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含義
洋埭村名因地域的開發而得名,與自然地理有密切
關係。《爾雅釋詁》日:“洋,多也。”又,“洋為平洋也。”《正韻》日:“埭,以土堰水也。”以土堰築成埭,埭里平整土為為住居地;墾荒耕地為田疇,一派平洋,地以此名之,稱之為 “洋埭”。
清乾隆《泉州府志》載:宋初,平海軍節度使陳洪進於晉江岸沿海沙塗灘築堤成埭,其族人遷徙此居住,墾荒耕種,繁衍生息,地因之名,“陳埭”。“洋埭”位於陳埭北面。該志又載:“洋埭之水由四十一都陳三壩而來,下通洛陽江。於圍二百二十七丈,深二丈。”民間傳說:宋初,平海軍節使陳洪進派兵築晉江下游南岸海堤屯,是時開“三埭”----陳埭、蘇埭、洋埭。
歷史沿革
五代南唐乾德十一年(936年),平海軍節使陳洪進派兵築堤晉江下游南岸尚堤屯田,開三埭,始有洋埭地域。宋代紹興六年(1136年)邑人李密,李國表向知縣洪元英請求間湮浦埭水利工程。建畢設塘司、徒首管理。1949年9月,洋埭解放,之後成立龍岱農會組織,作為過度政權,處理新舊政權交接事宜。1951年,成立龍岱鄉政府,同年全村進行土地改革,1958年,洋埭與涵埭、下村、庵上、海尾、仙石6村組建一個大隊,名為“團結大隊”。
行政轄域
洋埭村位於
晉江東北部,面積7.5平方公里,總人口7598人,外來人口約4萬人。
交通狀況
北面與泉州隔江相望,南距晉江機場僅6公里,陳泉公路貫穿全村,村內道路四通八達,全村實現路面全部硬化,總長達2萬多米。
地方物產
洋埭位於福建東南沿海,氣候屬東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盛行風向季節更替,冬季主要吹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一年四季溫差不大,靠近北回歸線,日照時間較長,物產豐富,雨量充沛,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溫暖,秋溫高於春溫。風速較大,7—9月由東太平洋形成的颱風,常在此登入,破壞性大。颱風暴雨時有發生。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為多種動物提供適生環境。特別是淺海、灘涂及河道、池塘、溝渠等海水域、淡水域,為水生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繁衍生態環境,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就有788科2408種,其中海水魚類215種,淡水魚類25種,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工業企業
洋埭村社會經濟的發展壯大,得益於鄉鎮企業的領航起步,境內有大小企業360多家,總產值超過7億元,洋埭企業一路順風向前發展,這與村兩委思想解放,與時俱進、一路扶持、保駕護航分不開。一、建立工業園區,引導企業向工業區集中,建立劉浦工業區,面積34.63萬平方米。定興工業區,面積33.3萬平方米;二、深化體制改革,著力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開展“用科技、抓管理、練內功、增效益”等質量管理活動,促進企業上規模,產品上檔次,管理上水平;三、引導企業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鼓勵企業也引進機械設備和聘用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實現經營管理和人才技術市場接軌,提高市場競爭力;四、加強安全生產管理;五、組織境內外企業積極參加國內外展銷會、交易會,創造條件,讓廠家了解國內外市場信息。
經濟社會與科教文衛
伴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洋埭村各項事業也取得長足進步。如今全村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科教文衛事業日益發展。轄區內有泉州市示範國小龍林中心國小,外來工子弟學校也已建成使用,幼稚園1所,衛生所5家,私立醫院5所。
地圖信息
地址:泉州市晉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