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泰寧梅林戲早期用本地一帶“土官話”演唱,故稱“土戲”。它源於徽劇,近似贛劇,結合當地特色,通過吸收本地語言、民歌小調和道士音樂,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地方戲劇種。因其發祥於泰寧縣朱口鎮梅林村而得名。
明清年間,中國戲曲已進入繁盛時期,無論是大都市還是偏遠的小山村,都有著廣泛的戲曲演出。在明朝時期,泰寧的梅林村民每逢大事即邀請徽班來村里演戲助興。由於村民酷愛戲曲,平時也進行一些以道土腔為主的演唱活動。早期村民們這種自娛自樂的“道士腔”演唱活動很簡單,只要有鑼鼓伴奏即可。而徽劇在泰寧真正紮下根來,並與當地的山歌小調、道教音樂相融合,形成一個獨特的劇種,是在清乾隆時期才開始的。
乾隆末期,周氏籌資置田、買蘇鑼、購京胡,延聘徽班藝人為師,並積極鼓勵鄉民子弟學戲,自辦起梅林業餘戲班。每至村里迎神賽會,或逢年過節,或婚壽喜慶,戲班就在村里十八坊巡迴演出。在梅林村戲班的影響下,縣城南邊的大布、善溪、雙坪、下渠、大湖、寧路及北邊的朱口、外地、石毫網、上青、永興一帶和將樂縣的安仁、明溪縣的長坪等地也相繼興起業餘戲班。從此徽劇在梅林一帶紮下了根。在流傳過程中,徽調又不斷地吸收本地的歌謠小調和民間藝術,逐漸形成了具有地方色彩的梅林戲。梅林村一帶的業餘戲班,藝人亦農亦藝,農忙務農,農閒演戲,人稱“四季班”或“農閒班”。
清光緒年間,將樂縣安仁鄉人吳勝與泰寧朱口梅林村人艾其言為班主,籌資辦起了第一個梅林戲專業戲班“福慶班”。
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原“福慶班”名旦艾火賢在朱口鄉又組建一個梅林戲專業戲班“火賢班”。1938年,班主艾火賢身染肺病輟演,“火賢班”亦隨之解體。1940年“福慶班”也無法維持而解散。
1950年2月,泰寧解放,行政區劃隸屬於福建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後改稱南平專區)。新中國成立後,萬象更新,在“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指引下,由於各級政府的培育扶植、民間的各種形式的業餘文藝活動得到了復甦。泰寧各鄉村的藝人也紛紛組建梅林戲業餘劇團,開展活動,活躍了農村的文化生活。
1960年4月1日,“泰寧縣梅林戲劇團”在城關何家坪正式成立。
1961年暑期,經縣教育部門推薦.劇團從泰寧一中國中畢業生中招收了7名學員。這時劇團經過連續三次的招生,各方面人員已基本配備。
1964年,全國進行戲劇改革。提倡上演現代戲,梅林戲劇團也積極響疽。時值泰寧縣越劇團撤銷,一部分演職員轉入梅林戲劇團,這時全團已有演職員40餘人,初步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專業劇團的規模。
1970年3月,泰寧縣成立了“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王福任文宣隊指導員,蘇清培任隊長。已解體的梅林戲劇團的一部分演職員參加了宣傳隊。縣裡組織劇目創作人員進行現代戲劇目創作。6月,泰寧縣劃歸三明地區管轄。1972年5月,吳順生擔任文宣隊指導員.周美文任文宣隊副隊長。1975年11月.蔡澄宇擔任文宣隊指導員。這時期基本上進行現代戲創作。創作的劇目中,有不少仍採用梅林戲的唱腔,保留了梅林戲的特色。
1979年夏,“泰寧縣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更名為“泰寧縣文工團”,蔡澄宇繼續擔任文工團指導員,蘇清培為團長,王可為副團長,並根據中共泰寧縣委5月6日“關於縣文宣隊招收國小員請示報告的批覆”(泰委[79]第038號),招收了錢學蓮、郭紅纓等一批新學員,增加了新生力量。劇團以演梅林戲為主,開始上演古裝戲。
1980年7月,“泰寧縣文工團”更名為“泰寧縣梅林戲劇團”恢復了梅林戲劇團建制。原梅林戲劇團人員基本上歸隊。為了儘快恢復梅林戲的傳統劇目演出,及時提高演職員的各方面水平,1980年至1982年,劇團連續派出學員到省藝術學校進修導演、作曲專業;到建陽地區浦城贛劇團、南平市南詞實驗劇團培訓學習。
文化特徵
唱腔
梅林戲的唱腔優美動人,它以皮黃、撥子、吹腔為主,此外還有南詞北調、弦索、徽州詞、浙江調、四平調、青板、小調等。
服飾
梅林戲早期的戲衣較簡陋,改良靠及宮裝披肩上的穗子,都用麻條製作。蟒袍、宮衣上的團花和角花紋樣很簡單。小衣小褲、打衣打褲都用土布製成。後期購置的一些戲衣與贛劇、京劇基本相似。
行當
梅林戲行當齊整,角色配套,具有嚴格鮮明的戲曲程式,以及表演古樸、粗獷、嚴謹的藝術風格,還有類似於古時“娛神”和提線木偶的科介動作,很具有地方特色。
傳統特技
梅林戲有不少傳統特技,如:“耍獠牙”、“葉火變裙”、“變臉”、“耍叉”、“挺殭屍”、“下高台”等。行當有“五門十七行頭”。
伴奏樂器
伴奏樂器分文樂和武樂兩類。文樂包括京胡、二胡、三弦、月琴、琵琶、揚琴、嗩吶、竹笛等,武樂包括大鼓、大平鼓、京鑼、小鑼、大小鈸等。
代表劇目
梅林戲有傳統劇目三百三十多個,已收集記錄有劇本的一百三十多個,經整理上演的較好傳統劇目包括《飛龍帶》、《藍腰帶》、《鴛鴦帶》、《雌雄鞭》等三十多個。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梅林戲源於
徽戲,對於至今仍較好地保存徽派藝術特徵的梅林戲,在研究徽派藝術,追溯徽派藝術原形,探尋中國戲劇史等方面,無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傳承現狀
社會急速發展的今天,梅林戲陷入生存困境,劇團雖仍在農村巡迴演出,但出場費過低,經濟情況十分緊張,時時面臨劇團解散、劇種消亡的危險。
傳承人物
黎秀珍,男,1946年9月生。2008年2月,黎秀珍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泰寧縣申報。項目名稱:泰寧梅林戲。
保護措施
泰寧縣高度重視梅林戲傳承保護工作,堅持按照保護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思路,成立梅林戲專門工作機構,並將其列為財政核撥事業單位;實施傳承人才培養計畫,2015年與福建職業藝術學院三明分院聯辦五年制“梅林戲藝術傳承班”,培養了後續傳承人才。創新發展梅林戲劇,遵循梅林戲傳統表現方式,先後創作了《貶官記》《背子趕會》《花蕊夫人》《西颱風雲》等一批優秀劇目,獲得了國家和省、市多項榮譽。堅持惠民宣傳演出,每年深入基層和赴外地巡演達100餘場;尤其是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組織梅林戲走出國門開展文化交流,先後赴日本、韓國等地演出。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16年12月,2016“清新福建 生活的藝術”旅遊推介會在日本東京及韓國首爾舉行,泰寧縣梅林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的演員們為日本、韓國觀眾獻上了梅林戲演出。這是泰寧梅林戲首次走出國門演出。
2017年12月,當地時間12月12日,福建泰寧梅林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赴澳代表團到訪福建省姐妹州——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和福州市的友好城市——霍巴特市,分別與塔州政府經濟發展部貿易與國際關係部主任吳瑞可(Warwick Clark)及塔州政府官員兼澳大利亞福建鄉情聯誼會塔州分會秘書長Rebecca Hua、霍巴特市副市長兼市場行銷與國際關係事務委員會主席羅恩·克里斯蒂舉行座談會,並在當地開展為期兩天的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活動。
榮譽表彰
2018年11月,泰寧梅林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創作的梅林戲《畫網巾》代表三明市參加第七屆福建省藝術節暨第27屆全省戲劇會演。
文化軼事
據說清朝中葉時期,泰寧朱口梅林村有一寡婦周氏,家境富裕,有一年她過生日,聘請浙江來的徽班來家,連演數日祝壽。後來,周氏為了能常看到戲,籌錢聘請徽班藝人為家鄉子弟傳藝。從此 ,梅林村人以學戲為一大樂事,每逢誰家子弟學戲出師,登台演出,親友便送禮恭賀。在梅林及鄰近鄉村,人人都會唱幾段“土戲”。當時流傳一首民謠:“梅林十八坊,十個弟子九擔箱,敲起叮鐺鼓,唱起道土腔,茅擔抬石窟,扛到段中央,搭起戲台來,唱到大天光”。此後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