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皮影藝術研究院

皮影戲屬於傀儡戲的一種,也是中國古老的劇種,源於2000餘年前的中國古代長安,盛行於唐、宋。至今仍在中國民間普遍流行,堪稱中國民間藝術一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泰山皮影藝術研究院
  • 機構類別:研究院
  • 地點:泰山
  • 內容:皮影藝術
關於泰山皮影,關於范正安,

關於泰山皮影

“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包括場面道具景物)製品的通用稱謂。中國皮影藝術,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而成的獨特藝術品種,是中華民族藝術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顆精巧的明珠。
皮影戲是讓觀眾通過白色布幕,觀看一種平面偶人表演的燈影來達到藝術效果的戲劇形式,演出用的”影人",是用驢皮,或用牛皮、羊皮經過硝制刮平,而戲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場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間藝人用手工,刀雕彩繪而成的皮製品,故稱之為皮影。至於皮影戲中人物、景物的造型與製作,卻又是屬於我國的民間美術範疇。它的藝術風格,在民族藝苑裡也是獨樹一幟。為了適應皮影戲的幕影表現形式,採取了抽象與寫實相結合的手法,對人物及場面景物進行了大膽的平面化、藝術化、卡通化、戲曲化的綜合處理。其藝術創意汲取了中國漢代帛畫、畫像石、畫像磚和唐、宋寺院壁畫之手法與風格。其臉譜與服飾造型生動而形象,誇張而幽默。或純樸而粗獷,或細膩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暢,著色之艷麗,通體透剔和四肢靈活的工藝製作效果,著實能使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根據劇中的角色和襯景的設計,選用上等牛皮,經過刮、磨、洗、刻、著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餘刀而成,在藝人的操縱下,靠燈光的透射,將影人映現到螢幕上。隨著樂器伴奏和唱腔配合,便成為"一口敘還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意趣盎然的活動藝術形象了。
皮影人製品(簡稱影人)不只是用於皮影戲的演出,而且每個人都可以用雙手耍玩娛樂,還可以置於窗前或白牆之上,作為室內藝術裝飾。由於皮影造型古樸典雅,民族氣味濃厚,既具有藝術欣賞性又有收藏價值,所以國內外很多博物館、收藏家、藝術工作者和皮影愛好者都藏有中國皮影。皮影戲還對國內外文化藝術的發展起過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戲曲劇種,就是從各路皮影戲唱腔中派生出來的。中國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戲的表演藝術手段,對近代電影的發明和現代電影美術片的發展也都起過先導作用。西方世界從十八世紀的歌德到後來的卓別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對中國皮影戲藝術都曾給予過高度的評價。建國後,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戲來招待國內外賓客。在國際交往中,也常有國人以中國皮影為上等禮品贈與國際友人。
皮影戲演出裝備輕便,唱腔豐富優美,表演精彩動人。千百年耒,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在長期流變中皮影戲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如唐山皮影、山東皮影、陝西皮影等. 在山東皮影中飽汲古老泰山文化滋養的泰山皮影戲便是其中一朵獨具魅力的奇葩。

關於范正安

范正安,男,1945年生人,中共黨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北師範大學客座教授、濟南市民俗藝術館皮影館館長、泰安市皮影藝術研究院院長、泰安市民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泰安市擁軍協會副主席。
范正安先生年逾花甲,自幼喜愛皮影,8歲拜泰山皮影大師劉玉峰為師,一輩子活躍在皮影舞台,至今從藝50餘年。范正安先生性格淳厚,為人謙虛,據有高尚的人品和老一輩藝術家所特有的金蘭藝德。
范正安先生對皮影藝術的執著追求為世人所讚嘆。他一生虛懷若谷、淡泊名利,但對皮影藝術的研習卻孜孜不倦。他是中國皮影藝術的大成者,完全繼承了其皮影獨門絕技“十不閒”,一人演出一台戲的功夫爐火純青,讓世人讚嘆不已。2007年泰山皮影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范正安先生受到了溫家寶總理的親切接見,其表演的“十不閒”技藝被溫總理讚譽為“中華絕技”,范正安先生被李長春讚譽為“真專家”。同年獲得中國文化部頒發的非物質文化類的最高獎項《文化遺產日獎》,並於長春獲得《中國文聯民間藝術博覽會最佳表演獎》
范正安先生繼承民族遺產,打造泰山品牌,弘揚泰山文化!皮影表演的泰山石敢當的故事栩栩如生,十七大期間在國家大劇院為與會代表表演的泰山石敢當故事,受到了一致好評,其皮影藝術先後被《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實話實說》《走遍中國》《文化訪談魯》等專題報導。
范正安先生豁達大度,積極傳承文化遺產。在他的積極呼籲和努力下,泰山皮影於2008年正式作為一門學科進入國小課堂,截止目前,全市有3000多孩子學習泰山皮影。
泰山皮影的發展離不開你我的支持,願民族文化大力弘揚,願泰山皮影續寫光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