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溪驛中作》是北宋詩人石介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前兩句寫詩人自己因難以忍受“嘉陵相背”而至泥溪驛時的孤寂無聊情態;後兩句是詩人預想中漫長旅途中自己一人獨行那單調乏味的情景,言外之意都是表現入蜀後的羈旅之愁懷。全詩感情愁苦深沉,描寫細緻生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泥溪驛中作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石介
- 出處:《全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泥溪驛中作
山驛蕭條酒倦傾,嘉陵相背去無情。
臨流不忍輕相別,吟聽潺湲坐到明。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泥溪驛:古驛名。泥溪,亦名“泥溪浩”。清道光《重修昭化縣誌·輿地誌·山川》載:“泥溪,在治南二十五里,源發寨子渠,南經孔道新,合架梘溝之水,又南合大木樹橋下水,又南出石門峽,又南至沙田壩合人頭山溪水,又東南合五顆堆溪水,又東合白衛溪,又東入嘉陵江”。隋唐起即設為驛站。
2.山驛:山中驛站,指泥溪驛。
3.嘉陵:江名,源出陝西鳳縣東北嘉陵谷,西南流至略陽縣北納西漢水,到四川廣元縣納白龍江,南流經南充、合川到重慶入長江。
4.吟聽:邊吟詩邊聽。潺湲(chán yuán):象聲詞,水流聲。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驛站里蕭條寂寞,杯中酒懶得喝盡。嘉陵江從此將漸漸離去,與我相背,實在無情。
面對流水凝視再三,不忍相別在這江濱;邊吟新詩邊聽那潺湲水聲,不知不覺從傍晚一直坐到天明。
創作背景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石介因父石丙年已古稀,請於吏部代父遠官,乃出任嘉州(治所在今四川樂山)軍事判官。是夏入蜀,途經武勝之南的泥溪驛站時而有此作。作者於題下自注云:“嘉陵江自大散關與予相伴二十餘程,至泥溪背予去,因有是作。”大散關在陝西寶雞縣西南秦嶺上,嘉陵江源出陝西嘉陵谷,由四川東北部入境。作者入蜀路線是自陝西寶雞南沿嘉陵江而下,至泥溪驛改道。此詩即是作者為抒寫羈旅情懷而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抒寫因改道而與嘉陵江分手時的羈旅特有之情懷。首句即寫自己至泥溪驛時的孤寂無聊情態。“山驛”景物蕭條,使詩人感到心情壓抑愁悶,提不起興致。但詩人連杯中的酒都懶得倒,這主要不是因為“山驛蕭條”,真正令詩人難以忍受的是“嘉陵相背去無情”。這條嘉陵江自大散關已與詩人相伴二十餘天裡程,一路上江水流瀉,波聲潺潺,對詩人解除羈旅中之煩悶孤獨之感,是有功的。作者對它已產生了須臾不可分離的感情。可是作者於泥溪驛要改道西路去嘉州,而嘉陵江依然按其固定流向南流至重慶入長江。二者之分道揚鑣責任本在於詩人,但詩人卻怪“嘉陵相背去無情”。這不僅把嘉陵江擬人化增添了詩之情趣,亦反襯自己對嘉陵江之“有情”,並且不願承擔“無情”之名。
詩人改道西行是不能改變的,“嘉陵相背”自是不可避免的。一旦想到今後的漫長旅途中自己一人獨行那單調乏味的日子,詩人對曾“相伴二十餘程”的嘉陵江更覺依依難捨,於是詩中出現“臨流不忍輕相別,吟聽潺湲坐到明”的情景。詩人一夜未眠,在江邊直坐到天明,一邊吟詩,一邊傾聽夜色中江水徐徐流動的聲音,其“不忍輕相別”的感情痴絕,仿佛是情人告別時那種纏綿悱惻的情景。而這一切的言外之意都是表現入蜀後的羈旅之愁懷。
此首七絕的構思是脫胎於唐溫庭筠《過分水嶺》,其詩云:“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嶺頭便是分頭處,惜別潺湲一夜深”。但石介之詩亦有自己的真實感受,比起溫庭筠詩,客況更孤寂蕭條,感情更愁苦、深沉,描寫亦更細緻生動,故自有其出新之處。當然,此詩屬於黃庭堅所倡導的“奪胎換骨”之作,創造性畢竟不夠。
名家點評
溫州大學學報編輯部編審陳增傑:“全詩情見乎辭。寫不忍與江流相別,正以見客況之寂寞無聊。詩意脫胎於溫庭筠《過分水嶺》絕句,而警練過之。”(《宋代絕句六百首》)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毛谷風:“這首七絕描繪了作者旅途上的寂寞與艱辛,抒發了跟嘉陵江依依惜別的感情。”(《宋人七絕選》)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中文系教授黃剛:“‘蕭條’與‘酒倦傾’從正面寫,餘三句則極力鋪敘作者對嘉陵江的一片深情,也從反面映襯了途中的艱辛和單調。寫詩人與嘉陵江不忍分別之情態,逼真形象,甚為感人。”(《宋詩精華》)
作者簡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兗州奉符(今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人。北宋初學者,思想家。宋理學先驅。曾創建泰山書院、徂徠書院,以《易》《春秋》教授諸生,“重義理,不由註疏之說”,開宋明理學之先聲。世稱徂徠先生。從儒家立場反對佛教、道教、標榜王權,為宋初加強中央集權提供論據。主張文章必須為儒家的道統服務。曾作《怪說》等文,抨擊宋初浮華文風。著有《徂徠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