮上有隸書“永安三(六?)年”紀年,此外還發現兩塊“永安四年”紀年墓磚。該墓雖未出土明確墓主身份的器物,但專家通過發掘結果與史料記載的比對,推測該墓為吳景帝
孫休的定陵。
文物遺存
綜述
洞陽東吳墓出土文物有掐絲桃形金吊墜、十字形金飾、龍形金飾、龍戲金蟾金飾、蟬形金飾、掐絲蟾形金飾、掐絲獅形金飾、金質“飛天”人像、“大吉”人面形金飾、金葉、柳葉形金片、銀質人面獸身像、鎏銀輔首、銅質胡人騎獸、龍首形銅飾、琉璃串珠等。墓中還遺存了較多佛像,包括:金鈿上立佛一身、銅質坐佛一身、鐵質坐佛四身,另有銅質胡僧俑三身。這些佛像材質風格多樣,時代特徵明顯。
金鈿
洞陽東吳墓出土了一套由十三枚蓮瓣形鈿子組成的高等級飾品,均以金片做底,金絲勾形,炸金珠作填充,呈十二枚稍小,一枚稍大的組合,可謂之“十三鈿”。鈿子又稱為寶鈿,是一種鑲嵌了珠寶的片狀飾品,以圓形、蓮瓣形多見,常以組合的形式出現。鈿子數量依級別高低而有所區別,據《晉書·輿服志》記載,晉時皇后用十二鈿,三夫人用七鈿,九嬪及公主用五鈿,世婦用三鈿。“天子墳”出土的金鈿同為蓮瓣形,但有13枚,較晉書所載皇后用鈿又多出一枚,說明“十三鈿”主人的級別不會低於皇族,也證明“天子墳”應為皇族合葬墓。“十三鈿”中12枚較小鈿子上分布著花瓣、卷草、禽鳥、對鳥、蟾蜍、獸臉等傳統裝飾題材,較大一枚鈿子上有人形,邊緣做鏤空處理,使頭帶項光、頂有肉髻、身飾帔帛、下穿燈籠褲、八字腳站立的佛陀形象清晰可辨。
坐佛
洞陽東吳墓出土了兩類坐佛:一是銅質淺浮雕裝飾件;一是鐵質鏤雕裝飾片。銅質淺浮雕坐佛出土1件,為東吳地區多見的結跏趺坐式樣,肉髻項光、雙獅坐,面龐圓潤敦厚,雙手合於身前,做禪定狀。佛像下方有銜環,背後有長約3厘米的銅釘,應為其他隨葬物上脫落的裝飾。鐵質鏤雕坐佛裝飾片出土4件,形態相同。其中一件坐佛置於圓環中,環外圈上下左右各有一方形套口,環中間用鏤雕的方式將坐佛的外輪廓線、項光、結跏趺座、覆蓮座式樣表達了出來。
胡人俑
洞陽東吳墓出土了3件銅質胡俑,均頭戴尖帽,側身立於伏獅上(圖12),伏獅僅塑半身,身後有圓形插孔,應為脫落的構件。胡俑面目粗略,唯有尖帽表明了他們的胡人身份。他們側身而立,沒有表現腿部形態,雙手合於身前,頭部微俯,做恭肅謙卑狀。
研究價值
洞陽東吳墓處於承漢啟晉的重要歷史時期,本體保存相對完整,其考古發掘和發現具有重要學術研究價值,是一項重大考古發現。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洞陽東吳墓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
當塗縣洞陽村東1千米處。
交通信息
自駕:自安徽省馬鞍山市
當塗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洞陽東吳墓,路程約12.4千米,用時約24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