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伊寧格爾

洛伊寧格爾是《第三隻眼睛看中國》的作者王山杜撰的人物。

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出版真相,作者簡介,

人物簡介

洛伊寧格爾,德國人,是《第三隻眼睛看中國》的作者,實際作者是王山,該書譯者王山(其實是作者)借“洛伊寧格爾”之名創作作品。洛伊寧格爾是王山杜撰的人物,在署名王山的出版說明里,譯者寫道:“L.洛伊寧格爾博士(1953年8月)是當代歐洲最有影響力的中國問題專家。自八十年代起,洛氏陸續出版了一系列研究中國國情和國家政治結構的專著。他的觀點……被認為是歐共體東方政策的最主要的理論依據之一。…”

出版真相

20年後《第三隻眼睛看中國》出版真相公布
《第三隻眼睛看中國》 ◆作者:(德)洛伊寧格爾 ◆譯者:王山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一本名為《第三隻眼睛看中國》的書在國內掀起波瀾。從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到普通學生、平民百姓,都為它的內容而亢奮。它成為關注中國現實和未來命運者的爭論焦點。隨著討論的深入,作者的來歷、該書的背景和創作的意圖卻擴散成神秘的面紗,引發種種揣測。
2012年4月30日,王山先生辭世。王山假託德國人之名創作的《第三隻眼睛看中國》一書,不但是他生前影響力最大的作品,也是最具爭議、謎團重重的一部作品。該書以散文式筆法灑脫自在地評述嚴肅政治命題,切中要害而又保持著事不關己的超脫,這在當時的中國難得一見。
■策劃:假託外國人之名開啟“第三隻眼睛”
我和王山相識於1990年12月,隨後兩年內,我和他經常一起喝酒、聊天。從中,我意識到王山對一些歷史和時政問題所抱持的見解獨到而深刻。於是,我向王山建議,運用國外流行的“案例研究”(ACASESTUDY)方法,來對中國問題做一個紮實的研究。
我還特別說到,這本書將以一個外國人作為作者,這樣做有三個方面的考慮:其一,從市場角度看,外國人所寫的談論中國問題的書,一般都比國人自己所寫的書要好賣;其二,從寫作的角度看,用外國人的名義,許多問題和觀點都更好表述;其三,從政治的角度看,官方對於外國人的言論有著更大的寬容度。
王山不置可否,但當我說到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第三隻眼睛看中國》時,他眼睛一亮。
我說:“‘第三隻眼睛’就是既不同於官方的正統視角,也不同於所謂西方反華勢力的誤解、偏見和敵視。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客觀公正中立的理性思考和冷峻分析。”
王山說:“好!一個事不關己的裁判者從職業角度發出的公允的聲音!”
當天,我們就簽訂了這本書的協定。時間大約是在1993年的春夏之交。
■寫作:劍走偏鋒侃政治
此後,王山每個星期都帶著他的書稿到我家來一次。
他完全沒有按照當初我構想的案例研究方式創作,即使我們每周商量好的下一周的創作計畫,最後他交出來的作品也是面目全非。對政治問題,他總是一往情深。
不過,我也照單全收。首要原因當然是他在書中的見解確實有劍走偏鋒、耳目一新的效果,同時,我也尊重王山的創作自由,也明白創作有著自身的邏輯,當一部作品寫到某個程度而要繼續寫下去時,可能連作者自身都難以控制。
書稿完成後,王山又杜撰了一份英文的洛伊寧格爾的授權書並簽了名。我拿著列印好的書稿和偽造的授權書,到太原市找到山西人民出版社,希望由他們來出版這本書。總編室副主任馬健認為書的內容相當不錯,但對於政治上的安全性心中沒底。不過,她建議我找一找山西省委宣傳部部長,如果部長認為這本書可以出,那就可以放心地出版了。
我當即跑到中央黨校去找到部長,並呈上書稿。
次日,馬健就告訴我,部長認為這本書有出版價值,但為謹慎起見,希望這本書以“內部發行”的名義出版。我同意了。
■爭議:“洛伊寧格爾博士”究竟是誰?
1994年1月初,我拿到樣書後,馬上給王山打了電話,他非常急切地詢問我對這本書的看法。我送了一本書給我北大的同學任元彪,希望他能對此書談談看法。
第二天,王山和任元彪都來到我家。任元彪開口就說:“我覺得這本書不像是一個外國人寫的。”他翻到書中的幾個地方說:“這樣的細節不可能從資料上得到,在書中所反映的那個時代,作為一個外國人,也很難實地觀察到這樣的細節。”王山說:“就是一個外國人寫的。”
任元彪問:“你會德語嗎?”王山回答:“是從英語轉譯的。”
隨後,王山問任元彪對這本書的看法,任元彪毫不客氣地對書中的許多觀點,如對毛澤東的評價、對文革的看法、對農民問題的見解等等進行批駁。
這本書果然產生了巨大反響,《北京青年報》用了一個整版介紹書中的要點,並輾轉託人找到王山要交朋友。但同時,關於這本書的作者究竟是誰,卻引起了更大的討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當屬王蒙發表在《讀書》上的《“洛伊寧格爾”和他的眼睛》。
在文章中,王蒙寫道:“這是一部奇書,這是一次奇特的出書。更奇的是:它的作者是誰?在署名王山的出版說明里,譯者寫道:“L.洛伊寧格爾博士(1953年8月)是當代歐洲最有影響力的中國問題專家。自八十年代起,洛氏陸續出版了一系列研究中國國情和國家政治結構的專著。他的觀點……被認為是歐共體東方政策的最主要的理論依據之一。…”這么說,洛氏應該是有相當的知名度的,至少在漢學的圈子應該是聞名遐邇才是。我就此請教了多位德國漢學家的頭面人物。他們都大惑不解:這么有名的德國中國學專家,與他們同屬這個領域,怎么竟會此前毫無所聞?既然發表了一系列著作,他們又怎么可能一本也沒有聽說過?”
■交底:無奈之下向出版社坦白
後來,山西人民出版社不斷打電話給我索要真相,北京的媒體和更多的海內外媒體也不停地找我和王山追問真相。我倆商量後決定,所有問題一律由我出面擋駕,並且堅持咬定就是德國人寫的,甚至,還準備冒稱該書尚未來得及在國外出版,王山就根據其手稿翻譯成了中文搶先出版。至於外文原稿,“在王山手中,適當時候會公布的。”
直到有一天,山西人民出版社一位書記帶著幾個人到北京找到我,說這次來京就兩個目的:第一,見到王山本人;第二,獲得王山本人對這件事情的說法。如果辦不成這兩件事,他們就不走。王山見了他們,並向他們承認該書就是由他本人所寫。
(作者系《第三隻眼睛看中國》出版人)

作者簡介

王山(1953~2012)中共黨員。河北南皮人。1982年後歷任《民族文學》雜誌社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王山,1953年8月31日出生。中共黨員。河北南皮人。1968年國中畢業後先後在省雁北鄉村務農、井下採煤及軍中服役。
1977年後在歷任文化事業單位職員、科長、處長、副院長。1982年後歷任《民族文學》雜誌社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85年在職攻讀教育學碩士學位。1991年後專業從事文學創作。1995年後在國內外多個研究機構供職,專題研究中國社會文化問題。部分作品:《血色青春》系列之天傷、天祭、天爵《第三隻眼睛看中國》、《大頑主》系列之地殤、地魂。
2012年4月30日19點30分,作家王山在北京301醫院病逝,年僅60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