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塢堡

洛陽塢堡

洛陽塢堡,指河南省洛陽市境內的古代塢堡遺址,是歷史上長期處於政治鬥爭的漩渦之中的洛陽民眾為求自保用於防禦自衛而修築的塢堡

洛陽,在西漢末年的強宗豪族開始修築塢堡。東漢末年戰亂時期,越來越多豪門大族帶領宗親鄉黨據險守隘,塢堡得以進一步發展。西晉的八王之亂,胡族入侵,百姓流亡,塢堡遍布洛陽,成為當時戰亂年代一種特殊的聚居方式。

洛陽塢堡與客家民居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講,洛陽塢堡是客家民居的前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洛陽塢堡
  •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陽市
  • 起源:是歷史上長期處於政治鬥爭的漩渦之中的洛陽民眾為求自保用於防禦自衛而修築的塢堡
  • 建築遺址:柏谷塢、石樑塢、一合塢等
歷史沿革,建築遺址,建築演化,

歷史沿革

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歷史上塢堡最為興盛的時期有兩個:一個是西晉後的五胡十六國至南北朝,一個是宋末元初。
洛陽在西漢末年,強宗豪族開始修築塢堡。
東漢末年的戰亂時期,越來越多豪門大族帶領宗親鄉黨據險守隘,塢堡得以進一步發展。
西晉的“八王之亂”,最終引發胡族入侵,經濟疲蔽,民不聊生,塢堡遍布洛陽及廣大北方地區。“永嘉之亂,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塢堡成為當時戰亂年代一種特殊的聚居方式。
五胡十六國時,大批中原士人和百姓為躲避遊牧部族的入侵,開始了客家先民的第一次南遷,史稱“衣冠南渡”。據《晉書·地理志》《宋書·州郡志》等文獻記載推測,永嘉之亂以來,北方平均8人中就有1人遷至南方。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在《中國史綱要》一書中指出,此次南遷,到達長江流域的至少有70萬人。後來又經過唐末、宋末、清代幾次大的遷徒,形成如今漢族的一支民系——客家人
客家先民遷到南方落後偏僻地區,帶來源於北方塢堡觀念的居住傳統和建築方式,修圍屋、築土樓,宗族聚居,分工協作,耕讀傳家,形成對外防禦自衛、對內集體生活的城堡式建築。
而在西晉末年,當時未能向南遷徒的北方漢人,包括一些世家大族,聯合宗親,聚眾築塢,據險自保。

建築遺址

北魏酈道元《水經·洛水注》記載有百穀塢(今柏谷塢)、檀山塢、金門塢、一合塢、雲中塢,《晉書》記載有石樑塢等古代洛陽塢堡。由於年代久遠,有的尚存殘垣斷壁,有的僅留地名傳說,還有的一塢多地,說法多樣,今址難定。
柏谷塢
柏谷塢,位於偃師區緱氏鎮東約八公里的柏谷塢村。這一帶溝壑縱橫,土崖遍布,不僅沿谷皆生柏樹,村落外圍曾構築古塢,四方高、中間低,故名“柏谷塢”。
柏谷塢地處中原腹地,又是當時的水旱碼頭,在歷史上素稱“窺東都(洛陽),趨陽城(登封)之必扼”,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因而,柏谷塢成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如今柏谷塢的塢堡已消失。村中留下來的“撥拉溝”、“晾經台”、二郎廟等遺蹟,似乎還能讓人記得這是個飽經滄桑的村落。
石樑塢
石樑塢,歷史文獻多稱為“洛北石樑塢”,有兩件事與其有關:石虎圍岳於石樑、魏浚聚流民屯洛北石樑塢。
石樑塢遺址應在孟津區白鶴鎮河清村。河清村位於白鶴鎮西20公里處,屬丘陵山區,自南向北有條小河穿村而過,流入黃河。附近有硤石峰,山上曾建硤石古寨,山下即為黃河渡口。從河清村的歷史沿革、典籍記載,以及所處位置、地勢地貌等情況來看,石樑塢遺址應在河清村。
一合塢
一合塢和雲中塢都在宜陽縣,又稱“一金塢”“一全塢”“一泉塢”,在宜陽縣韓城鎮的福昌村北面。福昌在秦漢、唐宋之際,一直是郡、縣建治之所。如今村北土塬上有福昌城遺址,正在進行考古發掘。今存有殘高1米至3米不等的北城牆,城內北部有一土墩,傳為點將點,城南峭崖下有一片稱為“下花園”的隙地,西南高崗上有福昌閣(現存建築始於明代,於清嘉慶二十四年修葺)。
雲中塢
雲中塢的今址有宜陽縣上觀鄉大崖溝河畔、張塢鎮的蘇羊古寨或上龍村三種說法。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李曉傑先生等人提出:“渠谷水,今大崖溝河。其水在仁厚河以東,北流入洛河。此水發源於寨懷山,與花山連麓。”認為雲中塢“疑在今宜陽縣上觀鄉西北大崖溝河畔”。
張塢鎮文化底蘊深厚,有許多古寨遺址。蘇羊古寨位於張塢鎮西南部蘇羊村。因有遠古時代的遺址、元朝以前的古寨和獨特的竹馬社火表演,並存有大量的清代至民國時期的建築,2014年11月,蘇羊村被評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按照《宜陽縣誌·古今地名對照》的說法,古雲中塢即為今蘇羊古寨。
宜陽縣文化學者王相魁先生撰有《龍窩河畔“雲中塢”之考辯》一文,提出雲中塢在張塢鎮上龍村。只是查閱到的相關歷史文獻與當代專著均未有記載,村中也無雲中塢的傳說。
金門塢
金門塢在洛寧縣。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李曉傑先生等,在《〈水經·洛水注〉校箋》一文中提出,“金門塢,疑在今洛寧縣陳吳鄉大原村附近”。
大原村人口逾萬,為洛寧縣人口第一大村,也是洛寧縣城的南大門,遺址古蹟豐富。如今大原村留存始遷祖祠六座、古建築(明清時期)八座,而且還有明清以來修建的土寨或圍寨舊址,在當地有“七寨九溝二胡同”之稱。
檀山塢
檀山塢在洛寧縣。《水經·洛水注》明確記載:“洛水又東徑檀山南。其山四絕孤峙,山上有塢聚,俗謂之檀山塢。”檀山,就是位於長水鎮後灣村西、洛河北岸的龍頭山,又名壇屋山。洛寧八景之一的“龍山夜雨”,說的就是龍頭山景色。其三面環水,一面接嶺,突兀聳立,位置特殊,易守難攻,的確是一處建築塢堡、據險自衛、抵禦戰亂的絕佳之地。

建築演化

通過洛陽出土的東漢陶樓、陶院,領略到當年塢堡的原貌。如今的客家民居是北方塢堡的“活化石”。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黎虎先生在其《漢魏晉北朝中原大屋、塢堡與客家民居》一文中總結:“漢族民系之一客家的民居,具有兩個基本特徵:其社會特徵是宗族共同體聚居,其建築特徵是圍堡式大屋。前者淵源於漢魏晉北朝中原宗族共同體聚居制度和塢堡宗族聚居方式,後者淵源於漢魏晉北朝中原大宅與塢堡建築。”
洛陽作為客家人的祖源地,許多遺址古蹟仍有力佐證著客家人根在河洛的歷史印記。洛陽塢堡客家民居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講,洛陽塢堡是客家民居的前身。
洛陽塢堡
  洛陽客家之源紀念館中的客家圍屋式建築
西晉末年發生“永嘉之亂”,洛陽城陷落,大批中原士族、百姓舉族南遷。這次大遷徙的人數達百萬之眾,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南遷。此後,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地區百姓又進行了多次大規模南遷,塢堡的建築技藝也被帶到南方,形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即客家圍屋
贛南土圍、粵東圍壟屋、閩西南圓樓等,雖然形制有所差異,但均有兩個基本要素:一是住宅規模大,可容幾十戶甚至幾百戶居民居住,而且多為有血緣關係的族人;二是都具有堅固、封閉的外圍和嚴密的防禦體系。
典型的客家圍屋也具有河洛塢堡的特徵,體現了其與古代河洛塢堡一脈相承的特徵。客家人一方面繼承中原大宅的居處傳統,實行宗族的同居共財;另一方面又繼承客家塢堡制度的居處傳統,在宗族共同體的基礎上實行小家庭制度,即同居異財制度。
客家圍屋脫胎於河洛塢堡,傳承河洛文化基因,如今,不少客家圍屋的大堂前仍掛著“河洛先聲”“根在河洛”“魂系中原”等思戀河洛的堂訓。客家人“根在河洛”,已成為人們的共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