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份:
甲磺酸帕珠沙星
化學名稱為:(-)-(3S)-10-(1-氨基環丙基)9-氟-3-甲基-7-氧-2,3-二氫-7H-吡啶並[1,2,3-de]-[1,4]苯並噁嗪-6-羧酸甲磺酸鹽。
分子式:C16H15FN2O4CH4OS·CH4O2S
分子量:414.41
性狀
本品為類白色至淡黃色的疏鬆塊狀物。
適應症
本品適用於敏感細菌引起的下列感染:
(1)慢性呼吸道疾病繼發感染,如慢性支氣管炎、瀰漫性細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氣腫、肺間質纖維化、支氣管哮喘、陳舊性肺結核等;肺炎、肺膿腫;
(2)腎盂腎炎、複雜性膀胱炎、前列腺炎;
(3)燒傷創面感染,外科傷口感染;
(4)膽囊炎、膽管炎、肝膿腫;
(5)腹腔內膿腫、腹膜炎;
(6)生殖器官感染,如子宮附屬檔案炎、子宮內膜炎、盆腔炎。
規格
10ml:0.3g(以C16H15FN204計)。
用法用量
用法:靜脈滴注。
用量:一次0.3g,一日二次,靜脈滴注時間為30~60分鐘,療程為7~14天。可根據患者的年齡和病情酌情調整劑量。
給藥注意事項
(1)套用本品前應先做細菌學檢查。一般來說,為防止細菌出現耐藥,在感染的致病菌確定後,在保證病人治療的情況下,應儘量減少給藥時間。
(2)給藥期間,不管有無必要繼續用藥,在開始給藥3天后應判斷續用藥的必要性,評估是否停用本藥或改用其它藥物。一般來說,本藥最常用治療療程為14天。
(3)此藥一般不可與其它藥物或輸液劑混合使用。
(4)嚴重腎功能不全者慎用或調整用藥劑量或用藥療程。參考如下:
不良反應
本品主要臨床不良反應為腹瀉、皮疹、噁心、嘔吐,實驗室檢查可見ALT、AST、ALP、γ-GTP升高,嗜酸性粒細胞增加。
(1)臨床不良反應
1)急性腎功能衰竭:可能會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
2)肝功能異常、黃疸。
3)偽膜性腸炎:可發生伴有血便的嚴重的腸炎,如果出現腹痛或頻繁的腹瀉,應立即停藥並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處理。
4)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症。
5)橫紋肌溶解:如果出現肌痛、虛弱、磷酸肌酸激酶(CPK)升高、血或尿中的肌球素升高,應立即停藥。橫紋肌溶解也可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