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不翻湯

洛陽不翻湯

洛陽不翻湯酸辣鹹香,醒酒開胃回味無窮,是一款頗具河南洛陽地方特色的民間小吃。洛陽人亦稱其為“九府門不翻湯”,距今已有120餘年的歷史。在鏊子上烙成薄餅再佐以金針、冬粉、韭菜、海帶、香菜蝦皮木耳紫菜等,加入精鹽、味素、胡椒、香醋等調料製作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洛陽不翻湯
  • 主要原料金針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適宜人群:老少皆宜
起源,製作方法,

起源

不翻湯”。洛陽人亦稱其為“九府門不翻湯”,距今已有120餘年的歷史。洛陽人有喝湯吃泡饃的習慣:早起喝葷湯,牛肉湯、羊肉湯和驢肉湯鮮美無比;晚上不宜多吃,更要少油、少肉,一般就要喝些麵疙瘩或米湯。倘若不想做飯或者孩子嘴饞,那沿街叫賣的素湯,如豆腐湯、丸子湯和不翻湯,就是一頓晚飯。
啥叫不翻湯?光這名字聽來就很有些噱頭。“不翻”其實就是一張綠豆小餅,有小孩子的巴掌大小。把綠豆泡漲磨細兌水調汁,汁兒不稀不稠,舀一勺攤在鏊子上,用爐火加熱,一分鐘就熟了,不用翻個兒,所以叫做“不翻”。小小的“不翻”究竟是誰發明的,沒人知道,但是在傳說中,這張綠豆小餅來頭可不小。相傳清康熙皇帝獨自暗訪民情,途經孟津縣小浪底鎮時飢腸轆轆,忽然聞到一陣奇香。原來是一戶人家的老太正在烙餅,便上前討要。老太說:“餅還沒翻,不熟。”康熙皇帝飢不擇食,說:“不翻不翻,救命要緊。”抓起餅大吃,頓覺美味異常,並為這小餅賜了字。於是,這受過“冊封”的小餅再也不用翻了,因此得名“不翻”。
洛陽不翻湯洛陽不翻湯
不翻極薄,一面豆綠一面淡黃,再拿一個白瓷碗,碗底放上白鬍椒、醋、鹽、等調味料,再放上煮熟的海帶絲、泡漲的粉條、小塊的雞血,撒上蝦皮和一大把翠綠的、切得細細碎碎的韭菜,再扔一塊紫菜進去,把不翻鋪在最上面,在碗裡澆一勺骨頭湯,再附上一張雪白的薄烙饃,一碗不翻湯就齊活了。把不翻湯端上飯桌,只見漂滿翠綠色碎韭菜的湯中,薄薄的不翻若隱若現。先喝一口湯,燙燙的,酸辣爽口,即使暑天也立刻叫人胃口大開,再夾起不翻嘗上一口,那不翻入口即化,有若無物,咽下肚去,唇齒間便有了綠豆的清香,再泡上韌勁十足的薄烙饃,頗感“空虛”的牙齒立刻來了勁頭。又吃又喝,肚子不知不覺飽了。

製作方法

“洛陽不翻湯”,鏊子上烙成豆綠薄餅再佐以金針、冬粉、韭菜、海帶、香菜、蝦皮、木耳、紫菜等,加入精鹽、味素、胡椒、香醋等調料,加上高湯將薄餅放在上邊,鍋中水翻滾,餅子卻不翻個兒。這便是家喻戶曉的美味——“不翻湯”。此款小吃酸辣鹹香,醒酒開胃,是一款頗具洛陽地方特色的民間小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