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白腐病是一種植物疾病,主要危害洋蔥的幼苗及成株的葉片、鱗莖和花薹均可發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洋蔥白腐病
- 主要危害作物:白腐病主要危害大蒜,但也危害洋蔥和大蔥
- 主要為害部位:洋蔥的幼苗及成株的葉片、鱗莖和花薹均可發病
洋蔥白腐病
白腐病主要危害大蒜,但也危害洋蔥和大蔥。
(病症) 洋蔥的幼苗及成株的葉片、鱗莖和花薹均可發病。最初葉片先端變黃,繼而向下蔓延,在鱗莖和不定根上上生出絨毛狀白色菌絲,隨呈水浸狀而腐爛,後期在菌絲層中產生芝麻粒大小的黑色菌核。本病的特徵是:地上部的外觀似生理病害,拔出後在不同發病時期會看到水浸狀病斑、白色菌絲層或已產生菌核。
(病 原) 屬於囊菌亞門、小菌核屬,名稱為白腐小菌核菌。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以菌核在土壤中長期存活,可借灌溉和雨水傳播,長出菌絲侵染寄主。在20℃發病較重,故多在春末夏初多雨時發病。不同品種之間抗性差異不明顯。
(防治方法) 發病嚴重的田塊必須實行3~4年與非蔥蒜類作物輪作。加強田間檢查,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燒毀。在藥劑防治方面:播種前用相當種子重量0.3%的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拌種;田間在拔除中心病株後再用50%甲基硫菌靈6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灌根。此外,也可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噴布植株及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