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當前農村社會發展中的基本問題出發,考察了16世紀的平民儒家學派泰州學派在參與鄉村建設中的思想及實踐活動,認為平民可以通過汲取儒學等文化資源,擔當農村社會建設的主力,激發農村社區的活力,創造性地解決農村發展中的具體問題。
基本介紹
- 書名:泰州學派的精神世界與鄉村建設
- 作者: 宣朝慶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10-5-1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信息
I S B N : 9787101072914
定 價: ¥39.00
內容簡介
本書從當前農村社會發展中的基本問題出發,考察了16世紀的平民儒家學派泰州學派在參與鄉村建設中的思想及實踐活動,認為平民可以通過汲取儒學等文化資源,擔當農村社會建設的主力,激發農村社區的活力,創造性地解決農村發展中的具體問題。泰州學派成員“民間行道”的責任意識、“大人造命”的自由精神,以及他們在民眾中著力培養的自治精神和互助合作精神,都值得當代農村社會建設者關注。
作者簡介
宣朝慶,1971年生,山東海陽人。先後就讀于山東師範大學、南開大學,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現任南開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曾任漢城大學訪問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社會思想與社會發展。在《中國社會科學》、《天津社會科學》、《孔子研究》、《社會學研究》、《南開學報》及韓國《奎章閣》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序
導言
第一章 泰州學派鄉村建設的社會條件與時代精神
第一節 江淮社會的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
一、商業發展,經濟繁榮
二、社會流動加快,階級關係趨向緊張
三、社會有機團結增強,各種“會社”蓬勃興盛
第二節 理學反思和自我意識的覺醒
一、思想界對程朱理學的反思
二、儒家自我意識的特徵
第二章 儒家鄉村建設思想的源與流
第一節 和諧——中國社會的精神與理想
一、和諧概念的產生
二、庶民階層崛起與和諧理念新詮釋
三、孟子的鄉村社會理想
第二節 張載的鄉村建設思想及其影響
一、張載的鄉村社會觀
二、張載的鄉村建設思想
三、張載思想對兩宋理學家的影響
第三章 王艮與泰州學派
第一節 作為思想家的王艮
一、平民儒學:王艮思想的特點
二、淮南格物:王艮之平民儒學的理論頂峰
第二節 投身鄉村建設的王艮
一、農村社區領袖的重要性
二、王艮作為鄉村建設領袖的個人素質
第三節 私人性聯繫的發展與個人角色轉型
一、灶丁:國家給王艮的身份
二、販鹽:市場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
三、重拾儒學:領悟孔門要旨
四、求學與傳學:王陽明門下的“狂者”
五、泰州學派:私人性聯繫的團體化進展
第四章 泰州學派的精神世界
第一節 “傷時憂世”的社會批判精神
一、政治依賴性弱化,疏離感加強
二、反思科舉制度及教育
三、抨擊官僚階層的劣行
四、“生逢溺世待急救”
第二節 “大人造命”的自由發展觀
一、王艮提出“大人造命”
二、“御天造命”的精神實質
三、大人造命思想的來源
第三節 “民間行道”的經世濟民理念
一、放棄陽明學派“得君行道”的經世理念
二、“不襲時位”服務社會下層的新理念
三、民間經世——走向鄉村建設
第四節 “人人君子”的小康社會理想
一、王艮的“君子國”理想
二、泰州後學對“君子國”理想的完善
三、“君子國”理想的性質
第五章 建設孝義文明的鄰里社區——泰州學派鄉村建設實踐之一
第一節 明代家族發展與研究視角
一、中國人的家族觀
二、明代的家族
三、明代家族研究的視角
第二節 創建義門——“草根性”的家族組織活動
一、王襞創立王氏“宗會”
二、何心隱創立“聚和堂”
三、家族建設活動包含的新因素
第三節 倡率孝義——重塑家族的精神世界
一、孝悌與仁義、良知、禮的關係
二、新孝悌觀
三、提倡運用教化手段提高人們的孝悌之德
四、義——對孝悌意識的創造性轉化
五、加強富人承擔道義的強度
第六章 開啟自由個體化社會之路——泰州學派鄉村建設實踐之二
第一節 “師道經世”與平民講會
一、師道經世
二、祖述聖賢與自我認同
三、講會的民眾秩序對“師道經世”的制約
第二節 泰州學派的平民講會活動
一、泰州學派平民講會的三個階段
二、王襞與韓貞的平民講會活動
三、羅汝芳的講會活動
四、何心隱死於會講
五、平民講會衰微的內在原因
第三節 泰州學派平民講會的特點
一、成員平民化
二、教育風格簡易化
三、講會制度化
第四節 講會對平民生活的重要影響
一、平民講會改變了基層社會精英結構
二、平民講會增強民眾的社會認同感
三、平民講會激發民眾的個體性與自主性
四、以個人為主體的橫向社會關係得到發展
結語
第一節 創造性轉化:泰州學派的歷史貢獻
第二節 民眾思想的譜系:泰州學派在中國社會思想史上的地位
第三節 鄉村建設:一個歷久彌新的主題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