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之戰(洛杉磯大空襲)

洛杉磯之戰(洛杉磯大空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洛杉磯之戰(英語:Battle of Los Angeles),又稱洛杉磯大空襲(The Great Los Angeles Air Raid)是指1942年發生在美國洛杉磯的一次UFO事件。1942年2月24日午夜至1942年2月25日凌晨2點,洛杉磯聖塔莫尼卡地區上空出現不明飛行物,此時離珍珠港事件不到3個月,又昨天(2月23日)日本剛進行埃爾伍德大轟炸(Bombardment of Ellwood),美軍因此認為可能是日本軍隊的飛機。

當時的海軍部長法蘭克那斯(Frank Knox)在接下來的記者會上澄清,說這只不過是個“假警報”,報紙並刊登了一些報導及對這掩飾的猜測。一些現代的幽浮學家認為這些目標其實是外星飛船。1983年的空軍歷史檔案庫(U.S. Office of Air Force History)將此事件歸咎於一顆遺失的氣象氣球及“對於戰爭的神經緊張”,並說後來的信號彈及防空炮火加劇了此事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洛杉磯之戰
  • 外文名:Battle of Los Angeles
  • 又稱:洛杉磯大空襲
  • 時間:1942.2.24
事件經過,媒體回應,

事件經過

震耳欲聾的空襲警報響徹了2月24日晚上~25日凌晨的洛杉磯。居民被命令熄滅燈火,千名空襲督導員(Air Raid Wardens) 站上了他們的崗位。凌晨3時16分第37海岸炮兵旅開始發射炮彈重達5.8公斤(12.8磅)的防空炮,並共發射了1400多發。第四攔截司令部的飛機已處於警戒狀態,雖然並未起飛。防空炮火併斷斷續續的發射直到凌晨4點14分。熄滅燈火的命令於早上7時21分解除。數十架不明飛行物中僅擊落一架
數棟建築物被誤擊,大約5位平民死於防空炮火,並有3位因無法承受長達數小時的炮火聲而死於心臟病。此次事件上了美國西岸的報紙頭版,並引起了全國媒體的關注。
洛杉磯之戰

媒體回應

事件過後的數小時內,海軍部部長法蘭克那斯舉行了記者會,並說這只不過是因對戰爭的緊張所導致的假警報。隔天陸軍的回應也引用了這段話,反映了陸軍元帥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的想法:那些可能是商用飛機,用來投擲傳單,執行心理戰罷了。
當代的媒體認為這只是另一次的掩飾。一位長灘獨立報的編輯寫道“這整件事中有個神秘的沉默:某種程度的媒體審查似乎想停止關於這整件事情的討論。”(There is a mysterious reticence about the whole affair and it appears that some form of censorship is trying to halt discussion on the matter.);有人認為在墨西哥北部有個秘密基地,也有人說日本具有航空母艦功能的潛艦駐紮在外海;甚至說這整件事情被誇大了,要給沿海的國防工業一個藉口來搬到內陸。
聖塔莫尼卡眾議員李蘭福特(Leland M. Ford)召開了國會調查(Congressional investigation),並說“......至目前為止的藉口都沒有讓這件事脫離‘完全的謎團’......這可能是個演習,一場要嚇死兩百萬人的演習,也可能是假警報,只是要讓沿海的工業有藉口搬進內陸。”(...none of the explanations so far offered removed the episode from the category of 'complete mystification' ... this was either a practice raid, or a raid to throw a scare into 2,000,000 people, or a mistaken identity raid, or a raid to lay a political foundation to take away Southern California's war industrie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