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灣組,屬於第四紀早更新世地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泥河灣組
- 最初命名地點:張家口市陽原縣化稍營鎮泥河灣村
- 廣泛分布:華北山區一帶
- 地表出露厚:90—110米
泥河灣組,屬於第四紀早更新世地層。
泥河灣組,屬於第四紀早更新世地層。... 泥河灣組 [1] 以淡黃綠-灰白色及少量淡黃褐色的粉砂、粉砂質粘土層為主,含少量的粗砂層、砂礫石(岩)夾泥灰岩,普遍...
泥河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位於河北省陽原縣、蔚縣以及山西省的雁北地區,面積1015公頃,保護區內有200至300萬年前的第四級標準地層。泥河灣地質遺蹟分布於河北張家口...
泥河灣階(Nihewanian Stage)由全國地層委員會第四系工作組於1999年命名,階名源自岩石地層單位“泥河灣組”,層型剖面選在河北省陽原縣化稍營鎮郝家台和下沙溝。...
泥河灣期(Nihewan stage),是華北山區地文期中的一個堆積期。其遺址位於河北陽原縣東部,桑乾河北岸,化稍營鎮泥河灣村境內,距今約177萬年前,遠古的人類就活動在這片...
泥河灣第四系剖面(Nihewan Quaternary Section in Zhangjiakou):張家口泥河灣盆地是中國北方著名的第四系分布區...
陽原群是由閔隆瑞等於2000年命名的泥河灣層。包括(自下而上)泥河灣組、錢家沙窪組和郝家台組。總厚129米。...
下部為灰黃色粗沙細礫層;中部為厚層黃褐色粉細砂層;上部有黃褐色粉細砂夾粘土質粉砂層組成。含較多的哺乳動物化石和軟體動物化石碎片。與下伏及上覆泥河灣組、郝家台...
所含脊椎動物化石,鑑定到種的有25種,絕滅屬動物占47%,絕滅種動物占100%,和過去發表的泥河灣動物相比,如按絕滅屬種統計,西侯度組比泥河灣組還要老一些,含哺乳...
與下伏泥河灣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其頂部被許家窯組不整合覆蓋。厚50米 [1] 。參考資料 1. 小渡口組 .中國岩石地層名稱辭典庫[引用日期2012-09-05] ...
石匣組是岩石地層名稱,屬N2時代,1981年命名。... 整合覆蓋於漢諾壩組及更老地層之上;整合伏於泥河灣組之下 。厚度1-54米。 [1] 參考資料 1. 中國岩石地層...
國保單位泥河灣舊石器遺址群之小長梁遺址於1978年被挖掘發現,為距今136萬年的更新世早期地層和遠古人類遺址,震驚世界。遺址共發掘出土石器1000餘件,對我國華北地區舊...
本組廣泛分布於中國冀、京、津平原地區。可與山區“泥河灣組”相對比。詞條標籤: 科學, 地點, 地形地貌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10次...
西侯度組(Xihoudu Fm)屬更新世早期偏早時期。... 西侯度組比泥河灣組還要老一些,含哺乳動物有Equus sanmeniensis、Leptobos crassus、Bison palaeosinensis,以及...
層夾黃綠色、灰黃色、黃褐色砂質粘土組成,底部以具板狀交錯層理礫石層的出現與下伏稻地組黃綠色粘土作為分界標誌,頂部以灰白色砂、礫層與上覆泥河灣組淺灰色粘土...
與下伏泥河灣組、石匣組等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觸。厚1-2米。 [1] 參考資料 1. 遷安組 .中國岩石地層名稱辭典庫[引用日期2012-08-02] ...
書內對陽原盆地西部第四紀地層、成因類型做了系統的劃分和總結;對井兒窪村200m深的泥河灣組鑽孔岩心進行了多重地層劃分和氣候對比分析,將泥河灣組分為三大段,並與...
可與北方泥河灣組對比。廣泛分布於雲南西部鶴慶盆地、劍川盆地和永勝盆地等地。 [1] 參考資料 1. http://www.gsdkj.net/pro/view.php?id=17619 詞條標籤: ...