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古代傳統陶瓷藝術中的瑰寶,始於南北朝,盛於唐,洛陽為主要產地。唐三彩是唐代低溫彩釉陶器的總稱,在同一器物上,黃、綠、白或黃、綠、藍、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時交錯使用,形成絢麗多彩的藝術效果。“三彩”是多彩的意思,並不專指三種顏色。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上繁榮興盛,文化藝術上群芳爭艷,唐三彩就是這一時期產生的一種彩陶工藝品,它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艷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牡丹石之鄉是聞名於世的洛陽龍門石窟東十餘公里萬安山下的偃師市寇店鎮五龍村,此鎮因宋朝名相寇準在此住宿而得名,而牡丹石就深藏在萬安山的褶皺中。據專家考證,牡丹石的形成是在15億年前的地殼運動中,由晶體狀的中基性火山熔石隨其他岩漿流動混合而成。其基本的岩石是等同於大理石硬度的石質,那些或散或聚的晶體則是相當於玉石質量硬度的石質,在自然時光的打磨下,牡丹石集山川之靈秀,匯詩情畫意之美韻,成為美石中的奇葩。
誕生背景
唐三彩在中國文化中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也在中國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唐三彩誕生於唐代是有其文化淵源的。首先,成熟的陶瓷技術是唐三彩誕生的物質基礎;其次,唐代盛極一時的厚葬之風是促成其誕生的直接導向;第三,唐代各個領域的歷史文化是孕育其最好的藝術養料。唐三彩的誕生也是三彩釉裝飾工藝的誕生,是釉彩裝飾和胎體裝飾結合的過程。輝煌璀璨的唐三彩,其絢麗斑斕的藝術效果在雕塑精美、造型生動的俑上得到了完美的發揮和淋漓盡致的展現。
產地
首發地
邙山位於洛陽北面、橫臥黃河之南,是塊風水寶地,漢唐以來成為著名的墓葬區,因而有“生在蘇杭,死葬北邙”的民諺。這裡歷朝古墓交叉重疊,“幾無臥牛之地”。最早發現唐三彩是在清末,清政府興建開封至洛陽的鐵路工程穿過邙山腳下,破壞了此處的無數古蹟,而唐墓中出土的珍貴遺物中未曾一聞的唐三彩便就此問世。
“
唐三彩”這個名詞在史料中沒有記載,直到民國初年北平南琉璃廠的市面上,突然從外地流入大量這些釉色鮮艷的人物、馬駝、器皿等陶器,以黃、綠、白色為多見,還有紅、褐、藍、紫等色,無論單彩、兩彩或多彩,都造型生動,釉彩艷麗,引起轟動。古董商私下稱其為唐三彩。“三”是個極數,用以形容多彩陶也甚恰當,所以這個名詞也很快為陶瓷家所接受,人們遂以唐三彩命名這類陶器,沿用至今。同時唐三彩也引起了
羅振玉等一批學者的研究,證明這些色彩美麗的古物確為唐代遺物。
主產地
洛陽出土了大量的唐三彩陶器,離洛陽不遠的河南鞏縣就是燒制唐三彩的故鄉。距鞏縣縣城約10公里的大、
小黃冶村,在唐代燒制以黃釉為主的三彩器,故稱黃冶(瓷)。據窯址出土的標本分析,鞏縣窯三彩的特點是:除少數紅陶胎為普通陶土燒成外,多數是比較純淨的白色高嶺土,因燒成溫度的差異,呈白色或粉紅色。燒成溫度較瓷器略低,在800℃-1000℃之間,其中三彩俑的燒成溫度900℃左右,三彩器皿的燒成溫度在1000℃左右。黃冶村是發現最早的燒制唐三彩窯址。
洛陽唐三彩多集中於隋唐東都城的四郊,即城
北邙山,城南關林和龍門,城西谷水一帶。在
偃師、
孟津、
伊川等地的唐墓中也多有出土。從發掘資料的綜合研究得知,洛陽唐三彩出現在武則天至中宗時期(公元684—709年)的墓葬中,玄宗開元天寶初期以後的唐墓中很少見到。這個時期正當唐朝國力最
強盛的時候,朝政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繁榮。
洛陽唐三彩品種繁多,內容豐富,囊括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特點
唐三彩主要用作陪葬明器,有俑像類和生活器皿類。俑像類主要有人物俑和動物俑。人物俑題材廣泛,主要有婦女、
文吏俑、
武士俑與
天王俑、
鎮墓獸等。這些俑神形兼備,以其題材刻畫出其不同的性格和特徵。貴婦則面部胖圓,肌肉豐滿,梳各式髮髻,著彩纈服裝。文官則彬彬有禮,武士則勇猛英俊,胡俑則高鼻深目,天王則怒目兇狠。製作這些人物俑時,為了增強人物形象的質感,採取了“開相”工藝:對人物的頭部多不施釉,僅塗以白粉;在唇和面頰上,添加朱紅;對眼眸、眉睫、鬍鬚、巾帽或花鈿等,用墨或彩色來描畫,以增強寫實效果。
唐三彩女俑取材於唐代社會活生生的女性人物,有立俑、坐俑、樂舞俑、樂唱俑、
騎馬俑、對鏡梳妝俑等,著重表現唐代婦女姿態自由、面容豐腴、肌膚細膩、雙手纖巧、兩足豐柔的形象。唐代婦女喜歡裝點,唐三彩女俑諸如額黃、
眉黛、
朱粉、
口脂、
花鈿、
妝靨等飾容方法無所不有,髮式也新穎多變,有單高髻、雙卵髻、倭墜髻、兩丫髻、刀髻、寶髻、椎髻、螺髻、鸚鵡髻等。這些女俑的服飾簡潔、明快,多著翻領窄袖襦衫,胸部袒露,身系裙帶,衣領有圓、方、斜、直、雞心等,表現出當時婦女裝飾多樣化的時尚,展現了唐代女性的精神風貌。女俑的造型,早期的清秀,後期的豐腴,以唐中宗時期為過渡。
文吏俑是唐朝社會文臣的形象,在社會上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優裕的生活條件。但“伴君中如伴虎”,所以這些人物文靜端莊、思緒深沉、氣派不凡,雖說衣帽齊整、峨冠博帶,仍不能掩飾內心的惶恐。武士俑,是唐王朝武裝力量的縮影,多為英俊瀟灑的年輕戰士,有的站立,有的騎馬,拉弓射箭,這些大多是初唐的造型。到武則天時出現佛教中金剛造型的天王俑。武則天和唐中宗時期,武士俑和天王俑並見,以後則只見天王俑。
鎮墓獸源於古代傳說中的方相神,是山川精怪,有驅除邪惡的法力。鎮墓獸在初唐時期塑成人身蹄足;到武則天時出現獸身、鳥翼、蹄足,有獸面或人面兩種。因其造型奇異可怕,加上光怪陸離的釉彩,在墳墓這種特定環境中,會使人有恐怖的感覺。
唐三彩器胡人、樂舞、雜技俑中從另一個側面表現出唐人生活的多樣化,豐富化,可謂千姿百態,色彩紛呈。再現了唐代盛世時中原與邊疆各族人民友好相處、中外頻繁交往的情景。
工藝
首先是對胎料進行選擇和加工
洛陽出土的唐三彩大多採用比較純淨的高嶺土加工而成,這種礦藏洛陽周圍便有出產。這種土質較為細膩,可塑性強,成型後不易開裂、變形,是製作各種陶器上等的材料。選用的礦土需要經過挑選、舂搗、研磨、淘洗、沉澱、揉搓、捏練、陳腐等系列工序加工成備用的陶泥,然後才能使用。從出土的器物胎體來看,唐代的工匠們對胎料的選擇不是很精,胎質中含有石英顆粒等礦物雜質。
唐三彩常見的成型方法有三種,即雕塑、模製和輪制。製作一件器物往往使用兩種以上方法。工匠們首先要進行細緻的構思設計,再用專門雕塑工具用陶泥進行雕塑創作,經反覆修改後,最後成型。制模,是將雕塑成型的作品進行分割、翻模。簡單的造型分割較少,甚至少到只需一、兩件模具。複雜的造型如天王俑、鎮墓獸、形態各異的馬、建築模型等往往需要翻制的模具較多。對於不規則部位還需要有套模,因此這類造型模具往往多達十幾件。模具分單模、合模兩種。單模適用於器物上裝飾用的貼花、堆塑等小附屬檔案。合模是用兩個半模壓制後對接粘合而成,適用於各種人物、動物和一些生活器皿。工匠們首先將經過揉搓和陳腐過的軟硬適中的陶泥放入模子用手按壓,其厚度根據製作物體的大小靈活掌握,然後用泥漿粘接合模,等到模具里的陶泥本身有一定的強度時,取出粘接組裝成型,並用專用刀具將粘合部位修平,用手指抿抹,用毛筆或毛刷蘸水修飾。技術好的工匠能夠使胎體均勻,薄厚適中,黏合過的部位天衣無縫,宛若一體。輪制,適宜於製作器體呈圓形的器皿,如日用器皿中的杯、盤、碗、碟、豆、瓶、爐、壺、罐等,但也有一些扁圓體、橢圓體、不規則體等器物採用合模製法。
一件成型的器物需要徹底陰乾才能進行素燒,這樣可以避免高溫燒制過程中胎體變形和開裂。唐三彩一般需要兩次焙燒,第一次經過1000℃~1100℃左右的溫度將胎體燒堅,取出後施釉,再入窯經過800℃~900℃溫度釉燒,胎體上的釉料開始融化,釉汁熔融流動相互浸潤,形成斑斕的色彩。
唐三彩
唐三彩的施釉方法常用的有兩種
即分區施釉法和點彩施釉法。分區施釉法是在不同部位塗上不同的釉色,幾種釉色同施在一件器物上,釉色之間的組合和交融會產生一種全新的效果。點彩施釉法,是用毛筆在器物的一些部位點上大小一致或不一致、或點狀、或塊狀的點,或帶狀線條。有的排列整齊,有的自然隨意,經過高溫熔融,釉彩的流串和交融,形成奇幻的畫面,虛虛實實,斑斑駁駁,如晚霞,如夢境,形成一種自然天成的美術風格。
唐三彩最成功的地方是它多變的釉彩和精美的造型。經過對出土三彩的釉的成分進行檢測,發現三彩釉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鉛和金屬呈色劑。唐代工匠們經過百千次的試驗,成功地掌握了不同金屬氧化物的呈色,並配製出了不同色澤的釉料。在釉料中加入石英和鉛粉,以氧化鉛為助溶劑,適量加入銅、鐵、鈷、錳、銻、鉻等成分,經過800℃~900℃的溫度,便還原成了各種色彩。例如銅的氧化物呈現綠色,鐵的氧化物呈現黃或黃褐色,鈷的氧化物呈現藍色,錳的氧化物呈現紫色或黑色。工匠們為了達到某種特殊的效果以及產生特殊的色彩,經過對各種金屬礦料比例的調配,在這些釉色的基礎上又成功地燒制出了褐紅、橙黃、淡青、翠綠、深綠、天藍、赫色、茄紫等色彩。釉彩之間相互流淌交融,創造了唐三彩藝術輝煌華麗的時代風格。
二、洛陽唐三彩的鑑定近幾年來隨著收藏熱的不斷升溫,唐三彩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由於唐三彩來源的逐漸枯竭和市場價值的攀升,於是出現了許多贗品。至於唐三彩贗品何時開始出現,一般認為是民國時期。筆者所在單位洛陽市文物交流中心的前身是洛陽博物館文物複製工廠,因此有機會對唐三彩的製作工藝以及唐三彩的鑑定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洛陽市文物交流中心曾經徵集到一些民國仿製的唐三彩,除了胎體與唐代三彩略有區別外,從造型到釉色很難與唐代三彩區分開來。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洛陽唐三彩仿製品的製作主要集中在市區北面邙山上的孟津縣朝陽到南石山村一帶,這裡生產的三彩以工藝品為主,還製作一些仿製品,但做過舊後真正達到以假亂真程度的並不多。之所以造成鑑定困難,主要原因是人們接觸唐三彩真品的機會太少。筆者通過長期實踐,認為唐三彩的鑑定主要從造型、釉色、胎體、工藝這四個方面入手。
唐三彩
(一)造型唐三彩是唐代工匠在特定歷史時期創作的,與當時社會風俗、生活環境、審美意識、製作材料、工藝水平分不開,因此無論是人物還是動物均能表現出生動逼真的神態,生活氣息濃郁。從出土的唐三彩來看,唐代工匠雕塑水平非常高而且技藝嫻熟,人物、動物比例協調,形象生動。人物的面部、五官、表情、身姿、手勢變化有致,各種動物或靜、或動,神完氣足,形態自然傳神。仿製品的製作,一是按原物,二是按圖片,三是在原型上創新,四是臆造。製作者雖然在造型上下了一番工夫,有的與原物相似,但由於雕塑者功底欠缺,再加上製作者與唐代工匠生活的環境不同,所以製作出來的只能形似而達不到神似,往往造型生硬,缺少變化。如製作的俑類往往比例上不協調,面部呆滯,線條生硬,有的線條過於規整。唐代三彩圓形器物的底足一般呈“飛棱”狀,並在棱尖外修一刀,這在碗、盤、瓶、執壺、缽等器物上最常見,而仿製品往往缺少這道工序。
(二)釉色唐三彩埋入地下,歷經千餘年,受土壤環境和土壤中化學物質如酸、鹼等的侵蝕,光亮奪目的光澤已變得柔和瑩潤,釉面的開片均勻細小,有規律,開片四邊微微上翹,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片與片之間的間隙有鏽蝕的銀沁,類似於漢代綠釉陶壺的泛鉛現象。用肉眼直接觀察,從側面看釉面的表層,生成一種像蠅翅一樣薄薄的一層,開片之間像是鼓起的線條,這即是唐三彩的“包漿”。仿製品為了去除釉面耀眼刺目的光澤,往往採用氫氟酸去光,再用鹼中和,因此看上去很生澀。近幾年來,製作者也研究燒制出了釉面開小片的方法,但開片堅硬,有的過於細碎,有的紋路雜亂無章,開片往往產生個別紋線過長的現象,釉面無蠅翅“包漿”。有的雖然也製作上了一層銀片或出現五色虹光,但像是浮在釉面上的一層薄霧,很淺薄,而且不牢固。
唐三彩
(三)胎體洛陽出土的唐三彩,胎料中含有微量的鐵質。因燒成溫度和爐內氣氛的差異,燒成後的胎體顏色有白色、淡粉色或淡黃色等多種,胎質不是很精,胎質中含有像是石英的微小顆粒,並有其他礦物雜質。從胎體堅實度來看,有的因燒成溫度高,胎體比較堅硬;有的因燒成溫度低,胎體硬度小一些,胎體較疏鬆,釉層容易剝落。仿製品的製作,一種是採用加工現代三彩工藝品的胎體材料,即純淨的高嶺土,沒有經過特殊配料加工,燒成後胎體潔白細膩,比較堅硬,雜質少,叩之聲音響亮,手感較重,與唐代三彩區別較大。另一種選用的材料也是高嶺土,採用與古代相近的工藝對胎料進行加工,製作者挖空心思,在胎料中加入少量石英粉和其他物質,經過精心配製,燒成後無論從硬度、胎色還是疏密度都與唐代三彩接近,區別開來有一定難度。
(四)工藝唐三彩的製作一般採用先雕塑,後翻模,再按坯,最後粘接組裝。同時採用輪制和捏制的方法,無論是在俑類和器物類都留下了這些工藝痕跡。人物、動物多為分段制模,用手按坯,用陶泥粘接。從出土實物來看,這些痕跡非常明顯,仔細觀察這些三彩身體內部的胎面上,許多都留有唐代工匠的指印。扁圓體三彩器物如扁壺等,側面基本都有對接及刀削痕。再如缽、罐、瓶、水注、盤、碗等採用輪製法,製作過程中留下的細小弦紋清晰可見。仿製品有的採用注漿工藝,器物胎體上看不到捏塑和輪制以及合模泥粘工藝,其製作方法與真品迥然不同,成品手感較輕。圓型器物有的是在注漿或模製成型後放在轉盤上,利用轉盤的旋轉用工具劃出一道道輪制的痕跡,但弦紋看上去線條不自然。有的採用與唐代相類似的模製按坯工藝製作,但組合後無論是人物、動物還是器皿都顯得笨拙,比例不協調,線條生硬。還有的過於精雕細做,畫蛇添足,讓人感覺不到唐代三彩的神韻。通常情況下唐三彩人物俑凡是沒有衣物遮住的皮膚均不施釉,如人物的臉部、頸部、手部,一般採用彩繪。頭髮、眉毛、眼睛、鬍鬚、巾帽等用黑色,口唇和面頰用朱紅。人物的五官、鬚眉描繪的細緻入微。這些彩繪歷經千年顏色已經變淡變薄,且滲入胎體。仿製品的彩繪顏色鮮艷清晰,看上去比較浮,勾畫的線條不乾淨利落,人物表情顯得呆滯,所用筆法描繪的往往不到位,與真品有一定的差別。
特色
唐三彩在唐代是多彩鉛質釉陶產品的概稱,盛得於初唐。它的釉彩有黃、綠、褐、藍、黑、白等色。所以它的確切而又符合實際的名稱應該是“唐代彩色釉陶器”。但又因這種彩色釉陶是以白、綠、黃三種顏色為其主要色調,所以人們習慣地稱它為唐三彩。我國古代有以三、五為多數的意思,因此三彩也有多彩的含義。其珍品大批發掘於九朝古都的洛陽,故又有“洛陽唐三彩”之稱。當時的陶瓷除一些日用品與陳設品外,三彩釉還大量套用於陶俑、陶馬等作為殉葬品的明器上。
"唐三彩"的藝術特點,不僅表現在雕塑藝術上,更突出的是色彩絢麗燦爛。“唐三彩”在釉彩上使用了我國獨有的流串工藝,在煅燒過程,制陶藝人利用鉛釉流動性強,燒制時候往下流淌的特點,把施釉技巧和裝飾手法互相結合,造成色澤典雅富麗的藝術效果。制陶藝人用黃、褐釉表現馬和駱駝的鬃毛,用藍、綠表現人物的肌肉,……這完全是中國繪畫中的“隨類賦彩”在雕塑上的套用,生動的雕塑作品再加上這些自然繽紛的色彩,終於構成具有強烈民族風格的唐彩色釉器。
唐三彩的生產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它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唐三彩製作工藝複雜,以經過精細加工的高嶺土作為坯體,用含銅、鐵、鈷、錳、金等礦物作為釉料的著色劑,並在釉中加入適量的煉鉛熔渣和鉛灰作為助劑。先將素坯入窯焙燒,陶坯燒成後,再上釉彩,再次入窯燒至800℃左右而成。由於鉛釉的流動性強,在燒制的過程中釉面向四周擴散流淌,各色釉互相浸潤交融,形成自然而又斑駁絢麗的色彩,是一種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傳統工藝品。
影響
唐三彩不僅貴在釉色濃艷瑰麗,而且駱駝、
馬和人物等的造型生動傳神,富有生活氣息,當時的國際場上,唐三彩就已負有盛名,成為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物品之一。1928年,
隴海鐵路修築到洛陽
邙山時,出土了大量唐三彩,古董商們將其運至北京,受到了國內外古器物研究者的重視和古玩商的垂青。之後,洛陽地區不斷有唐三彩出土,數量之多、質量之美,令人驚嘆。
發展
唐三彩的複製和仿製工藝,在洛陽已有百年的歷史,經過歷代藝人們的研製,唐三彩工藝技術逐步完善,燒制水平不斷提高,使"洛陽唐三彩"的工藝技巧和藝術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國際市場上,唐三彩已成為極其珍貴的藝術品,曾在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國際旅遊會議上被評為優秀旅遊產品,被譽為“東方藝術瑰寶”。唐三彩大馬、駱駝等曾作為
國禮,贈送給50多個國家的
元首和政府首腦。
地位
唐三彩,是中國古代傳統陶瓷藝術寶庫中一朵絢麗奪目的奇葩。唐三彩是唐代鉛釉陶器的總稱,因其以黃、綠、褐(或紅、綠、白)3種釉色為主而得名,在燒制過程中由於鉛釉的流動,各色均呈現出濃淡的層次或各色巧妙地交織在一起,形成錯綜複雜、絢麗多彩的色釉。唐三彩最能體現大唐的盛世風采以及大唐文化的雄渾博大的氣度,無論是在造型、裝飾,還是在燒制工藝方面,都閃爍著中國古代社會鼎盛時期的藝術光輝。上世紀初年唐三彩在洛陽首次發現,出土的唐三彩多集中於唐代兩都:長安、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