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下村

泰下村(又稱派下),位於松口鎮北部,距離鎮政府約8公里,北面與雞冠(自然村)、西面與山口村、東面與桃寶村、東北與車田村毗鄰。始建於明代初期,因人口繁衍快、食住問題由山口村分村形成。據《仙口風情錄》記載,因山口村鰲頭石察山形在上、松源河水往下流至韓江、且祖屋在下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泰下村
  • 別名:派下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梅州市梅縣區松口鎮
  • 地理位置:松口鎮北部
  • 車牌代碼:粵M
  • 方言:客家方言
簡介,規模,

簡介

明朝時屬程鄉縣溪南都,民國時期隸屬梅縣鬆口管轄,1957年前是梅縣鬆口公社的自然村,1957年至1979年隸屬仙溪大隊,1979年至1983年屬泰東村(河東、泰下合併),1983年下半年至1987年屬仙溪鄉(河東、泰下、雞冠、山北、山口、小金合併,簡稱“五村一片”)。1987年下半年至今屬泰東村(河東、泰下、雞冠合併)。
泰下村與桃堯鎮交界,群山環抱,主要山嶺有牛古坪、豬麻畲,松源河水自桃堯鎮向南流經本村,主要有攔坑塘、上坑山塘。該村自然資源有建築石、石灰石,20世紀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曾開設石灰廠,2002年曾開辦石場。

規模

世居村民先後有梁、鐘、廖、李、賴、曾、卓等姓氏居住,現主要姓氏為梁姓,據說其他姓氏因人丁凋零而自行搬遷移居外地,鐘、廖兩姓曾居住過的祖屋所在地就稱之為“鐘廖里”,卓姓人居住的遺址稱之為“卓寮坑”。據《梁氏族譜》記載,公元1307年,梁氏由福建寧化石壁遷入鬆口後,七世開基始祖用公、曉公由山口村移居泰下村,其後代在村中繁衍生息,至民國初期發展至百人,而後又開始外遷分支,清末民初開始有村民下南洋謀生。
2015年底,有戶籍人口約600人,實際在村常住約220人。80歲以上老人25人,年長者95周歲(謝勝英,女),農村留守兒童有18人。村民均為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屬於純客居住區。有港澳台同胞約100人,華人華僑約250人,主要分布在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
歷史上,村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靠傳統農業經營(種水稻與木薯)和手工藝(編織喜炮)。編織喜炮形成於清朝年間,家家戶戶以編織喜炮賣到南洋為主要營生,後因政府嚴禁而取締,至今還保存有編織工具。改革開放後,大部分青壯年外出打工,其中村里組成30多人的建築團隊常年外出包攬建築工程;在家村民則發展起肉豬養殖,最大的養殖戶為梁豐(存欄百條),村民還種植有蜜柚、沙田柚和養魚。現村民收入主要依靠農業生產,其次是外出務工。
舊時村民出行要靠擺渡過松源河,村中原有一個渡口(上村深塘下和泰下中心屋渡口)。現村中基礎設施建設較好,交通便利。1970年開始通電,1994年開始通電話,2006年通自來水,2007年通網路,2008年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桃寶村村道、車田村村道由村中經過。
泰下村現存傳統民居10座,主要建於明代中後期和民國初期,建築年代距今500年以上的有中心屋(永嘉堂)和上屋,是七世開基祖用公和曉公兩兄弟同時建造的客家圍龍屋傳統民居,結構都是三堂兩橫屋、中間有天井、門口有門坪,屋內的雕刻、屏風、楹聯在“破四舊”時被毀滅。中心屋(永嘉堂)占地約3000平方米,曾於民國重修,圍牆嵌有五塊碑刻,主要記載其建造起始、日課、尺寸和重修事宜;門口有四個楣桿石,字跡已無法辨認;現中心屋整體比較破敗,已瀕臨倒塌。中心屋和上屋均是村中梁姓人的祠堂屋,供族人逢年過節祭祀活動。
村中有一間泰下學校,建於民國十六年,後在1988年由僑賢梁晉璜出資重修。據說因當時小孩上學要靠擺渡船過對岸,有一年適逢大水,有一孩子落水死亡,後在車田村舉人饒芙裳的幫助下,建立而成。當時,設有幼稚園、國小1至6年級,是一間完小,最多時學生有接近150人,山口上村、河東都有部分學生到學校就讀。約1938年至1940年間,因有山林樹木經濟收入,曾免在校學子兩年學費。2004年因實施教育強鎮工程時撤校並班而停辦。現村中幼兒和小學生均在松口鎮新民國小就讀,初、高中生在鬆口中學就讀。村中有一個簡易籃球場,在泰下學校門口。
代表性碑刻有《泰下車田兩村禁山契約》,一共有五塊,分別於鹹豐十年、同治九年、同治十一年、光緒三十三年、民國八年立,現存於泰下學校,保存完好。
該村於2011年修有《仙口風情錄》,由仙口編寫委員會編制。2007年修有《完梓居家譜》,由梁舉超編制,以告知後人。
村民逢年過節都會有傳統食品敬祖先,主要有:炸肉丸、煎丸、味酵粄、發粄、甜粄、年糕等。傳統婚嫁和喪葬習俗均沿襲客家風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