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廣村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戈塘鎮鎮政府東面,距縣政府32公里。全村轄11個村民組63 1戶2616人。國土面積7.8平方公里。布依族、苗族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洞廣村
- 人口:2616人
- 國土面積:7.8平方公里
- 地址: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戈塘鎮
自然資源,文化遺產,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
自然資源
這裡青山環抱,綠樹成蔭,這裡一條天然河道(香車河)將巧洞、洞廣劃為南北兩個村寨,一幢石橋將這兩個村寨緊密聯繫。這裡人民勤勞,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這裡有歷史悠久的原生態故秧制香工藝,是該村布依人民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集體智慧的結晶;現每年正月初一、村民們都會在寨子後的水井旁,燒香祭供香祖師,並搶新水,以求保佑家人平平安安,冬月初一,要過擀香節,敬香祖、樹神、山神等,七月半鬼節,夜晚要在路口插路香,迎接祖先回家過節,寨中有人不和,就燒香進行調解,體現了布依人民的創造力、精神氣質、民族傳統觀念、美學觀等,對民族學、民俗學、文化人類學、中醫學等具有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在西部大開發的良好機遇下,洞廣村兩委班於真抓實幹,找準發展的路子,先後種植黃花梨400餘畝;創建了200餘畝“香稻”基地;1000多畝烤菸種植示範面積;1000餘畝肥球育苗移栽;1000多畝坡改梯示範工程;2公里環寨旅遊石板路等。
文化遺產
1、非物質文化遺產:洞廣村的洞廣組、項洞組。在兩組之間有一條大河橫穿中間:兩岸的“香巴車"每時第刻都轉個不停。“香車河”因此而得名,兩岸100餘戶,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做“香”。做“香"工藝一流傳至今,這裡所做的“香"是採用天然的香葉、香巴等物質拌制而成,此“香"點然的時候香氣濃厚、能驅除蚊蟲、傳說中還能驅除邪魅等。苗族民間刺繡。
2、物質文化遺產:洞廣村有天然的洞群、以最獨具特色“香女宮”而獨具風格;有風景優美的銅彭山、村寨文化。
3、特色文化:洞廣村以布依族和苗族為主,每逢節日(二月二、三月三、端午、六月六等)村民都會不約而同到香車河畔對山歌,特別是在七月十五夜晚,隔河兩岸的男女都會到連心橋上打香包,打完後,一對對青年男女在橋上對山歌,表達彼此的愛意,特別是在婚姻嫁娶的婚宴上,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男女們便揮起小板凳,跳起他們獨具特色的民間舞蹈一板凳舞。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0戶通自來水,有116戶飲用井水,有1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4.44%)。有36戶通電,有2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69.44%和69.4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7戶(分別占總數的94.44%和47.22%)。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0畝,有效灌溉率為30.6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7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5.0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48萬元,占總收入的44.19%;畜牧業收入7.56萬元,占總收入的23.07%(其中,2006年內出欄肉豬120頭,肉牛14頭);林業收入0.58萬元,占總收入的 1.77%;第二、三產業收入2.40萬元,占總收入的7.32%;工資性收入7.75萬元,占總收入的23.65%。農民人均純收入1320元,農民收入以勞務輸出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7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2人(占勞動力的51.85%),在省內務工20人,到省外務工22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6年底,該村有農戶36戶,共鄉村人口165人,其中男性86人,女性79人。其中農業人口164人,勞動力81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53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4人,參合率93.90%;享受低保18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0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12戶,占農戶總數的33.33%。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禮樂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洛黨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4公里,距離中學10公里。截止2006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3 人,其中小學生14人,中學生9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99.4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250個(勞均3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級財務收支狀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