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氏鱥

洛氏鱥

洛氏鱥(學名:Phoxinus lagowskii (Dybowski, 1869),為鯉科鱥屬的一種小型魚類,體長而側扁,體高小於頭長或尾柄長。體較低,體長為體高的5倍以上。頭長且尖,上頜稍長於下頜,眼較大。口小,呈半下位。磷小且排列緊密,胸部具鱗。側線完全。背鰭起點在眼前緣與尾鰭基距離的中點。背鰭起點顯著在腹鰭起點之前。鱗片周圍有發達的放射肋。咽齒2行。鰓耙8—9。體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色小斑點,兩側中軸有一顯著的黑色直紋。喜集群生活在水流湍急而清澈的河流中。生活於江河支流的上游。以昆蟲幼蟲為食。成體大小為100~150毫米。數量多且分布較廣,為產地常見食用魚類。分布於黃河以北廣大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洛氏鱥
  • 拉丁學名:Phoxinus lagowskii (Dybowski, 1869)
  • 別稱:柳根池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鯉形目
  • 亞目:鯉亞目
  • :鯉科
  • :鱥屬
  • :洛氏鱥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繁殖習性,

形態特徵

背鰭Ⅲ7,臀鰭Ⅲ7,側線鱗為83-87,鰓耙8-9,下咽齒二行。2.4-4.2(2.5-4.2)。
洛氏鱥洛氏鱥
頭長為體長的25.2%-28.3%,體高為體長的19.3%-20%,尾柄長為體長的24.4%-28.7%,尾柄高為體長的10.2%-12.6%,吻長為頭長的25%-34.6%,眼徑為頭長的15.3%-20.8%,尾柄高為尾柄長的22.2%-27.7%。
體長稍側扁。頭長而尖,顯著大於體高。吻長向前突出,口大斜裂,口裂後延至眼下緣。口為半下位,呈弧形。尾柄細長。背鰭起點位於腹鰭基部之後。胸鰭條較長,約為胸鰭至腹鰭間距的65%左右。臀鰭為截形。尾鰭分叉較淺,上、下葉稍圓。
腹腔膜白色。鰾二室。
背部和體側灰褐色,有許多小黑點,體側中軸有一條黑色紋帶。腹部灰白色。

生活習性

拉氏鱥是棲息於水流較急而清晰、水溫較低的河道中,一般大麻哈魚屬進入產卵的支流,必有數量眾多的拉氏鱥。不進入靜水湖泊,游泳敏捷。
拉氏鱥食動物性的魚類,以昆蟲幼蟲為主。
淡水生。

繁殖習性

拉氏鱥體長7厘米達性成熟,懷卵量740-1744粒,成熟卵的直徑為2毫米左右。產卵期為5月末至6月中旬,水溫18℃時產卵。產卵於哨口的下段水流稍緩的河段,卵粘著於河底的石礫上。當水溫18℃時,5天孵出,胚體怕光,隱蔽在石礫隙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