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明弘治三年七月十日(1490年7月26日),徐溥出資建造洑溪徐氏宗祠。
明弘治四年十月十二日(1491年11月13日),洑溪徐氏宗祠竣工。
2008年,宜興市人民政府將徐大宗祠更名為洑溪徐氏宗祠。
2012年,宜興市人民政府斥資對洑溪徐氏宗祠進行維修,復建第一、四、五三進建築。
2015年,宜興市人民政府再次對洑溪徐氏宗祠進行維修。
建築格局
結構
洑溪徐氏宗祠為楠木和陽山石圓柱混築結構,占地面積約585.5平方米,坐北朝南,原有建築五進,現僅存二、三兩進,通面寬17.65米,進深33.17米;第二進面寬3間17.65米,進深8架11.05米,硬山頂,陽山石圓柱,其梁與枋上均有彩繪,但已模糊不清;第三進為正廳,因樑柱為楠木,又稱楠木花廳,面闊三間17.65米,進深8架14.8米;歇山頂,其梁架結構保持了明代始建時的原貌;廳內樑柱枋椽上均有彩繪,有纏枝花卉、包袱錦、雲鶴等圖案。
特點
洑溪徐氏祠堂主體建築正廳的梁架結構保持了明代始建時的原貌;房屋立柱均為陽山石質地,梁架均為楠木材質,用料考究、工藝精美,體現出江南地區的特點;廳內樑柱枋椽上留存有明代彩繪,屬於典型蘇式彩畫,由圖案和繪畫兩部分組成,兩者交替運用,構圖靈活,精緻豐富。
文物遺存
洑溪徐氏祠堂建有“含清樓”“歸樂堂”“世德堂”等,均含怡養和盡孝之義。宗祠大門前有一對石獅,閣額上有一塊“徐太師家廟”橫匾,天井中央立有徐溥生前得意門生李東陽題寫的《徐氏義田碑》。廳正中間上方掛有三塊匾額。第一塊:百世不遷。第二塊:科第世家。第三塊:四世一品。第三塊匾下寫有對聯。上聯:罷三清素同韓表。下聯:建千畝義洽范莊,橫批:天下蔭受其福。廳左側掛有文魁4塊。廳右側供有先祖徐福神主牌。第3進梁、枋均有彩繪,中間掛有:追遠堂匱額。
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徐溥(1428年—1499年),明代官員。字時用,號謙齋。宜興(今屬江蘇)人。明景泰五年(1454年)進士,授編修。成化時,歷官左庶子、太常卿兼學士、禮部右侍郎、禮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職。弘治初,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後任禮部尚書。弘治五年(1492年),繼
劉吉為首輔,屢加少傅、太子太傅,進華蓋殿大學士。與劉健、李東陽、謝遷等同心輔政,以“鎮以安靜,務守成法”為施政宗旨,多所匡正。愛護人才,曾說“天生才甚難,不忍以微瑕弁也。”弘治十一年(1498年),以眼疾乞歸。次年卒,贈太師,諡文靖。曾預修《大明會典》。有《謙齋文錄》4卷傳世。
宗祠由來
徐溥為祖父徐鑒在洑溪建東崖祠,祀徐鑒以上七世祖。並遵父徐琳遺志仿效宋代
范仲淹義田故事遺法,為族人撥置義田800畝。以贍其族人婚喪費用。並設義塾,亦惠及他族,世稱徐氏義莊。徐溥的子孫在溪上建有祠堂和花閣老廳,這是徐琳子孫的總祠堂,稱洑溪徐祠。
文物價值
洑溪徐氏祠堂現存兩進廳堂,典雅大方,用料高貴而技法精湛,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局部手法表現了元代和明代過渡時期的若干建築特點。
洑溪徐氏祠堂是一座建於明代的家族祠堂,年代久遠而且興盛於明、清兩代,體現了人文勝地宜興的歷史文脈,與豐富的歷史文獻資料相互補充,是江南地區家族文化的歷史見證。
文物保護
1995年4月19日,洑溪徐氏祠堂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0月7日,洑溪徐氏宗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洑溪徐氏宗祠位於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宜城街道溪隱路200號。
開放時間
暫不開放
交通線路
宜興市內乘坐1路、5路、23路、103路、109路、115路公交,即可到達洑溪徐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