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洛特·雷妮格生於柏林,她15歲時聽了著名演員、導演保羅·韋格納(Paul Wegener)的講座(代表作《泥人哥連》),其利用特效攝影而製造的神奇視覺效果深深吸引了她。洛特·雷妮格下定決心要跟隨保羅·韋格納,於是她說服父母到表演學校學習表演。可是學校並沒有機會實習演出讓她接近心目中的英雄,她就到Max Reinhardt劇院觀看保羅·韋格納的演出。洛特·雷妮格免費把演員們的舞台造型做成剪紙圖案送給他們,這引起保羅·韋格納對她的注意。1918年,保羅·韋格納聘請她為自己的影片《哈米林的笛子》(Der Rottenfanger von Hameln)製作字幕插圖,並在他多部影片中出任臨時演員。1919年夏天,保羅·韋格納把她推薦給當時正在籌辦實驗動畫工作室的漢斯·克利斯(Hans Curlis)、
貝特霍爾德·巴托施(Berthold Bartosch)、卡爾·科赫(Carl Koch),並說服他們資助洛特·雷妮格製作她的剪紙卡通片。1919年12月她完成了第一部動畫電影《愛情的點綴》(Das Ornament des verliebten Herzens),此片講述了一小段關於兩個戀人的故事,反映了他們的情緒,這部電影受到了人們的熱烈歡迎。從此便拉開了她製作卡通片的序幕。洛特·雷妮格一生中共製作了50多部動畫短片。
1923年,在銀行家路易斯·哈根(Louis Hagen)的資助下,洛特·雷妮格利用路易斯·哈根的車庫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並開始製作《阿基米德王子歷險記》。這部根據“一千零一夜”改編而成的電影充滿了冒險、浪漫與魔幻。共同參與該片製作的還有她的丈夫卡爾·科赫(二人於1921年結婚)、貝特霍爾德·巴托施和負責背景設計的沃爾特·魯特曼(Walther Ruttmann)。影片不僅使用剪紙這種洛特·雷妮格運用自如的媒介,同時還大膽嘗試利用蠟和沙子製作動畫。這部90分鐘的黑白影片(18格/秒)採用手工著色的技術,追求攝影機的多角變化。1926年影片公映時,好評如潮,受到包括
讓·雷諾瓦(Jean Renoir)和
雷內·克萊爾(Ren e Clair)等電影大師的稱讚。讓·雷諾瓦後來成為洛特·雷妮格的親密好友和工作夥伴。這部剪紙動畫長片不僅被公認為是剪紙卡通片領域中的經典之作,且有史學家認為這部作品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動畫長片,雖然這一觀點還需論證,但《阿基米德王子歷險記》無疑是歐洲的第一部動畫長片。
接下來的動畫長片是根據
莫里斯·拉威爾(Maurice Ravel )1925年的芭蕾歌劇《魔法少年》(L’Enfant et les sortil e ges)改編而成的。在二戰前他們共製作了26部卡通片,其中以《Papageno》的知名度最高,他們還為讓·雷諾瓦的電影《La Marseillaise》做過剪紙卡通片段。
20世紀中期有聲電影出現以後,她除了拍攝童話片外,也導演了一些故事片,其中有《十分莫扎特》(1930),一部模仿性的滑稽片《卡門》(1933)和根據《魔笛》改編的《牧笛》(1935),這些影片反映了她對音樂的愛好。接著,她導演了由她自己任製片人的兩部音樂片《美人海倫》(1957)和《閨房》(1958)。她的最後一部作品是剪影片《玫瑰與戒指》(1979)。她也被認為是德國影壇的偉大人物之一。
個人作品
1979 玫瑰和戒指-The Rose and the Ring (短片)
1975 烏加桑和尼科萊特-Aucassin and Nicolette (短片)
1961 青蛙王子-The Frog Prince(短片)
1956 伯利恆之星-The Star of Bethlehem (電視短片)
1955 漢塞爾與格萊特-Hänsel and Gretel (短片)
1955 傑克與魔豆-Jack and the Beanstalk (短片)
1954 阿拉丁和神燈-Aladdin and the Magic Lamp (短片)
1954 哈里發斯托奇-Caliph Storch (短片)
1954 拇指姑娘-Däumlienchen (短片)
1954 穿靴子的貓-Puss in Boots (短片)
1954 白雪和紅玫瑰-Snow White and Rose Red (短片)
1954 青蛙王子-The Frog Prince (短片)
1954 巨人小裁縫-The Gallant Little Tailor (短片)
1954 蚱蜢和螞蟻-The Grasshopper and the Ant (短片)
1954 小煙囪清掃工-The Little Chimney Sweep (短片) (主演)
1954 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 (短片)
1954 三個願望-The Three Wishes (短片)
1954 灰姑娘-Cinderella (短片)
1953 神奇的馬-The Magic Horse (短片)
1951 瑪麗的生日-Mary's Birthday (短片)
1944 下金蛋的鵝-Die goldene Gans (短片)
1938 啤酒花-The HPO (短片)
1937 女兒-Daughter
1937 火炬手-The Tocher (短片) (芭蕾電影)
1937 國王的早餐-The King's Breakfast (短片)
1936 穿靴子的貓-Puss in Boots
1936 剪影-Silhouetten (動畫場景)
1935 小小煙囪清掃工-Der kleine Schornsteinfeger (短片)
1935 加拉蒂亞:生活大理石圖像-Galathea: Das lebende Marmorbild (短片)
1935 帕帕吉諾-Papageno (短片)
1934 被盜的心-Das gestohlene Herz (短片)
1933 卡門-Carmen (短片)
1932 茜茜公主-Sissi
1931 丑角-Harlekin (短片)
1930 莫扎特的十分鐘-Zehn Minuten Mozart (短片)
1928 故作死亡的華人-Der scheintote Chinese (短片)
1928 杜利特爾博士和他的動物-Dr. Dolittle und seine Tiere (短片)
1927 中國夜鶯-The Chinese Nightingale
1926 阿基米德王子歷險記-Die Abenteuer des Prinzen Achmed
1922 灰姑娘-Aschenputtel (短片)
1922 侯爵夫人的秘密-Das Geheimnis der Marquisin (短片)
1922 飛行的旅行箱-Der fliegende Koffer (短片)
1922 睡美人-Sleeping Beauty
1921 伯利恆之星-Der Stern von Bethlehem
1919 愛情的點綴-Das Ornament des verliebten Herzens
個人生活
洛特·雷妮格和丈夫是一對極左派,因此在納粹上台時他們急於離開德國,可是現實與希望相差懸殊,英、法等國拒絕他們入境。夫婦二人只好繼續留在德國製作動畫短片,但是這些影片中難以避免地流露出反納粹精神。1936年,他們迫於政治壓力離開德國,持有臨時簽證的夫婦二人顛沛流離於歐洲各國。患難之中,讓·雷諾瓦盡其所能幫助他們,不僅僱傭二人在他的電影中工作,大戰爆發時還帶夫婦二人去義大利參與拍攝影片《Tosca》。洛特·雷妮格夫婦在義大利一直待到1944年,最終被同盟國遣返回德國。回國後她被迫製作卡通片《下金蛋的鵝》(Die goidene Gans),但是影片始終沒有完成。
1948年夫婦倆終於拿到英國簽證,洛特·雷妮格後半生的工作幾乎都在英國完成。1955年,她導演的《巨人小財縫》(The Gallant Little Tailor)獲得當年威尼斯電影節的大獎。他們還成立了自己的“櫻花公司”(Primrose Production),為BBC兒童電視節目製作剪紙動畫廣告片。但是她的丈夫始終難以擺脫戰爭帶來的精神創傷而英年早逝。洛特·雷妮格堅強地生活下去,並保持著充沛的創造熱情,直到80歲高齡依舊活躍在製作一線:1976年她在加拿大國家電影局(NFB)的資助下,根據中世紀傳說改編拍攝的《Aucassin and Nicolette》獲得國際好評;洛特·雷妮格的最後一部動畫作品是她80歲製作的《玫瑰與戒指》(Rose and Ring,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