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縣城隍廟戲台據《洋縣縣誌》記載,始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現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城隍是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洋縣城隍廟戲台
- 外文名:The county) stage
- 位於:洋縣城內城隍廟正南廣場
- 源於 :《洋縣縣誌》
特色,活動,
特色
戲台坐南面北,桿欄式建築,由三個戲台組合而成。下由木柱架起棚板組成台基,台基高出地面兩米。基上分置三個並列台口,通面寬十二米,每個台口寬四米,進深三點五米,可同時作賽戲演出。前檐柱四根,將台面分作三間,台內中柱四根,將進深分作兩間。上為重檐歇山頂,蓋以灰色筒瓦。牡丹花脊透空。上下四角由兩層角梁挑檐,飛檐遠翹。前檐有柱頭枋、平板枋和撩檐枋。枋上托以五踩雙昂斗拱。中檐枋上精飾彩繪多幅。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民族藝術精品的集中體現。
活動
每年農曆八月初二為其會期,一般均有二至三台戲曲作賽會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