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陽陵出土文物中,有一批雙腿分開作騎馬姿態的裸體陶俑,卻不見馬的蹤影。陶俑的顴骨特別高,嘴和眼部凹陷,看似女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騎馬俑
- 地點:漢陽陵出土
- 特點:顴骨特別高,嘴和眼部凹陷
- 現況:騎馬裸體俑的身份還未能解謎
在漢陽陵出土文物中,有一批雙腿分開作騎馬姿態的裸體陶俑,卻不見馬的蹤影。陶俑的顴骨特別高,嘴和眼部凹陷,看似女性。
在漢陽陵出土文物中,有一批雙腿分開作騎馬姿態的裸體陶俑,卻不見馬的蹤影。陶俑的顴骨特別高,嘴和眼部凹陷,看似女性。...
絞胎釉陶狩獵騎馬俑,1972年出土於陝西乾縣懿德太子墓,為唐代使用的明器,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漢彩繪騎馬俑通高68厘米、馬長55厘米。馬作立姿,腿長胸闊,頭部瘦削,是典型的漢代駿馬形象。...
戰國秦騎馬武士俑是1995年在鹹陽塔兒坡所出土的的戰國時代的文物。...... 這兩件騎馬俑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騎馬俑,因此十分珍貴。秦人祖先即以養馬聞名,公...
唐騎馬俑 館藏地點 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環島幹道4765 所屬年代 唐 尺寸 通高38.5厘米 所屬博物館 福建省源古歷史博物館 所屬地區 福建三明 此展品為唐...
詳情 銅馬上騎著一帶冠男俑,身體挺直,張開雙臂,一手執盤狀器。男俑五管雕刻清晰。銅馬體態較為壯碩。1 ...
彩繪貼金騎馬俑,陝西乾縣懿德太子墓出土。...... 彩繪貼金騎馬俑,陝西乾縣懿德太子墓出土。中文名稱 彩繪貼金騎馬俑 出土地點 陝西乾縣懿德太子墓 所屬年代 唐...
唐代彩釉騎馬俑製作於唐代,屬於陶瓷,通高41.3、通長36厘米。...... 唐代彩釉騎馬俑製作於唐代,屬於陶瓷,通高41.3、通長36厘米。中文名 唐代彩釉騎馬俑 類別 ...
三彩騰空騎馬俑屬於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長52厘米 高38厘米...... 名稱:三彩騰空騎馬俑 時代: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尺寸: 長52厘米 高38厘米 ...
此為明代三彩產品,騎馬胡人穿胡靴,靴形清晰,和《趙武靈王騎射圖》所穿黃色短革幼靴相似,具有收藏和研究價值。 ...
【騎馬仕女俑】陶俑之一。流行於唐代。見2006年中國嘉德國際拍賣公司拍品,通高三十五厘米。仕女頭髮烏黑,挽前篷轡,臉豐滿,彎眉直鼻,口塗朱,上身穿翻領杏黃...
高14.5厘米。此件唐三彩騎馬俑,馬上騎一胡人,深目高鼻,側面微笑,身穿右衽折領長衫,雙手抄於腹部。陶馬體形肥壯,作靜立狀。馬鬃呈黃棕色,馬身上藍色斑點較多...
31彩繪抱嬰女立俑32彩繪持果盤女立俑33彩繪持鏡女立俑34三彩女立俑35彩繪說唱俑(6人)36彩繪釉陶戴笠帽女騎俑37彩繪胡人力士騎馬俑...
此藏品為漢代文物。高40厘米。西漢彩繪騎馬射箭武士俑一對。漢代的陶俑形體比秦皇陵兵傭小,馬則昂首翹尾,此時騎兵已完全取代車兵,成為主要作戰力量。此對俑全身...
騎馬俑 男立俑 翹腿女坐俑 孕婦俑 持盾牌俑 勞作俑 背水罐女俑 軍士俑 男、女捧物俑 鮮卑侍吏俑 門吏俑 第四部分 夢回唐朝 黃釉武士俑(兩個) 白釉駱駝...
吐魯番泥木俑(earthen and wooden figurines in Turpan ) 中國新疆吐魯番縣阿斯塔那和哈和卓出土的俑雕塑。阿斯塔那和哈和卓位於吐魯番縣城東南約40公里,火焰山...
俑是用木、土、金屬等材料製成的,專門用於陪葬的人體形象。人之初來,完全遵循自然之道而生死,這一點與自然界中的動物並沒有太多區別。後來,人類在長期勞作生產...
西漢時期少數民族墓葬。位於西林縣普合鄉普馱屯馱娘江西岸。1969年冬在修築百色至騎馬俑西林的公路時發現一座銅棺墓。1972年因普馱糧店開闢曬場,在距離銅棺墓20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