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塘路

泮塘路

泮塘原名半塘,因舊時遍布池塘,占地一半有多而得名。泮塘路位於廣州荔灣區,南起龍津西路荔灣湖公園正門,北接中山八路,通過擴寬石路頭街建成,於2003年3月動工興建,4月下旬竣工通車。現泮塘路全長396米,寬26米,雙向4車道,屬於城市交通次幹道。2004年,廣州美食園於泮塘路立項,2010年正式啟動迎接亞運,現該美食園已成為泮塘路上的一大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泮塘路
  • 行政區類別:廣東省廣州荔灣區
  • 地理位置:位於規劃中的西關民居民俗風情區的人口
  • 著名景點:泮塘文塔 荔灣湖公園 仁威廟
  • 路長:396米
  • 路寬:26米
  • 類別:雙向4車道,屬於城市交通次幹道
歷史,特色,重要建築,

歷史

西關泮塘位於廣州市西郊,遠在十世紀初是南漢末代帝王劉鋹御花園“劉王花塢”舊址的一部分。現在泮溪酒家對面的文塔腳(雲津閣),過去還有一塊刻著“劉王花塢”的石碣。在清代,泮塘屬南海縣思洲堡轄下十八鄉之一,也是十八鄉中最富庶的鄉。
據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泮塘”這一地名,是由“半塘”二字演化而來。當時,西門之外,自龍津橋至蜆涌方圓二十多里內,池塘遍布,占地一半有多,人們因此把這個地方叫做“半塘”,今天位於泮塘五約的閘門,還保存刻有“半塘”二字的石牌坊。
此外,“半塘”由來還有另一說法。古時官署、學宮、府衙都會有圓形池塘包圍,而低一級的建築物就只能有半圓環抱的池塘,而傳說泮塘鄉以前就有一個學府(因而附近亦有文塔),久而久之就因此建築物產生“半塘”的地名。
至於“半塘”是從何時開始改為“泮塘”的,如今已難考究。只是根據荔灣湖公園旁恩洲直街的“仁威廟”(建於乾隆年)楹聯的文中有“龍津連泮水”之句,可見十八世紀時已有“泮塘”之稱了。而為什麼要將“半”字換成“泮”字,有說是古代“半”“泮”相通,而“泮”字更加典雅,而且有吉祥之義的緣故。舊時科舉考取生員謂之“入泮”,所以當時的學宮亦稱“泮宮”。
古時泮塘一帶原為一片汪洋,到唐朝時由於珠江泥沙沖積而形成陸地,由於地勢低平,多為池塘、窪地,後人便在塘邊築基,基上栽種荔枝、龍眼,塘內種植蓮藕、菱角等。由此,泮塘出產了聞名中外的“泮塘五秀”:蓮藕、荸薺(馬蹄)、菱角(紅菱)、茨菇(慈姑)和茭白(茭白筍、茭筍)。“五秀”原稱“五瘦”,意思是這五種水生蔬食都是瘦物,“五秀”的名字據說是光緒年間幾位來此遊覽的文人為其取的,以顯得更有雅致。
後來,由於城市發展需要,泮塘大部分池塘窪地均被填為陸地,形成如今的居民區。1958年,政府又號召民眾義務勞動,在泮塘內開挖荔灣湖,後建成荔灣湖公園。而今天的泮塘路,是在2003年3月動工興建,4月下旬竣工通車的,已成為一條雙向4車道的城市交通次幹道。往日池塘遍布的情景,已再難尋覓。

特色

泮塘的文塔與文風
在荔灣區半塘附近,有一間全國的園林酒家--泮溪,斜斜相對,有一座文塔。文塔高13米,兩層,六角形尖頂,青磚石腳,磚木結構,塔的底層每面寬2.5米,塔門北向,門首有“南軸”石匾,第二層開有小窗,其上匾“雲津閣”,意為青雲有路。建塔具體日期,目前未見文字,據專家考察,其風格風貌與明代古建築相類,推知是明清時期的建築。 泮塘的文塔,在過去泮塘的鄉親父老心目中是十分重要的。據鄉中父老口耳相傳:原來泮塘一帶是小鄉,鄉民尚武而不重文,故而鄉風淳樸而野。其時有一老者言“文質彬彬,方為君子”,為振興文氣,所以泮塘鄉人集資籌款在坡地上建起了文塔,於是在河汊縱橫一望平疇之中,文塔似如椽巨筆,直插藍天,氣勢不凡,為此地增加了一個好景點和好去處。
文塔建起後,泮塘的民風漸嬗,由此,引出了不少故事……“五月五、在船鼓”,過去泮塘有在端午節賽龍舟的風俗。據說明代,有一個徐姓駙馬喜歡熱鬧,於某年端午許下花紅金豬,犒賞競渡的健兒,一時河面上群龍飛騰,鑼鼓喧天,河上、岸上,萬眾吶喊,場面很是熱鬧。當時,河面上勝負漸見分曉,兩條錦龍如箭般向著獎標飛馳,把群龍遠遠拋在後面,轉眼快到“錦標”,看看是鹽步(當時叫贍步)的龍船稍為超前,即將奪標,不料在接近錦標時,泮塘龍舟上的一名身手敏捷的小伙,一個鷂子翻身,飛身上岸,把錦標奪在手中,一時滿河滿岸鑼鼓聲、吶喊聲、喧譁聲、喝彩聲寂然。當時論獎頗費周章,論船快當是鹽步,論人奪標則是泮塘,後來,獎標還是判給了泮塘。當泮塘的一夥楞頭青興高采烈地把花紅金豬扛回村時,卻遭到村中長者的批評,說是“勝之不武”。於是,大家共議肥花紅金豬送回鹽步。鹽步既明來意,禮讓再三,收下獎品,第二天眾議還是尊重裁判,於是,又划船把花紅金豬送回伴塘。如是者三,其時天氣炎熱,水路又遠,金豬已發潮變味,後兩村耆老相議,不如互相結契,互通友好。於是,兩地“龍舟結契傳友誼”的佳話一直流傳至今。每年五月初五,鹽步人都到泮塘慶賀,泮塘人初六到鹽步回訪,平常有什麼喜慶,也互通有無。
同治年間泮塘五約出了一個黃其表,高中進士,官拜順天府,為官有清譽。後告老歸里,當地達官顯貴邀宴,皆拒而不赴,日以種萊為生,乃至娶媳婦無錢,賣田籌款,一時傳為美談。至今在泮塘五約路亭的石對聯中,還留有他的字跡:“門接水源朝北極,路迎金氣盛西方”,字跡清瞿,頗見風骨,一如其人。
泮塘過去逢年過節或有小登科、得麟兒等喜慶場合,喜歡玩一種“題四句”的娛樂,即興以詩句應景,誦答交流。句式以七言為主,也有四、五、六言和雜言,一般為四句,但實際上不止四句,內容涉及日常生活居多,也有關於政治的,至今流傳下來的一首《龍燭》,就是反映黃花崗起義的。“題四句”在遣詞造句上,半文半白,還運用了泮塘的口語,有比有興,內容有涉及詩經、神話、歷史、五行等,從中可以看出泮塘的民風,在淳樸中,增加了文氣。
滄海桑田,時過景遷,幾百年過去,泮塘文塔周遭的地形地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解放後,荔灣區為了更好地保護泮塘文塔,於1985年至1988年間,斥資60多萬元,闢地700平方米,在文塔周圍廣植花木,因設盆景,建成一個蔥鬱雅致的小庭園,取名“雲津苑”。1993年11月,文塔被定為廣州市內控文物保護單位。

重要建築

仁威廟的傳說及其雕刻藝術
在風光旖旎的廣州荔灣湖畔,一座千年古廟,現今恢復了它原來的面貌,向海內外遊客開放。這座古廟,就是泮塘仁威廟,1983年被定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泮塘路
據史載,泮塘仁威廟始建於宋皇祐四年(1052),是一座供奉北帝的神廟,歷代多次重修、重建,其中清乾隆和同治年間都進行過規模較大的重修。這座古廟,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
泮塘五秀(瘦)的來源
西關泮塘,舊時盛產水生蔬果,其中蓮藕、馬蹄、菱角、茭筍、茨菇合稱為“泮塘五秀”。而泮塘五秀則是相傳由禪蹤始祖菩提達摩在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到廣州之後,放入登入之處(今西來初地)所建的西來庵,後來輾轉被西禪寺方丈無量禪師所得後贈與泮塘鄉鄉民,於是五秀就落戶泮塘。
而落戶之初卻是叫泮塘五瘦,因相傳陳夢吉和方唐鏡二人到泮塘看龍船,覺得如此佳品應稱為“五秀”,而最終成為泮塘五秀。
泮塘在廣州西關,龍津西路、泮塘五約至荔灣湖公園一帶統稱泮塘。傳說:泮塘村從前有個塘,永保一塘滿水。某年天氣大旱,村民用池塘水來灌溉,灌到一半後,池塘水位就再不下降。次日塘水又滿了,村民因而把這個村定名為“半塘”,後來有個讀書的先生認為,半半聲不雅,加多三點水的“泮”不是更好?村中的父老聽聞,覺得有三點水的泮即是“入泮”,“入泮”將是入學堂讀書的意思,寓意很好,從此“半塘”變成“泮塘”,並且村民合資建起了一座文塔,表明村民對文化知識的熱愛和嚮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