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龍鄉

泥龍鄉

泥龍鎮位於平昌縣東部,距縣城48公里。東面與岩口鄉、宣漢縣的慶雲鄉接壤,南面與達縣的梓桐鄉相連,西面和北面分別與邱家鎮和筆山鎮相鄰。幅圓面積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149畝,轄文昌、小山、沙溪、牛角、石倉、青山、花井、金華、瓦橋、多佛10個行政村,現85個社,總人口22021人,5955戶,海撥840米,土質屬黃漿泥,境內有市重點工程牛角坑水庫。

全鎮10個行政村、84個農業社實現了村村通公路, 5.1公里鄉道公路全部是水泥公路。村道公路現狀:龍倉公路(場鎮至石倉村)2.8公里是水泥路;龍橋公路(場鎮至瓦橋村,途徑花井、金華、瓦橋三個村)、鳳泥公路(原鄉道公路,因牛角坑水庫修建被淹沒,途徑沙溪村、小山村兩個村)、梓泥公路(泥龍至達縣梓桐的通鄉公路,途徑青山村)和龍佛公路(場鎮至多佛村)全是泥結石路面。鎮內大小塘庫200多口,有中(一型)水庫(牛角坑水庫)、有小(二)型水庫(東風水庫)、小(二)型水庫(老君山水庫)各1座,全鎮有移動機站3座;

文教衛生:有中學1所,有國小10所,教職工49人,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有鎮衛生院一所,醫生22人,病床20張,科室11個,村級醫療站9個,醫務人員26人。

產業發展:泥龍鎮經濟發展以種植業、養殖業和勞務經濟為支柱,養豬大戶200戶以上有4個。建家禽養殖業在10萬隻以上1個,培育黃羊養殖大戶在100頭以上1戶;金華村引進業主開發了土地300畝用於西瓜、金銀花等藥材種植,全鄉有頁岩磚廠5個,個體經商戶300多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泥龍鎮
  • 外文名稱:nilong
  • 別名:前鋒、文廟、泥龍廟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
  • 下轄地區:文昌村,小山,沙溪,牛角,青山10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泥龍鎮文昌街中段
  • 電話區號:0827
  • 郵政區碼:636455
  • 地理位置:四川省平昌縣東部
  • 面積:42平方公里
  • 人口:22021
  • 方言:平昌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
  • 著名景點:牛角坑水庫風景區、馬鞍山、金華寨、青山關等
  • 機場:達州河市機場、巴中恩陽機場(在建)
  • 火車站:平昌站、巴中站、達州
  • 車牌代碼:川Y
  • 年日照量:4.65小時
  • 年均氣溫:16攝氏度
基本概況,地圖位置,歷史沿革,社會發展,泥龍要聞,

基本概況

泥龍鎮,距縣城48公里。東面與岩口鄉、宣漢縣的慶雲鄉接壤,南面與達縣的梓桐鄉相連,西面和北面分別與平昌縣邱家鄉和筆山鎮相鄰。耕地面積12149畝,轄文昌,小山、沙溪、牛角、石倉、青山、花井、金華、瓦橋、多佛10個行政村,現86個社,總人口21197人,4453戶。海拔840米,平均氣溫13攝氏度,土質屬黃漿泥,屬農業旅遊鎮,境內有市重點工程牛角坑水庫,四川恆禾達農業有限公司在牛角坑水庫下游打造的牛角坑生態漁,為加快五彩巴中的發展牛角坑景區,在縣委的部署下正在打造為4AAAA級景區。

地圖位置

百度地圖位置
泥龍鄉

歷史沿革

泥龍鄉原名復興場,清朝中葉更名為泥龍,清朝後期叫新恩鄉,文化大革命中又更名為前鋒,文化大革命結束又復名為泥龍。1950年7月建泥龍鄉,1958年建前鋒鄉人民公社,1984年復名泥龍鄉後至今,政府坐落在泥龍鄉場,小山村三社,在2015年3月22日上午10點成立泥龍鎮人民政府,政府坐落在泥龍鎮文昌街。
泥龍鎮成功引進四川恆禾達農業有限公司,泥龍鎮經濟發展以牛角坑水產產業園、在牛角坑水庫下游建水產集中加工區一個,水產養殖業和勞務經濟為支柱,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全鄉優質稻栽植在萬畝以上,是全縣優質稻種植基地。2006年糧食總產4612噸,其中稻穀1420噸,小麥786噸,玉米610噸,其它糧食2100噸,人平產糧600公斤,油菜籽產量482噸。出欄商品豬12680頭,創收400萬元,出售畜禽44492隻,創收12萬元,勞務輸出6200人次,創收1800萬元。工農業總產值2374萬元,其中工業166萬元,農業3113萬元,林業71萬元,建築58萬元,運輸30萬元,商飲20萬元,財政收入360萬元,服務業10萬元,其它收入40萬元,人平純收入1700元。大力開展產業結構的的調整,在沙溪村建花椒園100畝,建養豬大戶200關以上有3個。有頁岩磚廠5個,個體經商戶300多戶。
文化旅遊
王家河位於小山村,馬鞍山下。有李、王兩大家族。三十於戶人。是著名的風景旅遊區。王家河歷史悠久長達2000多年,牛角坑景區爭取在5年後打造為4AAAA級景區。

社會發展

交通建設日益完善,全鎮10個行政村、86個農業社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由於牛角坑水庫的修建,牛角坑水庫專用公路改道正在建設之中。戶戶通電,農網改造工程全部結束。鎮內大小塘庫200多口,有中(一型)水庫(牛角坑水庫)、有小(二)型水庫(東風水庫)、小(二)型水庫(老君山水庫)各1座,渠系配套設施齊備,有效澆灌面積3300多畝。建微水池33口,打機壓井974口。通訊事業發展快,全鎮有程控電話850部,有6個村通光纖電視,廣播覆蓋率達55%,全鄉有移動基站3座,有力加快了經濟、社會事業發展。
文教衛生事業蓬勃發展,有初級中學一所,有國小11所,教職工49人,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有鄉衛生院一所,醫生22人,病床20張,科室11個,村級醫療站9個,醫務人員26人。

泥龍要聞

“有了這張‘連心卡’,村民有什麼困難,只要撥打電話找人,就可以很快得到幫助。”7月24日,平昌縣泥龍鄉沙溪村民林映雲說。
??筆者看到,林映雲手中的白色卡片上,聯村幹部姓名、單位、職務、聯繫電話和持卡農戶姓名、村(社區)組、聯繫電話印得清清楚楚,卡片上詳細記載著反映事項、辦理結果及跟蹤反饋情況。
??一年前,泥龍鄉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在全鄉首創開展“連心卡”便民活動,廣大黨員幹部積極回響,主動深入民眾、聯繫民眾、服務民眾,聽民聲、解民情,幫民困。“全鄉共有鄉級‘連心員’25名,村級‘連心員’63名,負責聯繫全鄉4056戶家庭,連心到片、到組、到戶。”該鄉黨委書記告訴筆者。
??金華村張德祿,其子患肺炎死亡,張德祿以其子曾到過鄉衛生院種過疫苗為由要求賠償,遭到衛生院拒絕後,持“連心卡”反映到鄉政府,鄉政府指派鄉村兩級連心員迅速介入協調,及時化解了一起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信訪隱患。
??“小小連心卡,連通萬民心。幹部轉作風,民眾得實惠。我們以‘連心卡’為載體,引導鄉村兩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結合民眾呼聲承諾踐諾。一年來,全鄉收回卡片268張,收集問題95個,解決問題92個。進一步密切黨群乾群的血肉關係,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發展。”泥龍鄉政府負責人如是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