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倫提烏斯

泰倫提烏斯

泰倫提烏斯, (~ 古羅馬喜劇作家。生於,幼年來到羅馬,淪為奴隸。主人很欣賞他的才智,讓他受到良好教育,解除了他的奴籍。此後,他同許多貴族青年來往密切,特別是同崇尚希臘文化的小斯齊皮奧等人友情甚篤,他的喜劇創作反映了斯齊皮奧文化集團的思想傾向。公元前 160年,他離開羅馬,前往希臘旅行,次年在旅途中逝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泰倫提烏斯
  • 外文名:Publius Terentius Afer
  • 出生地:北非的迦太基
  • 出生日期:約公元前190
  • 逝世日期:公元前159
個人創作,作品特點,代表作品,

個人創作

泰倫提烏斯共寫有6部劇本,全部保存下來。它們是:《安德羅斯女子》(公元前 166)、《自責者》(公元前163)、《閹奴》(公元前161)、《福爾彌昂》(公元前161)、《兩兄弟》(公元前160)、《婆母》(公元前160)。他的喜劇都依據希臘新喜劇改編,其中4部取材於米南德的作品,其餘兩部取材於阿波羅多羅斯和狄菲洛斯等人的作品。他改編時比較忠實於原作,在內容方面保持了希臘新喜劇常見的主要情節,如戀愛、嫉妒、猜疑、棄嬰等,在思想傾向和藝術風格方面同米南德比較接近。

作品特點

泰倫提烏斯生活在羅馬奴隸制生產迅速發展時期,商業和貨幣經濟繁榮,希臘和東方各國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傳入羅馬,使社會思想意識發生很大變化。他的喜劇主要描寫年輕人的愛情和由此引起的家庭衝突,反映在新的經濟條件和文化思想影響下新舊思想的衝突和老少兩代人之間的矛盾。在他的喜劇中,老一代人比較保守,主張維護傳統的道德標準和社會風尚,年輕人則追求自由和生活享受。他主張家庭成員之間互相寬容,忍讓。這種思想在《婆母》一劇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劇中通過一對年輕夫婦之間的誤解引起的一系列家庭矛盾的描寫,讚揚互諒互讓的仁愛精神。他的《兩兄弟》一劇主要談年輕人的教育問題,主張尊重年輕人的生活要求,但也反對過度放縱,在兩種思想的激烈鬥爭中,表現出一定的折衷傾向。
泰倫提烏斯的喜劇具有新喜劇固有的人物類型,如奔跑的奴隸,狡詐的妓女,貪嘴的食客,愚蠢的老人,怯懦的青年等,他們有比較定型的類型性格。但他的喜劇中比較明顯的趨向是減弱各類人物性格中的反面色彩,增加他們的善良成分。他編劇時常常把兩部希臘劇本合在一起,以豐富情節。他的每部喜劇都有前言,但不是介紹劇情,而是用來進行文藝論爭,回答劇壇上的對手對他的創作提出的批評和攻擊,這些前言是羅馬早期文藝批評的重要資料。他的喜劇結構嚴謹,劇情發展自然,戲謔成分較少。語言是上流社會有教養階層的口語。
泰倫提烏斯的喜劇比較嚴肅,不如普勞圖斯的喜劇受下層民眾的歡迎,但也獲得不小成就。他的《閹奴》一劇在劇情活躍程度方面堪與普勞圖斯的喜劇相比,當時曾經破例一天連演兩場,獲得其他劇作家從未得到過的最高獎賞。《安德羅斯女子》一劇在作者死後曾多次上演。同米南德相比,泰倫提烏斯的喜劇在藝術技巧方面要稍遜一籌。凱撒曾經指出泰倫提烏斯的喜劇缺少力量,因而把他稱作“半個米南德”,認為如果他能克服上述缺點,便可同希臘作家媲美。由於古希臘新喜劇大部失傳,泰倫提烏斯和普勞圖斯的喜劇曾經直接影響了後代歐洲喜劇的發展。在文藝復興和古典主義時期,泰倫提烏斯的喜劇被譯成歐洲其他文字,成為公認的典範。《婆母》一劇曾經受到特別重視,同普勞圖斯的《俘虜》等劇一起被看作人情劇的雛型。莎士比亞、莫里哀等都曾經受到他的影響。泰倫提烏斯的喜劇以其嚴肅、文雅的風格,更受貴族文人的歡迎。它們對歐洲文藝復興和以後的戲劇很有影響。

代表作品

《婆母》
是泰倫提烏斯喜劇的代表作。劇情圍繞著青年潘菲路斯夫婦間的一段婚姻糾葛而展開。潘菲路斯生活荒唐,勉強從父命與一女子結婚,婚後不久得一子。夫妻都不能肯定嬰兒的父親是誰,最後發現父親正是潘菲路斯自己。劇中兩家父母都對青年的妻子表示愛護和同情。作者認為,要維護正常的家庭生活,家庭成員應互相體諒,儘管青年行為不檢點,也是可以原諒的。
《兩兄弟》
重在表現米丘和狄米亞兄弟二人。兄無子,過繼了弟弟一子。兄教子從寬,弟從嚴。兄子行為不羈,搶劫奴隸商的一個女奴。後來發現他是為了弟弟而搶的。最後狄米亞悔悟。兄弟倆分別以寬容和嚴峻的教育方式管教子女,出現了不同的結果,以寬容方式教育遠比以嚴峻的方式收效大得多。作者認為,寬容可以防止子弟欺騙父母。他認為青年人沉湎酒色,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窮人所以不乾荒唐事,是因為他們沒有錢。富人有錢,就不免要乾荒唐事,應予原諒。這種看法正反映出羅馬貴族奴隸主的觀點。後來莫里哀運用《兩兄弟》的題材創作了《丈夫學堂》。
《福爾彌昂》
不及泰倫提烏斯的其他劇本嚴肅。劇情中有計謀成份和鬧劇氣氛,所以比較生動活潑。福爾彌昂是劇中的一個門客。一般門客靠施捨為生,受人鄙視。福爾彌昂卻是一個聰明機智、能保持自己尊嚴的俠義之士。劇情寫雅典人得米福和他的哥哥克瑞墨斯各自出遠門去了,克瑞墨斯的兒子費德里來亞愛上了一個名叫潘菲拉的彈琴女子。得米福的兒子安提福娶了一個名叫法尼烏姆的窮家女子。得米福歸來,對這門婚事很生氣。他質問福爾彌昂為何強迫他兒子娶這樣的一個女子。福爾彌昂假充這個女子的保護人,使得米福承認這門婚事。他提出這女子的父親名叫斯提爾福(克瑞墨斯的假名子),得米福聽了心虛,勉強承認了這個兒媳。奴隸販子多里奧前來索取賠身錢,如果不給他就要把潘菲拉賣給另一個買主。福爾彌昂弄到錢交給奴隸商,把姑娘贖出來。克瑞墨斯歸來,他告訴得米福,他的外室帶著女兒到雅典來了。福爾彌昂願意娶這個女子,但要求給一筆錢以彌補他退掉一個富家女子的婚姻所受的損失。克瑞墨斯答應給錢,錢是借用她的老婆的,他自己沒有產業。《福爾彌昂》劇情曲折緊湊,人物性格鮮明,互相襯托。莫里哀曾仿照此劇編寫了《司卡班的詭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