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螺-日光性皮炎

本病是由於患者食用過多泥螺再經強烈日光暴曬之後,皮膚所發生的急性炎症反應。常在服食泥螺後遭受日光曝曬的3~4天內發病。發病與體質有關。女多於男,兒童和青年易發。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bullactophotodermatitis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多發群體:兒童和青年
  • 常見病因:由於患者食用過多泥螺再經強烈日光暴曬之後,皮膚所發生的急性炎症反應
  • 常見症狀:暴露部位皮膚發生潮紅、非凹陷性瀰漫性水腫性紅斑,表面光亮,周圍可見丘疹和大小不等的水皰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

病因

尚不清楚。泥螺是雜食性海產較小的貝類動物,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側腔目。常匍匐在海灘上,吞食藻類泥沙等。
泥螺體內可能含有某種光感物質,食後在人體內積聚,經強烈日光曝曬後於機體內引起光化學反應而致病。病人尿中常可以檢出類似卟啉的紅色螢光。

臨床表現

暴露部位皮膚發生潮紅、非凹陷性瀰漫性水腫性紅斑,表面光亮,周圍可見丘疹和大小不等的水皰,內容澄清或含血液以及淤斑、糜爛、壞死或潰瘍,往往呈對稱分布,以頭、面和手足背等處為多。淤斑以鼻背和顴部易見。約經兩周即漸消退。潰瘍癒合後可遺留萎縮性瘢痕。指甲失去光澤,呈灰褐色,甲下可見淤斑。少數病人口唇黏膜發生紅腫和糜爛。自覺灼熱、瘙癢和觸痛,以指頭和甲部較為顯著,此外,患者還可有緊張感、發麻或蟻走感。全身症狀一般不明顯,但有時可以發熱、頭昏、頭痛、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痛或腹瀉等。

檢查

嗜酸性粒細胞和血鐵均增高,血沉加快。部分病人尿卟啉檢查陽性。

診斷

根據患者有過多服食泥螺和強烈日光曝曬史,皮疹多形,以腫脹性紅斑、丘疹和淤斑為顯著,對稱分布,好發於頭、面和手足背等露出部位,女性多見,診斷不難。

鑑別診斷

1.日曬傷
局部皮膚紅腫和水皰,但很少發生顯著的淤斑,無服食泥螺史,常在日曬數小時或十餘小時後發疹。
除皮疹發生外,有突出的舌炎和腹瀉,以及神經系統症狀如煩躁、抑鬱、幻想、運動失調和喪失定向力等,無服食泥螺史,但常有偏食、玉米為主的飲食習慣或飲酒史。男性多見。
3.光毒性藥疹
有明確服藥史,皮疹不僅局限於光暴露部位。無服食泥螺史。與性別和年齡無關。

治療

避免食用過多泥螺,在食用前應清洗乾淨並醃透再食用。食用泥螺時,僅食其肉,不食其內臟及泥螺湯。食用後仍須避免日曬。治療上輕者口服抗組胺藥、維生素B和C,多飲水,促進排泄;重者口服糖皮質激素。紅腫顯著時可用冷水或硼酸溶液濕敷;有糜爛時外用依沙丫啶氧化鋅油,每日2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