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寧世德堂

。“世德堂”古建築群是我國江南地區保存較完整、具有文物保護價值的古代建築群落。占地總面積為1.27萬平方米;其中尚書第占地5400平方米,“世德堂”占地7300平方米。“世德堂”於1995年列為縣級文保,1996年公布為省級文保,2001年6月25日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於這些古建築占地面積大,年代跨度久遠,具有明代早、中、晚期的建築特色,也有清代早、中、晚期的建築風格,還存有元代和宋代的建築遺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泰寧世德堂
  • 占地總面積:1.27萬平方米
  • 類型:古代建築群落
  • 建築風格:清代早、中、晚期
簡介,建築格局,傳說,特色比較,尚書第,

簡介

“世德堂”於2000年開始申報國保的。當時全國有700多處申報單位,國家文物局專家在審核中,把這700多處申報單位分為A、B、C三個檔次;A屬確保類。專家組在第一次初審中就把“世德堂”編在了A類。世德堂於2001年併入尚書第建築群,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德堂是明清建築群宅,建於明萬曆末年至天啟年間,距今有370多年歷史,是一處典型的按當地傳統的“三廳九棟”形式建造的木構架建築群。
長期使用過程中的拆修翻改,使世德堂現存建築留下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痕跡。其中,第一棟、第五棟、第八棟、第九棟主要建築是明代特徵;第六棟前部建築保留明代特徵,後部建築有清代特色;第七棟、第十棟、第十二棟主要建築有清代特徵;第十一棟是傳統木結構民居,建造年代約在20世紀40年代。
世德堂建築群宅坐落於泰寧尚書街東側,占地5707平方米,建築面積5027平方米,始建於明萬曆末年至天啟年間,距今已有370多年歷史。世德堂是一處典型的按泰寧當地“三廳九棟”傳統形式建造的明清時期木構建築群,是我國江南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明代建築群。

建築格局

這是一個坐南朝北的門廳,與尚書第第一棟相似。門廳右邊是一排輔房,當時的礱米間、倉庫、廚房、豬欄就在輔房內。
這是“世德堂”的第一棟,是當時主人吃飯的場所。第一棟是明代晚期的建築風格,現在住的主人已全部搬空。我們抬頭往上看,尚書第建築群的屋脊很特別,像是古代一品官的官帽。它有三種含義一是象徵意義。希望家族世世代代都能出一品官;二是實用價值。平時修漏,不要帶瓦片上梯子,只要從翅檐瓦片當中抽出使用即可;三是起裝飾作用。
第二棟的建築風格是明朝早期的,它還帶有元末的建築遺風。特別是它的柱礎,採用全素麵的覆盆式柱礎。元代的古建築中柱礎大多是覆盆式、鼓鏡式、帶座式等。明代多用八角帶花式、蓮花盆式等。清代種類最多,有圓形、瓜欏形、八角形、方形等,並且通體雕花(到第四棟邊走邊介紹)。
“世德堂”最早的房主是姓鄒,據說是南宋狀元鄒應龍的後裔。後來到鄒國孩這一代衰敗了,將“世德堂”賣給了陳宜安。除了第三棟不知什麼年代轉為李氏門下外,其餘均為陳氏後裔所有,直到解放了都沒有什麼變化。
解放初期,政府將“世德堂”部分房產分給貧苦農民,後有一部分私下分掉,“世德堂”幾易其主,所以目前堂里住著陳氏、李氏、梁氏等姓人家。
“世德堂”的第四棟,也就是當時的主廳,辦大事的場所。五十年代曾做過織布廠,中堂還搭了一層閣樓,沒幾年停廠了,樓閣於1998年5月被拆除,恢復了原貌。1958年大躍進辦食堂時,又在這裡做過大食堂。所以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第二棟和第四棟的建築風格較相似,年代也更早。不但柱礎一樣、是覆盆式,而且樑柱都是素色,是抬梁式的建築類型。中堂上方原來有一塊寫著“世德堂”三個字的木匾,現已被陳家主人收藏。木匾的後面還有一個傳說故事呢。

傳說

據說,當時鄒家祖宗有言在先,鄒家無論怎么敗落,甚至沒飯吃,都不能賣祖屋,實在支撐不下去,就把匾先賣了。到了鄒國孩這一代,他想,匾能值幾個錢?還不夠他還高利貸。最後還是把祖屋賣給了陳宜安。這陳宜安原本也是個窮書生,屢次進京考取功名,都名落孫山。後來算命先生告訴他,你不是考取功名的命,你生來就是發財的命,但要等到“滿天星、半邊月”時才行。於是,陳宜安決定以賣菜為生。有一天,他到菜地挖地瓜時,不小心挖到了一根竹根,竹根一彈,把他的右眼給彈瞎了。他很生氣,心想,功名考取不成,難道種點小菜老天也不容嗎?!他邊挖邊罵,想不到待他挖到1米多深時,幾壇白花花的銀子出現在他的眼前,這時他才領會了算命先生所說的“滿天星、半邊月”的意思。因為陳宜安是個麻子,不就是滿天星嗎?半邊月也就是一隻眼吧。陳宜安把鄒家祖屋買下後,曾叫鄒國孩把鄒家匾帶走,鄒國孩說房子都沒了還要那匾幹啥?陳宜安想:我買的是房子,還掛你鄒家的匾幹嘛?於是叫了族人把匾卸下。正當匾卸到一半時,只見黃澄澄的金子嘩啦啦地往下掉!一數,比陳家買鄒家的祖屋銀兩還多出二倍!而這時鄒家才後悔不已,不該不聽老祖宗的教誨。
我們現在抬頭往上看,這是“一斗頂三升”的建築風格,這是只有在宋代才有的建築特色。還有這把木鎖,它也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特色比較

尚書第古建築群都是呈長方形的,坐西向東。它通面寬129米,進深98米,總占地面積1,2719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區內建築以“尚書第”和“世德堂”兩大建築為主體,以李家宗祠、世德堂的輔房、空坪為輔,加上樑家巷、福堂巷、梁家、江家等連成一片的古建築,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古代民居生活的場景。尚書第小區當時稱“繡衣坊”,是指當官的和有錢的人家居住的地方。“繡”就是指古代穿著刺繡衣衫的當官或有錢人家。如李春燁、江日彩、李應機、何道晏等歷代高官都居住在這一片,所以它的建築朝向均取坐落在城西的蘆峰山龍脈而建。“尚書第”是官居房,它氣勢雄偉、布局合理、工藝精良;“世德堂”為民居房,雖然建築年代較早,但仍然還是那么規整和豪華,風格古樸,用材粗獷,讓國內外專家讚不絕口。
我們現在走的這條街,就是進士街;對面的勝一街就是九舉巷
這是江日彩的祖屋,門樓上的這塊進士匾是江日彩親筆書寫而立的。

尚書第

據解放初期統計,泰寧城區有90%的古建築都是明清時期的。尚書第建築群內有官居、民宅、祠堂、生產生活用的輔房等各種功能的建築,四周有街,區內有巷,人行其間,環境特佳;住宿寬敞,廳堂連片,出入便捷,安全舒適。“三廳九棟”的古建築模式,充分體現在這杉陽古鎮的建築風格上。“直石鋪路”的街巷,百姓廚房的“品字灶”等遺風,仍然保留了下來。對尚書第小區的重點保護,可充分展現明清時期原汁原味的民居生活場景。
北京古建築研究所所長韓揚,去年曾三次陪同國家級專家到泰寧“尚書第古建築群”考察,國家級具有權威性的古建築評審專家共有7人,到泰寧考察的就有5人。專家們看完“尚書第古建築群”後,都一致讚嘆不已,遺憾自己來遲了,並當即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這裡就是我們泰寧有名的“三尺巷”。關於這“三尺巷”有個典故。相傳李春燁當年建尚書府第時,他的兒子寫信告訴在朝為官的李春燁,說百姓不怎么配合徵集土地,並賭氣把地基讓給了李春燁的舅舅和李家建宗祠用,希望李春燁能出面調解。然而李春燁並沒這么做,他回信給他兒子說:“山高擋不住太陽,官大大不過舅娘”;“天上有雷公,地下有舅公”。並引用了這么四句話來教育他的兒女們,“千里來書僅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意思是說做什麼事情都不能過於去強求別人,特別是給舅舅的地基更不能要。所以他不但本著自願的原則徵集土地,還讓出了三尺土地給百姓,最後順著百姓的意思建造了這“五福堂”,也就是今天的尚書第。
大家請看這尊獅子,它主要起鎮邪助威的作用。它立在這裡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古時候建房子很講究,如果房子的大門或窗戶遇到直巷子和大路,有的豎獅子,有的豎麒麟或報鼓石,這些都是鎮邪助威的。而現在的老百姓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便會在自家住宅基地的正前方上立一塊石碑,寫上“泰山石敢當”,也起鎮邪的作用,(走到李應機祖屋前介紹“石楣”)
“石楣”屬紀念性的建築物。在明代以前,凡是某個家族中了狀元、進士、舉人、秀才,或當了中央、省、府、州、縣的官員,為表彰這個家族的榮耀與功勳,都會建牌坊。而到了清代就不興建牌坊了,而是建“石楣”來取代。石楣有豎立在宗祠門前的,也有豎立在祖屋門前的。石楣的做法是先用一巨石鑿成基石墩,一般為一對,石墩上中間鑿20公分的四方洞,用於插直徑25公分的石圓柱,圓柱通常高約8米。但光靠20公分的四方洞固定不了近8米高的圓柱,所以石墩的左右兩邊用兩片掖石(約兩米高)來支撐,掖石兩邊各鑿兩個長方形的孔,以固定圓柱。主人的姓名、官職、科舉銜就鐫刻在這圓柱上。
李家在清朝雍正二年出了泰寧在清代唯一一位進士--李應機。李應機官至吏部主事,屬六品官。像這樣的石楣,泰寧大布東坑村李地還有一對。這是李應機的祖屋,現在住的還是李應機的後裔。(走到“風雨亭”前介紹)這是明末清初時期的“風雨亭”,它主要是遮風擋雨休息用的。“風雨亭”內兩旁有供人坐的長板凳,如果上街遇到大風大雨或走累了,可在“風雨亭”內避避風雨,休息聊天等。(邊走邊介紹)。
“尚書第古建築群”的東面住著三省巡撫何道晏,西面住著兵部尚書李春燁及吏部主事李應機,南面住著太僕侍少卿江日彩。(走到大井邊介紹)。
這口大井是“崇仁三井”之一,是何道晏的父親何恩鑿建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