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八嶺村

洞八嶺村

洞八嶺村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山河鎮南部,轄洞八嶺、磨石街兩個自然村。距晉城市區30公里,距山河鎮政府駐地4公里,是一座房屋上下暢通、戶戶貫通、院院連通的古村落,具有全民防禦特色和完整的排水系統。

2019年1月,洞八嶺村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洞八嶺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山河鎮南部
  • 面積: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
  • 下轄地區:晉城市澤州縣山河鎮
  • 政府駐地:山河鎮
  • 電話區號:0356
  • 郵政編碼:048000
  • 人口數量:650口人
  • 車牌代碼:晉E
簡介,起源,名稱來源,景點,謝家大院,大槐樹,建築風格,現狀,地圖信息,

簡介

洞八嶺村位於山河鎮南部,北與追山、富莊相接,南於范窪、石河毗鄰,東至槍風前山花乘贈己圪腦,西至山叉河底,距市區30公里,據山河鎮政府駐地4公里,境內山嶺聳峙,溝壑縱橫,凝山川之靈秀,聚天地之祥瑞,故有“龍泉出洞神趣幽才剃踏,嶺通緯八峰環陡,太行峻岭眾山齊,隋唐建村定九州”之稱。全村共有180戶,650口人,,耕地934畝,人均1.5畝,轄洞八嶺、磨石街兩個自然村,洞八嶺為行政村。
1985年,全村人均收入僅為200餘元,生活十分困難,1996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200萬元,人均純收入為1380元,2001年,蘭腳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為350萬元,人均純收入為2100元,2007年,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餘元,工農業總產值400萬元,人均居住面積達到320平方米,大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起源

洞八嶺村的起源,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隋唐時代。而洞八嶺村是謝氏源頭,是周宣王為其元舅申伯祖封建之古謝城的活化石。

名稱來源

村周圍有八條嶺,即南嶺、西嶺、上嶺、小東嶺、中風嶺、大天嶺、佛爺嶺和新窯嶺。八條嶺中,有一天勸頸趨然形成的溶洞,名為龍洞。因此洞八嶺村的謝氏先人根據這一洞、八嶺的特點起村名為——洞八嶺
洞八嶺村
洞八嶺村

景點

謝家大院

謝家大院圖冊
謝家大院(也叫“謝氏城堡”)其實就是生活在這裡的謝氏家族聚居的古城堡。
“謝家大院”修建於明末清初,一共有十八座院落,房間近三百間,它的獨特之處在於自己的防禦體系。
洞八嶺謝氏祖宗,為了防禦外敵的侵擾擄掠,自照歡保家族人身和財產的長治久安、興旺發達,因地制宜、獨居匠心地從地下、屋內、房頂三位一體地完整規雄牛淚悼劃了整個村落。
洞八嶺村
洞八嶺村

大槐樹

在建村之初就有規劃地種在村周圍和要塞口的大槐樹,南北對稱,東西等距,成雙成對。大槐樹雖不能傳導信息,但洞八嶺村的12棵隋唐(代)古槐,繁密森森,高聳入雲,粗10米之多,細6米有餘,這些大槐樹在方圓鄰近罕見。

建築風格

整個村落結構具有古代信息戰、陣地戰、防禦戰灶跨膠求、阻擊戰、城防戰地道戰的防禦結構和城防工事,大院共有19個古院建築群落,全部是磚木結構的二層樓,4個棋盤院、15個四合院、820餘間房屋內暢外通暗連網,自然形成了一個立體式防禦網路體系,集古代傳統民居、廟院宗祠、書院學堂、防禦工事於一體的獨特建築風格。

現狀

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曾經創造過輝煌商業成就的謝家祖先早已遠去,現在的“謝家大院”已是殘垣斷壁,難覓當年的風采。
由於缺少保護,這個具有重要文化和文物價值的古村落瀕臨消失,55%的建築物已經倒塌,只有寥寥幾個孤寡老人還居住在村子裡
由於缺少保護,這個具有重要文化和文物價值的古村落瀕臨消失,55%的建築物已經倒塌,只有寥寥幾個孤寡老人還居住在村子裡

地圖信息

地址:晉城市澤州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