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溝石窟位於延慶縣張山營鎮東門營村西北海坨山麓,為一狹窄的沙礫花崗岩石谷,因石窟得名。谷內三面石壁,布滿一排排座向不一、或圓或方的大小石窟。部分洞口已經坍塌。洞內鑿有石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洞溝石窟
- 地點:延慶縣張山營鎮東門營村
- 類型:沙礫花崗岩石谷
- 有石窟:117個
多為3間1套,正中是居室,右為灶房,左為儲物間。室內設有石炕、石枕、石窗、壁櫥、燈台、氣孔等,檐前有水溜直通住室,似是供接雨水用的裝置。灶房內鑿有鍋台、煙道、儲物間設石條桌。此外,還有馬圈石室,內鑿馬槽,每室可養馬3—4匹。中心部位有處較為寬敞的室,上下兩層相通、門前鑿有石柱,室高 1.8米,深6米,內設方形石台,當地人稱為“官堂子”。洞與洞之間布有排列有序的小孔,據初步統計,洞溝石窟共有石窟117個,350多個開間。此外,海坨山內尚有朝陽洞、焦家洞、蓮花洞等多處石窟群,形制構造多與洞溝石窟相似。對於延慶西北山區石窟,有人認為是唐時中國北方少數民族之一奚族的住室。吳族源於東胡鮮卑系統,早期居住於遼西,起初是一個以射獵、遊牧為生的部族。興起於漢,隋時已有五部,盛於唐、遼、金、元,以後不見於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