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洞仙歌·賣花擔上》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石屏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戴復古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詩詞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洞仙歌
賣花擔上,菊蕊金初破。說著重陽怎虛過。看畫城簇簇⑴,酒肆歌樓,奈沒個巧處,安排著我。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⑵煞遠:很遠,是當時口語。
⑶小閣:即現在酒館中的“雅座“或”單間“。”團欒“,圓貌,大家圍坐。
⑷旋簇(cù)著:很快地鋪設著。
白話譯文
賣花人挑著一擔初開的黃菊走來,邊走邊叫賣,說怎么能虛發這重陽常呢。看這繁華的大街,高樓簇擁,整齊壯觀,到處都有酒店歌樓,怎奈沒有個好處所安排流落異鄉的我啊!
家鄉可隔得遠哩,使勁思量也沒有用,白白地把眉頭鎖起。不如放開心懷一笑,進酒店選個小閣兒,坐在圓桌旁,擺上幾盤時鮮水果和菜蔬,喝上三杯兩盞的美酒,記住這重陽時光。問歌女:你有什麼好曲兒,可以唱一個么?
創作背景
開禧年間,詞人羈旅他鄉,恰逢遇上重陽佳節,詞人面對著市中的繁華景象,有感而發,於是寫下了這首《洞仙歌》。
詩詞鑑賞
文學賞析
詞的上片敘寫浪跡飄零,無以寄身的處境。開頭二句寫城市所見:“賣花擔上,菊蕊金初破”。作者來到一座城市,只見街市上花農們挑著一擔擔剛破蕊的金菊在叫賣。先點出時令,渲染節日氣氛。接下來點明這正是“重陽”佳節。按常情,這樣的佳節良辰應當聚親會友,登高賞菊,好好慶祝一番。可是,如今的作者浪跡萍蹤,“看畫城族族,酒肆歌樓,奈沒個巧處,安排著我”。放眼望去,整個城市樓台畫閣,鱗次櫛比,到處花團錦簇;酒肆歌樓,燈紅酒綠,輕歌曼舞,在這樣一個熱鬧非凡的城市,卻找不著一個自己的安身之所。一個“奈”字,活畫出作者異地飄零無可奈何的心境,辛酸飽含,哀傷無限。真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全片先揚後抑,以樂景寫哀情,字裡行間滲透著作者內心的悲涼。
下片寫尋歡作樂,以解鄉愁。換頭三句,直抒思鄉客愁。“煞遠”二字,言遠離家鄉,“抵死”二字,極言思鄉之切,“枉把”與上片“奈”相應,“萬千鎖”三字,極言愁情之深。以上均為抑筆。以下筆鋒陡轉,言解鄉愁之法:一為以“笑”開懷;二為品嘗“蔬果”;三為“三杯兩盞”,打發時光;四為唱個曲兒,驅散鬱悶。實際上笑懷中飽含苦澀與辛酸,借酒澆愁愁更愁,食不甘味,沈鬱難解。這裡寫尋歡作樂,似是揚筆,其實是以樂景反襯哀情,是更深鄉愁的反映。
這首詞在表現手法上一個突出特點是俚語入詞。如“說著”、“沒個”、“安排我”、“煞遠”、“抵死”、“枉把”、“幾般、“三杯兩盞”等,體現詞人詞作“語言不避俚俗,直致近切”的風格特點,讀之感到特別親切。從詞的內容看,詞中真實生動地記錄了一個有志不能伸而浪跡江湖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態。他的個人遭遇,打上了時代的烙印,折射出當時社會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