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域位置
洞井瑤族鄉位於廣西
灌陽縣西南部,北與
興安縣漠川鄉交界,西與
靈川縣大境瑤族鄉接壤,南與恭城縣栗木鎮毗連,東與本縣觀音閣鄉為鄰,全鄉總面積212.2平方公里。歷史上,洞井曾屬吉寧鄉、崇順里四小甲、崇順堡、崇月鄉轄地。解放後屬觀音閣區(鄉、公社)。1984年8月從觀音閣公社分出,成立洞井瑤族鄉,轄洞井、桂平岩、椅山、太和、石家寨、保良、野豬殿、大竹源、小河江等9個村委會,111個村民小組,140個自然屯。1999年,全鄉人口8744人,其中瑤族2416 人,占總人口的27.6%。鄉政府駐洞井街,距縣城48公里。
地理環境
地貌特徵
洞井瑤族鄉地處都龐嶺余脈與海洋山交匯處,地貌以中山、低山為主。漕壘界海拔1439米,為全鄉最高峰。筆架山位於洞井與興安漠川的交界處,因其形似筆架而得名,海拔1287米,為全鄉第二高峰,也是海洋山南端的主要山峰之一。海洋山東麓為灌陽縣最大的河流--灌江的發源地,主要河源有小河江、大河江等。它們在洞井匯為灌江,自西南向東北貫穿灌陽全縣。洞井以東區域為丘陵地帶,地貌相對平緩,是全鄉耕地的主要分布區。
氣候條件
洞井瑤族鄉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17.5℃,略低於全縣平均氣溫,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530毫米以上,光照充足。土地以紅壤和黃壤為主,極其肥沃,適宜杉、松、竹及各種農作物的生長。
經濟概況
農業
農業是洞井瑤族鄉的傳統主導產業。全鄉耕地1.2萬畝,人均1.3畝,在全縣各鄉鎮中居第二位。農業生產以糧食種植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紅薯、小麥、高粱等。解放前以水稻、紅薯、玉米為主,以旱谷、小麥、黃豆、高粱、(禾參)子、芋頭為輔。各種作物只種一造,由於耕種粗放,技術落後,單位面積產量普遍很低,平均畝產水稻150公斤~200公斤、紅薯150公斤~250公斤、旱谷50公斤~100公斤、高粱40公斤~75公斤、玉米75公斤~125公斤,一般家庭一年耕種所得僅夠養家餬口。解放後,政府大力發展農業,組織農民大規模開田造地,改良土壤,改善灌溉條件,不斷引進糧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的優良品種和先進的耕作技術,使全鄉的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稻穀畝產量提高到400公斤~500公斤,單是稻穀產量就能夠滿足全鄉民眾的糧食需求且有盈餘。隨著糧食生產情況的不斷改善,一些產量低、口感差的輔助農作物逐步被淘汰。玉米、紅薯適宜于山地種植,實行責任制以來,產量也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但其主要用途已有所改變,不再是人們日常生活主糧的必要補充,而成為家庭畜禽的飼料,此外,當地還種植花生、木薯、西紅柿等經濟作物。灌陽木薯冬粉製作歷史悠久,口感好、爽滑耐煮,在桂北素負盛名。洞井瑤族鄉即是灌陽木薯冬粉的主要原料產地之一。西紅柿種植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作為扶貧開發項目發展起來的產業,洞井山區海拔較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所產的反季節西紅柿皮滑、個大、色澤鮮艷、肉質好、耐儲存,在市場上頗受青睞,遠銷廣州、深圳等大、中城市,成為當地農民家庭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
林業
林業是洞井瑤族鄉大農業的第三大生產門類,森林資源豐富。鄉境大部分屬海洋山麓和都龐嶺余脈,是灌江~湘江一級支流水源林區,由於海拔較高(多為500米~1400米),森林植被具有明顯的垂直差異。800米以下以杉、松等用材林為主,800米以上則以各種闊葉雜木為主,被作為水源林受到保護。20世紀80年代初期,責任制剛剛推行,山界林權不夠明確,曾一度出現亂砍濫伐的現象,當地原有的森林資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但這種情況很快得到了控制,被砍光的山坡上很快又種上了杉、松、山蒼子等新樹種。自80年代後期以來,洞井鄉每年的植樹造林面積都達1050畝~1500畝。木材採伐逐步進入良性循環軌道。全鄉活立木蓄積量、森林覆蓋率等指標均居全縣各鄉鎮前茅。
畜牧業
畜牧業是洞井瑤族鄉大農業的第二大收入來源。當地畜牧業以家庭養殖業為主,主要養殖豬、牛、雞、鴨、鵝等畜禽。其中尤以養豬為重要,當地養豬採用傳統的煮潲熟餵法,一般家庭一年可出欄肉豬2~3頭,除1頭做年豬自宰食用外,其餘出售,可以收入一兩千元,是家庭經濟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少數家庭也飼養母豬以出售豬仔創收。牛在當地主要用做畜力,少數養有母牛的農戶當母牛下崽長大後,也用以出售,一頭仔水牛售價多在千元以上。雞、鴨、鵝等家禽則多供年節時自家宰食或待客,少數養雞、鴨多的家庭也有出售。
漁業
漁業在洞井瑤族鄉農業中所占比重較小。當地漁業主要為塘庫養魚和江河捕撈,以塘庫養魚為主,包括池塘、山塘、水庫和小坑的養殖。主要養殖魚種有草魚、鯉魚、鰱魚等。
鄉鎮企業
鄉鎮企業是洞井瑤族鄉近10年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產業。主要生產項目有竹木加工、小型鐵制農具製造、穀物加工、小水電以及商品零售、交通運輸、飲食服務等,以集體、個體或合夥經營為主。洞井水電資源比較豐富,蘊藏可開發水能資源約1萬千瓦,絕大部分尚未開發,鄉黨委、政府計畫以此為突破口,“十五”期間加速對境內水能資源的開發,帶動全鄉經濟的發展。目前,小江水電站(裝機2100千瓦)、兩叉江水電站(裝機6000千瓦)已在縣裡立項,預計2002年前可上馬。
交通運輸
洞井瑤族鄉地屬山區,歷史上交通極為閉塞,新中國成立後,這種情況逐步得到了改善,1985年建成了七星台一洞井公路,直接與灌(陽)-恭(城)公路相通,1999年又建成了洞(井)一大(境)公路,使灌陽往桂林不需繞道全州或恭城而經由靈川直接到達,縮短了近一半里程,大大加強了洞井瑤族鄉與外界的聯繫。此外還修建了若干條簡易鄉間公路、機耕路,使全鄉80%以上的村委會都可直達班車、貨車。隨著鄉村交通條件的改善,少數農家購置了農用車、機車等交通生產工具。
教育狀況
解放前,洞井瑤族鄉的教育十分落後,除靠近灌江的洞井中、椅山、石家寨等地設鄉村級國小,有數十名學生外,西部廣大瑤族山區幾乎沒有1所正規學校,絕大多數瑤胞根本無法讀書認字。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在鞏固和發展原有學校的基礎上,在僻遠的瑤族山寨也設立了教學點或學校,大大地改善了瑤山的教育條件。目前,全鄉共有中學1所,完小6所、教學點11個,絕大部分完小都建起了教學樓。1999年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鞏固率達99.8%。
民族風俗
洞井瑤族鄉是一個漢、瑤族雜居區。1984年10月洞井瑤族鄉成立時,全鄉總人口為8727人,其中瑤族2150人,占總人口的24%,至1999年,全鄉總人口為8744人,其中瑤族2416人,占總人口的27.6%。當地瑤族主要有趙、鄧、鄭、俸、李等姓氏,其先祖於明朝初期來自廣東封州,據太和村清塘凹“五公同墓碑”記載:“吾祖趙(俊勝)、鄭(海德)、鄧(蔣保)、俸(福安)、李(元應)等五公,原籍廣東封州人也……明初,招西來灌平寇,屢建功績,留守要隘,始落業於崇順堡而家焉。”從民族文化特徵上著,當地瑤族屬盤瑤支系,內部操“優勉”瑤語以交際,但各村在語音、辭彙方面略有差異。在飲食上,當地瑤族盛行打油茶,每日早中兩餐,必不可少,成年男子多喜飲酒,每戶一年自家釀製、消費的紅薯酒、米酒,一般在50公斤左右,多者達一百多公斤。在婚姻上,當地有上門入贅的習俗,贅婿不受歧視,在有義務贍養女方父母的同時,也有權利繼承女方父母的家業。所生子女,長男(或女)隨母姓,次男(或女)隨父姓。由於男女嫁娶(或贅)社會地位平等,生男生女一個樣,所以計畫生育在當地極易得到貫徹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