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麥26是洛陽農林科學院與洛陽市中墾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選用的半冬性多穗型中熟超高產小麥新品種。該品種參加2011-2014河南省冬水組小麥區試、生產試驗,平均產量取得了兩個第1和一個第2的優異成績,2014年12月31日通過第七屆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洛麥26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禾本目
- 科:禾本科
- 屬:小麥屬
- 分布區域:中國中部、北方等地區
-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4018
豫審麥2014018,國審麥20180025,
豫審麥2014018
特徵特性
屬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種,全生育期223.5~233.8天。幼苗半匍匐,葉色淺綠,長勢壯,抗寒性好;分櫱力強,成穗率一般,春季生長穩健,起身略遲,兩極分化慢,抽穗晚,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型緊湊,旗葉寬大、半披,穗下節短,穗層整齊;株高68~73cm,莖稈粗,彈性弱,抗倒伏能力一般;紡錘型穗,短芒,結實性一般,籽粒角質,大小不勻,黑胚少,飽滿度較好;根系活力強,後期葉功能好,耐高溫,成熟落黃好。產量三要素:畝成穗數41.5~41.9萬,穗粒數31.2~35.2粒,千粒重39.4~48.0g。
抗病鑑定
2011~2013年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接種鑑定:中感條鏽病、葉鏽病、白粉病和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洛麥26號具有高產、抗病、抗倒伏等突出優點,適宜我省中高肥水地早中茬地塊種植。
品質分析
2012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含量14.55%,容重818g/L,濕麵筋含量31.0%,降落數值324s,沉澱指數70mL,吸水量60.0mL/100g,形成時間4.1min,穩定時間5.6min,弱化度82F.U.,硬度65HI,白度73.3%,出粉率71.1%。2013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含量15.38%,容重806g/L,濕麵筋含量30.6%,降落數值370s,沉澱指數61mlL,吸水量61.1mL/100g,形成時間3.7min,穩定時間3.9min,弱化度148F.U.,硬度65HI,白度73.9%,出粉率69.4%。
產量表現
2011~2012年度河南省冬水I組區域試驗,12點匯總,8點增產,4點減產,增產點率66.7%,平均畝產458.8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1.4%,不顯著;2012~2013年度河南省冬水C組區域試驗,13點匯總,12點增產,1點減產,增產點率92.3%,平均畝產518.4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5.6%,極顯著;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B組生產試驗,16點匯總,16點增產,平均畝產576.9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7.3%。
經省農業廳專家組實地測產驗收,洛陽農林科學院選育的小麥新品種洛麥26號高產示範方平均畝產突破800公斤,達到801.62公斤,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栽培技術
(1)播期和播量:10月5~15日,最佳播期在10月8~10日。高肥力地塊畝播量7~8kg,中低肥力可適當增加播量,如延期播種,以每推遲3天增加0.5kg播量為宜。6~7寸等行距種植。(2)田間管理:施足底肥,一般畝施肥量,純氮12kg,五氧化二磷7.5kg,氧化鉀7.5kg;拔節期結合田間化學除草適當進行化控,以降低株高,拔節後,每畝追施尿素6kg,同時進行紋枯病的防治;灌漿期噴施磷酸二氫鉀,後期注意結合天氣情況及時防蟲治病;適時收穫,人工收穫的地塊在臘熟期進行,機械收割可適當推遲。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南部稻茬麥區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國審麥20180025
審定編號:國審麥20180025
品種名稱:洛麥26
申 請 者:洛陽農林科學院、洛陽市中墾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洛陽農林科學院、洛陽市中墾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矮抗58/開麥18
特徵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228天,比對照品種周麥18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葉片寬、長卷,葉色黃綠,分櫱力較強,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株高74.4厘米,株型偏鬆散,莖稈彈性一般,抗倒性中等。旗葉寬大、平展,穗層整齊,熟相中等。穗圓錐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飽滿度中等。畝穗數40.8萬穗,穗粒數32.9粒,千粒重44.9克。抗病性鑑定,高感紋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中感葉鏽病,中抗條鏽病。品質檢測,籽粒容重824克/升、812克/升,蛋白質含量13.78%、13.89%,濕麵筋含量28.5%、29.7%,穩定時間5.9分鐘、4.2分鐘。
產量表現:2014-2015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南片冬水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38.4千克,比對照周麥18增產3.1%;2015-2016年度續試,平均畝產540.5千克,比周麥18增產6.9%。2016-2017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75.5千克,比對照增產5.9%。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種期10月上中旬,適宜基本苗12-20萬/畝,注意防治蚜蟲、紋枯病、白粉病、赤霉病、葉鏽病等病蟲害。高水肥地塊注意防止倒伏。
審定意見:該品種完成試驗程式,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黃淮冬麥區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陽市和南陽市南部部分地區以外的平原灌區,陝西省西安、渭南、鹹陽、銅川和寶雞市灌區,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高中水肥地塊中茬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