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灣組

泥河灣組,屬於第四紀早更新世地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泥河灣組
  • 最初命名地點:張家口市陽原縣化稍營鎮泥河灣村
  • 廣泛分布:華北山區一帶
  • 地表出露厚:90—110米
泥河灣組,時代,命名,特徵,

泥河灣組

最初命名地點在中國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化稍營鎮泥河灣村,故名;廣泛分布於華北山區一帶,如冀西北桑乾河流域的斷陷盆地中,在太行山及壩上高原地區也有零星出露;又如河南三門峽、山西大同、忻縣、壽陽、太谷、榆社等地分布也較廣泛。本組為一套典型的湖相沉積地層。下部為粗砂、礫石及含粘土礫石層;上部以亞粘土為主, 夾粘土及砂礫層。地表出露厚90—110米;在盆地中心厚200—300米,局部最厚600餘米。與下伏上新統呈假整合接觸。本組以富含哺乳類動物群為特徵。此外尚含有豐富的瓣鰓類、腹足類、介形類以及孢粉等植物化石。在河北平原鑽孔中所見的固安組可與之相對比,河北唐山賈家山、井陘南冶里、北京周口店第十二地點以及懷柔黃坎等地的洞穴堆積,可與泥河灣上部相對比。

時代

Qp1-2

命名

巴爾博,1924年命名泥河灣沉積。

特徵

泥河灣組以淡黃綠-灰白色及少量淡黃褐色的粉砂、粉砂質粘土層為主,含少量的粗砂層、砂礫石(岩)夾泥灰岩,普遍含鈣質結核,底部為灰白色-黃綠色砂、礫岩互層。本組沿走向可相變為離石組或馬蘭組。含哺乳動物、軟體動物、魚類、介形蟲、有孔蟲及植物、孢粉等。泥河灣組動物群是中國北方第四紀初期具有代表性的動物群,共有31屬38種,具代表性的哺乳動物化石為Proboscidipparion sinense,Equus sanmeniensis,Elasmotherium,Bison palaeosinensis等。該組下部的小長梁遺址的小石器為華北發現的最早舊石器時代遺址,據古地磁測試,推算其年代已超過2Ma。所含微體及軟體化石,主要為半鹹水有孔蟲只有Evolutononion shansiense,伴生的還有半鹹水介形蟲及半鹹水雙殼類。介形蟲劃分為四個組合(自下而上):第一組合以Ilyocypris salebrosa,I. cornae,Condoniella albicans等為代表;第二組合以Limnocythere limbosa 為代表;第三組合以L. glacioidea,L. Flexa為代表;第四組合以Limnocythere dubiosa出現為標誌。淡水雙殼類化石群可分兩個組合,一是Lamprotula-Cuneopsis組合,產於下段;二是Pisidium-Sphaerium組合,產於上段。據虎頭梁剖面泥河灣組下部可劃分為三個孢粉帶:底部Ⅰ帶針葉花粉占絕對優勢,以Pinus,Picea最多,次為Abies,闊葉樹種花粉極少;中部Ⅱ帶以草本植物花粉最多,以Artemisia-Chenopodium及Cruciferae為主,次為 Cyperaceae,闊葉花粉漸增,主要為Betula,Quercus,Ulmus等;上部Ⅲ帶與底部Ⅰ帶相似,但Cupressaceae有所增加,為孢粉貧乏帶。在紅崖、南溝剖面,該組底部的灰黑色粘土及亞粘土層為主的沉積物中,發現有孢粉Abies,Picea,Pinus,顯示了由針葉林帶演變為Artemisia,Chenopodium帶,再演變為Pinus,Picea,Abies針葉林帶的過程,反映了一個由濕冷變為乾冷,再變為較濕冷的冷期氣候環境,稱為南溝冷期。與下伏石匣組整合接觸,或覆蓋在更老地層之上;上被峙峪組或馬蘭組平行不整合覆蓋。層型剖面厚36米;區域厚13-500米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